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6604

2024年7月13日发(作者:)

绿茶:按现代茶的划分,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的鲜嫩茶芽为原料,经过杀

青、揉捻、干燥三个加工程序制作而成。其中杀青方式有蒸汽杀青和锅炒杀青两种,以蒸

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为“蒸青绿茶”,以锅炒杀青制成的绿茶称为“炒青绿茶”,又按干燥

方式的不同把绿茶分为“炒青”、“烘青”、“晒青”三种。

黄茶:黄茶的起源有两种,一是茶叶的自然发黄,如寿州黄芽。另一种起源是在制绿

茶的过程中多了一道焖黄的工序。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

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

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叶绿素被破坏,使叶子变黄,形成黄茶黄叶黄汤的品质特

点。如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湖北的鹿苑茶、四川的“蒙顶黄

芽”、安徽的“霍山黄芽”、浙江的莫干黄芽、广东大叶青、贵州海马宫茶等等。

白茶:白茶在唐、宋时就是名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

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末清初,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制作工艺。明

代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切断烟火气

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者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

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白

茶的采摘要求鲜叶符合“三白”,即嫩芽和两片嫩叶都要全身满毫。白茶的制作工艺为采摘

鲜叶后,将鲜叶萎凋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慢烘或日光晒干即可。白茶独特的品质,除工

艺外,还与茶树的品种有密切关系,白茶选用芽叶上茸毛丰富的品种,如福建的福鼎大白

茶、水仙等。现代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红茶: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红茶的工艺是:选用适宜茶树种嫩芽,对采摘后的茶叶

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发酵工序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

形成红色的红茶色素(氧化聚合产物),故而呈现出红汤红叶的特点。我国红茶品种众多,

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福建的闽红、湖南的湖红、湖北的“宜红”、江西的“宁红”、

浙江的“越红”、四川的“川红”、江苏的“苏红”、广东的“粤红”等。其中祁红、滇红远

近闻名。

乌龙茶(青茶):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其制作工艺是将采摘

的适宜茶树品种的鲜茶叶晒青、晾青、做青(摇青)、揉捻、焙干。即先绿茶制法,再红茶

制法。因成茶外形色泽青褐,故又称“青茶”。典型乌龙茶一般叶片中间呈绿色,叶边缘呈

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绿叶红镶边”的形成是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使然。我国

乌龙茶以产地不同分为福建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三种。

黑茶: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或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

为深褐绿色,这是产生黑茶原始制作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嘉靖三年(1524

年)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 “商茶低仍,悉徵黑茶,产地有限,乃第为上中二品,

印烙篾上,书商品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篦,送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现代黑茶的制作工艺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采用较粗老的茶叶为原料。在

制作工艺中采用渥堆技术,由于叶量多,时间长且温湿度高,所以在湿热和微生物作用下

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形成黑茶特有的品性,即干茶色泽黑褐或油黑,汤色褐红,

香味醇和厚重,叶底黑褐。以前黑茶主要运到我国西北地区供少数民族饮用,由于西北少

数民族多食肉,形成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日常之需,故黑茶也称作“边销

茶”。根据工艺上的差别,我国黑茶类由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四川黑茶、广西黑茶、云南

黑茶。云南普洱茶和广西六堡茶是特种黑茶,有独特的香醇滋味且越陈越香。

除上述六大茶类外,还有再加工茶,如花茶、紧压茶、人工果味茶及茶饮料等。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

本文标签: 绿茶杀青制作工艺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