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6357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

书法家王羲之简介

书法家王羲之简介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

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以

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书法家王羲之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简介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

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

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

论,少时师从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

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

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

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

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

“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

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

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王羲之没有原迹存

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

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

《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以及唐僧怀仁

集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

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

“小圣”。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曾求王

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

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

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

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

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

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

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

不尊晋宗“二王”。

生平

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

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

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楷书以

《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

晴贴》、《初目帖》等为最。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

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据传

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

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

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

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

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

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

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

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

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

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

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

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

本文标签: 书法书法家草书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