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8431

2024年6月29日发(作者:)

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以2021-2023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高冉

【摘要】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是

展现国家形象,评价社会与文化认可的重要表达平台。本文对2021—2023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获奖作品展

开分析,提出转变叙事主体、引入共情策略、转变叙事视角、创新叙事方式、主动设置议程、进行韧性传播等创新策

略,为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中国故事

一、2021-2023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

作品报道领域分布

2010年,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增设了国际传播

奖项,这一奖项的获奖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国媒体在国际

传播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

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守

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

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想

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应明确的问题是“对谁讲”、“怎么

讲”。面对中国故事走出去易,走进去难的传播困境,中

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作品为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提

供了新思路。本文以近三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

作品为例,对其特点进行探析,为创新中国故事的跨文

化传播提供路径参考。

2021—2023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共

有118篇,本文按照获奖作品的主题,将获奖作品分为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历史、生态这

九个领域。从图1可以看出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涉及领

域多元、题材广泛、重点突出,其中政治、社会、文化是其

对外传播的重点领域。

二、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在叙事主体、叙事策略

上进行创新,提高叙事的有效性,还需要转变宏大的叙

事视角,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积极进行互动反馈。中国

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获奖作品为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

舆论形势进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参考。

(一)转变叙事主体,部分让渡叙事主体主动权

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想要达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便需要重视“文化他者”的需求。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

本质是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以往中国故事的讲述主体都

是中国人,由于跨文化交流受制于个体的认

知等因素,容易面临“偏差性解码”的障碍。将

故事的讲述主体由中国人变为外国人,从“他

者”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能够有效消除交流

的障碍,促进跨文化间的理解。2022年第32届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一等奖获奖作品

《Lookingforanswers:AnAmericancommunist

exploresChina》就是从外国记者伊谷然的视角

出发,通过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普通党员

的对话,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的成功

之道。该系列视频全球传播量超过4500万,得

图12021—2023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报道领域数量分布

到了海内外受众的认可,是向世界传递中国

202404

7

声音的有益实践。2023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

奖获奖作品《HomeStoryinJiangsu》是以美国建筑师、西

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教师亚当·布利尔哈特领

队的田野调查小组为视角,从“他者”的角度看江苏十年

变化,展现了中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大提高了

内容的触达率。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三等奖

获奖作品《TheDragonBoatFestival》以生活工作在郑州

的摩洛哥姑娘Rim为讲述主体,通过外国人在中国传统

节日的亲身体验来讲述多姿多彩的中国故事。通过“他

者”的叙述,中国故事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自我

讲述的中国故事不同,“他者”审视下的中国故事呈现的

不再是自说自话,而是在与他者交往中建构的中国故

[1]

(二)引入共情策略,构建融通中外的叙事体系

在跨文化传播中,情感可作为人与人沟通的介质,

从而代替浅层的符号体系,达到交流的目的。爱德华·霍

尔提出高低语境理论,他认为高语境交流中,暗示的信

息较多,显性清晰的编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而

低语境交流中,大量的信息通过显性直白的编码承载,

暗示的信息较少

[2]

。因此高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存在着

天然的交流隔阂,然而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能够减少

高低语境差异造成的文化折扣。因此,中国故事想要达

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应着力创新叙事体系。柔性

叙事便是一种有益尝试。柔性叙事是通过讲述个体故

事、注入个体情感的方式来阐释硬性主题

[3]

。柔性叙事能

够在情感层面引发受众共情,进而对中国故事产生认

同。2021年第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胡同里的藏文

课》记录了在北京胡同里教了17年藏文的珠穆老师与

当地人结下深厚情谊的感人故事,通过柔性叙事方式展

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有力地回击了“西藏文化

灭绝论”。2023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

《HomeStoryinJiangsu》也采用了柔性叙事的方式,采用

中外共通的意象“家”来实现宏大主题的柔性传播,该系

列双语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覆盖推特、脸

书等平台,累计触达和互动人次逾百万,扩大了中国故

事海外传播的声量。另外,一些饱含着人类共有的价值

观的新闻议题也能够引发海内外受众强烈的共情。2022

年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象”往云

南》,将亚洲象北上南归的生动故事通过六分钟视频展

现出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传递出来,展现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增加了国外受众的情

感认同,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转变叙事视角,聚焦微观个体

国际传播肩负着“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时代使

命,而国际公众最感兴趣的是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

和生活,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

[4]

。中

华文明绵延至今,其中不乏好故事,然而“怎么讲”是将

中国故事“传得远”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宏大的叙事视

角讲述中国故事的效果并不理想。微观的叙事视角能够

有效消解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差异,从更加多元的视角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塑造国家认同上起到关键作用。

2021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大山深

处的公交车》,将视角聚焦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小见

大凸显我国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实现了中国故事的民

间表达,契合了西方钟情的个人叙事视角。2023年第33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位武汉农民的人与自然——

