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6678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

大众传媒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陆琴 指导老

师:唐翊宣

摘要: 社会环境中包含的种种因素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着飞速的变化,对幼儿

教育领域的前进和更新有、推进。当今社会,无孔不入的媒体影响边部每个领域,我们幼

儿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影响和挑战。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也接触到了大众传媒,

那么大众传媒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又将在着一新挑战中怎样合理

的运用着一新兴的教育工具呢?

关键词: 大众传媒;科普影象和录象;科普书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这几年来,家庭电视,电脑的普及力度

大大增强,幼儿与这些高端产品的关系密切,幼儿的发展明显受到这些传播媒介的影响. 当代

幼儿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

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

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

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

外书22.7分钟;电脑游艺6.2分钟。周末则时间更长,大约花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

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

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艺1.6分钟。周末大约花122.8分钟。由此可以看出,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大众传媒的几率是很大的,所受到的影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

程中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那么,什么是所谓的大众传媒呢?大众传媒具体包含了些什么,大众传媒又具有怎样

的特点?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大众传播是专业性的信息传播组织和机构通过媒介向为数众多、

范围广大、互不联系的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

来的。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有报纸、广播、电视、书籍及电影等,它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今社会,大众传播事业异常发达,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数量惊人,

无所不在,使整个社会被大众传播所包围着。大众传播为社会各界公众提供信息、知识、

思想、见解、广告和各种娱乐活动。

当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幼儿科普教育中运用影视录像等媒介工具对幼儿进行直

观视听教育。日本1974年统计,在12655所幼儿园中,利用电视、投影、幻灯等设备上

课的占81.7%。在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电教设备和镭射投影、电脑学习机

等设备不断在一些示范幼儿园供幼儿使用,像电视机、录像机、幻灯、电影机等设备的运

用在一般性幼儿园已相当普及了。幼儿科普影视与录像指为普及科学知识而摄制的电影片、

电视片、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上至天体、日月星辰,下至地理、物理、生物、化不

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历史、文化艺术等社会科学知识等都是科普片可以表现的范畴。它要

求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要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能准确、通俗、形象生动,

力求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以便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电影、电视、录像、幻灯、投影仪等传媒工具用于幼儿科普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

和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学科学的习惯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通过银幕的映像,录音的音响,

把形、声、光三者结合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直接付诸于幼儿的感官。它直观地揭示事物

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引导幼儿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大至宇宙的宏观世界,小

至电子的微观世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这种影视教育手段也必然进一步发展。幼儿科

普影视录像以它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感染性强等特性为广大幼儿所接受,对于启发

幼儿从小爱科学、学科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它可以运用视听等各种手段,使幼儿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它可以打破空间、时间和

地域上的限制,根据科普内容需要表现宏观与微观世界,呈现高速运动和慢速运动,摹拟

危险性的实验和爆炸、辐射及原子反映,以及人不能直接进行观察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如

微生物细菌、事物的内部活动和变化过程、历史事件、远方景物、异国风物等。

2、运用影视、录像等视听手段可以帮助训练幼儿的技能和技巧。如反复播放录像和投

影,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和练习,这就为幼儿掌握某些技能、技巧创造了条件。

3、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节约教学时间。在幼儿科普活动中,教师在讲

述过程中可以随教学需要,应用幻灯、投影、影视录像等视听手段,将大量的视频信息和

音频信息直接付诸学生的感官,使幼儿在短时间内产生感官印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

效率。

4、影视录像等视听手段适合幼儿特点,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发展,从小培养幼儿

养成良好的品德。它以直观形象启发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寓科普教育手段于娱乐之中,

通过图像和声音把知识融化在有趣的故事情节里,用丰富、生动的解说使幼儿在愉快的活

动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练习技能。

我国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是"我讲你听"填鸭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方法简

单,缺乏声像并茂。教师与幼儿、幼儿与知识内容没有交流,只是机械地接受,因此幼儿

缺乏学习的兴趣且学习效果差。而大众传媒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劲儿能快速、直观、形像、

全面地接受知识,并在愉悦之中,将大人们所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融于自己的思维体系,

加强了与教师及知识的交流,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比如:传统教学中欲讲授"企鹅"。由于

