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7283

2024年5月9日发(作者:)

2019-2023年中国卫星发射动态规模状况

各国卫星数量规模状况

卫星数量区域分布情况:美国稳居榜首

截至2019年1月9日,美国拥有卫星数量为901颗,位居第一位;中国拥有卫

星数量为299颗,位列第二;俄罗斯、日本卫星数量分别为153颗、87颗,位列第

三和第四位。

图表 全球拥有/运营卫星数量国家TOP6

单位:颗

数据来源: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截至2019

年1月9日)

2018年中国卫星发射规模

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105个,其

中37次发射任务由航天科技集团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其余2次分别由航天科工

快舟—1A号运载火箭和蓝箭航天朱雀1号运载火箭执行。在这39次发射任务中,与

商业行为相关的发射约13次,占全部发射次数的1/3,成功将36颗卫星送入太空。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成功发射500余颗卫星进入太空。如今依然在地球轨道

上运行的有289颗(不包括国际合作卫星),数量稳居世界第二。

根据国家和民营航天企业公开的星座计划:未来10年,中国还将发射超过3600

颗卫星。

2018年中国卫星发射动态

以下是2018年卫星发射的动态:

2018年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

式,成功将高景一号03、04星送入预定轨道,与同轨道的高景一号01、02星组网运

行。

2018年1月1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托举着北斗全球卫

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1月1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

地勘查卫星三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该星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

2018年1月1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

箭,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四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1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

感三十号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发射

同时搭载“微纳-1A”卫星。

2018年2月2日,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

2018年2月12日,北斗三号M3、M4由长征三号乙/YZ-1自西昌成功发射

2018年3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

地勘查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8年3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利用长征三号乙和运载火箭远征

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的两颗卫星。

2018年3月31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三星一举将高

分一号02、03、04星发射升空,三颗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18年4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

四星”发射任务,将遥感卫星三十一号01组卫星及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

道。

2018年4月2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

“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五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5月4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亚

太6C卫星(APSTAR-6C)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

分五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5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

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

2018年6月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

专项高分六号卫星。

2018年6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二号09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18年6月27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

射了两颗新技术试验卫星。

2018年7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火箭,以“一箭双星”

形式成功将两颗巴基斯坦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二丙火箭是目前唯一一个发射低

轨道、中轨道火箭,也是第一个“征战”过太原、酒泉、西昌3个发射场的火箭。巴

遥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采用东

方红公司自主开发的CAST2000小卫星平台。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是我国向巴基斯

坦出口的第一颗光学遥感卫星,配置了两台全色/多光谱相机,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

2018年7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32颗卫星。该颗北斗卫星作为北斗二号的“替补”星。在卫星入

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到北斗导航系统当中。

2018年7月29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三乙火箭与远征一

号上面级,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北斗三号”第九、第十颗卫星送

入预定轨道。这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第89次执行发射任务。本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的第5次发射,将该系统的第9颗和第10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这两颗卫星在

继承以往北斗全球导航卫星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硬件更改和软件升

级,进一步提升卫星导航信号性能,提高卫星在轨运行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

长期服务稳定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

载火箭的第281次飞行。

2018年7月3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

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将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

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计划的实施提供信

息保障。高分十一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

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执行本次发

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一款常温液体推进剂

三级运载火箭。该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可靠性高和适应强的特

点。

2018年8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

网卫星。

2018年9月7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海

洋一号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长二丙火箭创下了

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高度最高、卫星最重的纪录。“海洋一号C”属于海洋水色观测

卫星,是“海洋一号A”和“海洋一号B”卫星的后续星。它优化了载荷设计,减少了

杂光影响,新增了紫外观测波段和星上定标系统,大气校正精度和水色定量化观测水

平大幅提升。“海洋一号C”卫星将用于观测全球海洋的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可溶

性有机物等海洋水色信息,以及海表温度、海冰、海雾、赤潮等海岸带动态变化信息。

2018年9月19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北斗三号M13、M14,于西昌发射。

本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7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3颗、14颗星,也

是北斗三号由最简系统转向基本系统的首发星。本次发射的北斗双星由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后续组网任务成功的关键星,具有承上启下、至关重

要的战略意义。

2018年9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

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是北京未来导航科技

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第一颗先导技术试验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

创新研究院研制。

2018年10月9日,长征二号丙火箭搭载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于酒泉发射。

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

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远征一号S上面级的首飞,也

是长二丙火箭首次与远征上面级搭档。长二丙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

1.2吨左右,与远征一号S上面级搭档后,运载能力达2吨左右,增加了接近一倍。

2018年10月15日,长征三号乙搭载北斗三号M15、M16于西昌成功发射。

2018年10月2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

“海洋二号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自7年前成功发射海洋二号A星

之后,太空中又添一位可靠的“海二兄弟”,开启世界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建设新

征程。

2018年10月27日,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搭载微小卫星“未来号”发射升空,成为我国首枚发射的民营运载火箭,开创了中国

民营火箭的先河。但由于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卫星最终未能入轨。

2018年10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法海洋卫星。中法海洋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

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采用成熟的CAST2000卫星平台,设计寿命3年。卫星搭载两台

海洋科学观测设备,一是海风观测载荷——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微波散射计,另一台

是海浪观测载荷——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雷达波谱仪。借助两台先进载荷,卫星可以

首次实现全球风浪同步观测。还搭载了1颗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研制的科教卫星,以及6

颗国内有关单位研制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卫星。这也是迄今为止,长二丙发射卫星

数量最多的一次飞行任务。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89次飞行。

2018年11月1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西昌发射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也

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

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采用东方红三号B(导航)卫星平台,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即北斗三号工程)的17颗卫星,也是该系统首颗运行于地球静止同步轨道的卫星(北

斗三号GEO-1卫星)。

2018年11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西昌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

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

网卫星。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在轨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十七颗北斗

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未来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

本导航服务。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将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

“关键一步”。

2018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酒泉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

号A星、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试验六号卫星主要

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天平一号A星、B星主要用于地面测控设备

精度标校。嘉定一号卫星由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是其低轨商业通信卫

星星座“翔云”的首发星。软件定义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在

轨主要开展安卓平台地面软件技术太空移植及开源卫星软件研发等技术验证工作。此

次发射还搭载了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等4颗微纳卫星。

2018年12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沙

特-5A/5B卫星发射升空,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

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

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

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2018年12月22日,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于酒泉发射,成功将中国航天科

工集团有限公司“虹云工程”首颗低轨宽带通讯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虹云工

程首星首次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应用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能够利用动态波束实现更

加灵活的业务模式。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2018年12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和长征

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发射、测控任务由中国卫

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6次飞行。

2018年12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及远征

三号上面级),成功将6颗云海二号卫星和搭载发射的鸿雁星座首颗试验星送入预定轨

道。云海二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

司研制,主要用于大气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鸿雁星座首颗试验星“重庆号”。该颗卫星同样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研

制。鸿雁星座首颗试验星将在轨开展L和Ka频段通信频率资源可用性和数据转发关键

技术验证,为鸿雁星座全球低轨通信系统的建设奠定基础。

本文标签: 发射轨道试验研制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