让“国宝鸭”爱上小龙虾》,以一位虾农朱祥能的事迹来

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用“小故事,小人物”来展现生

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的宏大主题。这一报道共获得

300余家海外媒体网站转载,覆盖全球受众超过2.34亿

人,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

奖作品《寻漆中国的法国漆匠·在乡村》,通过记录在中

国生活十多年的法国艺术家文森·漆在重庆城口县的收

漆之路,通过个人视角展现中国山区人民的生活场景,

突出了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效,在海外获得

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YouTube、Facebook等海外互联

网平台成为“爆款”视频,浏览量达104.7万次。获得了海

外用户的积极评价,如:“中国的山村景色太美了,为了

艺术而住在这里,生活一定是平静美好的”,“谢谢这个

温暖的视频给我的感动”等。

(四)借力新媒体,加强海外受众参与感互动感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带来

了新机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

对外传播工作是大势所趋,通过对2021—2023年中国

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梳理,发现获奖作品中融

合媒体作品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推动媒介加快变革,媒介融合时代,VR、AR、直播、短视

频、H5等新技术手段应用于新闻报道,融汇了视觉符号

和听觉符号的融媒体作品为受众打造了沉浸式体验,丰

富了内容表达的形式,使受众的各个感官都得到延伸拓

展。以往我国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往往只发布内容而

忽视了与受众的互动,虽然有些媒体设置了转发、评论、

点赞等功能,但是与海外受众的互动是不足的。2021年

第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香港故事:一部法和三个

人》中创作者采取前后方联合制作的方式,前方记者与

8

202404

后方新媒体编辑使用短视频新闻与H5作品相结合的报

道方式,在新媒体互动模块加入触觉模态,需要受众根

据指令参与其中才能触发“机关”进入下一界面,获得完

整故事。同年三等奖获奖作品《在中国,看Frank打开长

三角“盲盒”》以“盲盒”这一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事物为载

体,邀请旅居中国近30年的英国媒体人Frank和记者一

起深入江浙沪皖四地,串联起新闻报道、H5新闻、新闻

游戏等新媒体形式。新闻游戏上线一周就吸引海内外逾

23万网友参与,海外受众在互动和参与中逐渐加深了

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全面了解。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

作品《HomeStoryinJiangsu》开发H5集成产品,巧妙融

合了双语纪录片与游戏互动,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海内

外累计传播量近10亿。

(五)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提高“自塑”能力

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仍处于西方国家主导之下,在

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面临提升议程设置能力的挑战,如

何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

作品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不少获奖作品积极回应

敏感问题,在议程设置上掌握了首发权、阐释权,有效增

进了国外受众对我国的了解与认识,是展现国家形象的

有益尝试。例如,2021年第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美在南海的军事挑衅注定徒劳无功》《美方制造矛盾的

错误心态贻害无穷》《病毒溯源应全球“联合作战”——

专访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病毒学家北里海雄》《美国“反华

阴谋论”的炮制套路》《新疆的优棉之路》。2022年第32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疆棉花遭遇“明枪”与“暗

战”》《惊人发现!美国2008年已人工合成SARS样冠状

病毒》《亚克西!新疆棉花朵朵开》《新疆番茄不惧贸易

逆流》。2023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永动的战

争机器》系列专题、《美国是世界经济动荡之源》《Why

won’outXinjiang》《Comi-

comment:Abysmaldeviationfromtherightcourse《乘着包

机来义乌》等。这些作品正视新疆棉、南海危机、新冠疫

情、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等话题,以充分详实的第一手

材料有力地驳斥不实舆论,积极回应外部关切。

(六)拓展声量,进行长效常态的韧性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天然不足在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

存在着沟通的壁垒。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中,我国媒体

的声音在海外舆论场较弱,海外受众对我国形象的认知

来自于西方对我国长期的缺乏客观的建构。为了有效改

变长期以来西方受众对我国形成的“刻板印象”,可以进

行长效常态的韧性传播,即通过长期、持续、平稳的传播

行为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

[5]

。在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

202404

过程中,韧性传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海外受众对我

国的印象。因此,应增加专题系列报道的比重,通过持续

的报道形成合力,改变海外受众对我国的偏见,持续发

力扼杀针对我国的不实言论。2023年第33届中国新闻

奖国际传播奖一等奖获奖作品《Visitsofvision》系列报

道自2022年5月23日起至8月23日止,跨越3个月的时

间,连续刊登了17篇融媒体报道,多角度展现了我国领

导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又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领袖

形象魅力与气度风范,连续报道有效增进了国际社会对

我国的了解与认知,该系列报道全媒体海内外传播量超

1亿人次,受到广大海外受众的好评。《永动的战争机

器》系列专题通过四部作品,多层次全景式呈现了美国

国内矛盾与诸多罪恶行径,极大地冲击了美西方的话语

霸凌,CGTN多语种全平台共获得4518.8万阅读量,15.1

万互动量。

三、结语

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想要获得好的效果,对内要

做到文化自信,对外要实现文化吸引。讲好中国故事有

两层意涵,一是要讲“好的中国故事”,二是要“讲好”中

国故事,中国不缺乏“好的故事”,如何“讲好”更为关键。

因此,除了要挖掘“好的故事”更要积极探索“讲好”中国

故事的创新策略,实现更为畅通的跨文化传播。■

注释:

[1]潘亚楠.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创新叙事——以中国新闻奖

国际传播奖作品为例[J].编辑之友,2020(08):75-79.

[2]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宇.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创新:柔性叙事与软性传播[J].对

外传播,2023(07):44-47.

[4]聂树江.国际传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战线,2016

(23).

[5]李建军,刘会强,刘娟.韧性传播与间歇传播:国际传播的新

视角——以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5(04):145-149.

(作者:河北传媒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媒介融合与

媒体转型)

责编:周蕾

9

本文标签: 中国传播故事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