企鹅是一种生活在南极的动物,教师在教学开始出示一图片企业鹅,引起幼儿的兴趣,继

而开始讲明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等。会使幼儿的兴趣刚被激发却继而熄灭。事实上让

幼儿看《动物世界》电视片,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教师从中加以指导,更能使幼儿提高

兴趣。另外,幼儿听广播、看电视,可以边听边说,使幼儿掌握准确的用词,发展语言能

力。

大众传媒除了主要的影视录象等媒介工具外,还有另一个主导力量----幼儿科普书刊。

幼儿科普书刊即是教育工具,亦具有商品的性质。近年来幼儿科普书刊市场呈现喜忧

参半的局面。喜是越来越多的幼儿作品创作者意识到了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学龄前儿童需

要更 多的精神食粮,他们处在人生的初期,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如能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教

育,将使我国幼儿的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为今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越来越

多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书刊已进入市场。 忧是,书刊既是商品,就会有利润。一些作者

认为有利可图,就随意编撰一些书刊委以幼儿图书的名义,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大赚

其钱;另外,有一些人的作品中的内容无充分的科学依据,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如蚂蚁

有十条腿等。可以说幼儿书刊市场亦是鱼目混珠。

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使不同的传播方式的功效各具特点,而对幼儿认识事物的影响也

是巨大的。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大众传播方式,结合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灵活运用,可单独使用某种传播方式,也可几

种传播方式结合使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便于查

考、检索和保存,而且图文并茂,黑白与彩色相兼,且采用较好的纸张和印刷技术,内容

翔实、严谨,符合科学性要求,它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幼儿的知识伴侣。影视及电讯传播

方式发展之快,普及率之高,传播效果之佳,是印刷媒介无法比拟的。特别是电视集文学、

形象、声音于一体,给人以真实和亲切之感,且可采用定格、重播、插播、特写等多种手

法,加深对节目的印象。

由于大众传媒的内容的极大化,它对幼儿教育无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比如:电视对

儿童的影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并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其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

之一是:它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商业利润,而不是扩大幼儿的视野。

大众传媒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到底是怎样一个角色呢?

首先我们必须可以肯定的是,大众传媒资源对幼儿的发展是有着双面性作用的:积极推

动作用和消极行为作用.

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大众传媒积极影响表现于幼儿同过接触大众传媒

知识量,信息量剧增,视野空前扩展,对快速变化的影像反应很快,对形状,符号,数字等的接触

比过去的幼儿多得多.幼儿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掌握礼仪,接受规范,做好

进入社会的准备,也是他们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幼儿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

可塑性强,丰富的、灵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丰富幼儿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幼儿

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如果一个幼儿每天只是不断进行听课、复习、完成作业,就会感到

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从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众传播媒介可

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不难发现,幼儿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里自发地看电视、打

游戏、看电影、翻课外刊物、玩电脑,既能学得某些知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充

分展示其个性色彩。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正式

生效,其中第17条指出,缔约国“应确保儿童能够从不同国家和国际渠道获得信息和资

料……”。应鼓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和资料”。因此,

媒介有教育儿童的作用,“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将使现代儿童更加国际化和个性化。如互

联网络就是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的媒介,为幼儿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所以

特别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其次,大众传媒使幼儿的习惯养成更具选择性。随着传媒的发展,现代幼儿逐渐形成

了媒介需要。研究发现,幼儿在生活中的媒介需要主要有六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

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的需要以及消磨时间的需要。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

可以满足幼儿多种内在需要。广大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自主选择所需媒介.

而大众传媒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消极影响是与其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是相对

的.幼儿看电视,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直接积累经验,动手动脑的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越来越少,翻阅图书的兴趣越来越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交往能力发展等各方面也造成不良

影响.大众传媒也让幼儿过早的接触到一些幼儿该年龄阶段不应该接触到的东西,比如成人

电视节目中,广告中关于金钱.性.官位.物质享受等等各种影响,使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出现了

不少过去没有的问题,造成了幼儿所谓的早熟,懂事.

做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儿童电视节目的创作者加强责任感,增进对幼儿的了

解,明确了掌握适合儿童特殊要求的科普教育节目内容和制作方法,为幼儿制作一些科学

性强、趣味性浓、内容丰富、浅显易懂的幼儿科普教育的印刷及声像作品,启发幼儿创造

性才智,满足幼儿对自然界的强烈的探索愿望。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基础 李季湄主编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注意孩子社会情感的培养 启东教育网 /

3. 大众传播与幼儿科技活动 吴厚德、徐若英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作为未来的教育者,知道教师面对的既是个体的幼儿,也是群体的幼儿。要促进每一

个幼儿的发展,要求教师既要了解个别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个人需要和兴趣,也

要把握特定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是在了解一般特点和规律基础上的关注

个别,在真正关注个别的同时,实现全面关注、全体发展。一个幼儿的发展不是均速的、

同等水平的发展,更不是相互等待的发展,而是每个幼儿在自身原有水平基础上的适宜的

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关注幼儿个别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教育不是适宜和有效的教

育,无法导致幼儿适宜的发展。要重视幼儿整体的发展和每一个发展领域的发展,不过我

在这里只对社会性发展做分析。学了这么多的理论知识,对“社会性发展”这个词概念已

不陌生,但是还缺少实际的操作练习,所以应该还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意识、人际交往、集体生活、社会生活。

我这里谈到的是集体生活方面的多点,但也有涉及到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

大众传媒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而幼儿期又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大众媒介的

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方面的影响,它逐渐成为影响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大众媒

介对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性交往以及道德行为的发展都.

大众传媒(也称"大众传播媒体"或"大众媒介")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对儿

童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这已成为教育社会学者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随着电

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我国儿童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用和享受大众传播媒介成

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教育的观察思考,和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一样,思考的视角也可以投放在人

类文化价值观、社会发展和期望以及儿童的个体特性这样一个思考空间上;然而在这个空

间上,我认为儿童的个体特性是我们幼儿教学法的基点。它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计划,引导

着我们的教学过程,规定着我们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问题。幼儿教育作为

基础教育,其教育对象——活动中的幼儿,他们的理性的薄弱及思维的直观具体和好动性

是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点。儿童用他们的眼睛、声调、动作、手势、仪态、笑容、跳

上跳下或无精打采的种种表现与我们沟通,他们以所以之事记入合作来表达他们的内心,

当我们能用儿童的眼光深入他们的内心,就已经做好了了解他们的起步,进而利用记录他

们的沟通的方式,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真实的一面。由此我们说,活动教学法是我们幼儿

教育、教学的一个根本性法则。所以,观察幼儿的行为,在观察中思考幼儿的行为,通过

观察理解幼儿的行为,研究幼儿的行为,应是我们幼儿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色。

鉴于此,我们说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评判就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教幼儿学做游戏与组织管理,

还应把观察幼儿的行为放在一个重要的工作位置上。然而,目前这方面不容乐观,基本的

问题是,幼儿教师们既没有时间和习惯来实践它,也很少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对于教师们

平时所获取的信息,总的说来,教师们似乎也只对得到的标准测验分数和读取以前老师的

评语最感兴趣,并且对于儿童的评论也是简要、不完全的,而且是即时、不准确的。实际

上,他们可能的只是在一年一次的儿童年度评语中只写下几十个字词,甚至更少,而且评

语经常是一些说明或判断性的语句,并不涉及其来源的细节。教师平时对幼儿的行为也缺

乏细心的观察与留意,对教学生活不能发现、提出关键而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成为

一种普遍现象。所以,作为老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家级的教师,学会观察学生,善于

观察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是非常重要的。

大众传媒。西方大众传媒与儿童研究已经有80 年的历史。大众传媒极大地影响着传

媒受众对世界的知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其对大众传媒内容理解水平的制约,对传

媒的理解要受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传媒视听行为给予积极的“中介作

用”,将极大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从而减少传媒的消极影响。方建移在《现代传

媒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的促进作用》中提出,媒体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

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正如,车祸频发的原因不在汽车本身,而在于人们的驾驶技术

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传媒对人的影响是一分为二的,传媒的消极效应,当然值得我们重

视。但是,我们更需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将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传媒看作儿童生活

中的一种建设性动因。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

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

使传媒在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本文标签: 幼儿发展儿童教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