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8418

2024年5月3日发(作者:)

声情并茂的配音演员刘广宁

回顾当年译制厂,有一件事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每公映一部新译制片后,我们传达室

就会收到很多观众来信。说“雪片一样”有点夸张,可观众来信真不少,传达室的桌子上

堆得满满的,这一点都不夸张。译制厂辉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演员都会收到这样的

来信,收信最多的要数李梓、刘广宁和童自荣。信的内容大多赞扬他们戏配得好,感人,

也会有些观后感,以及对当配音演员的向往。我当时也收到不少信,其中有一封信我给刘

广宁看了:“我是一个初中生,我的声音很好听,像刘广宁大姐姐一样,像银铃儿一样,老

师和同学都称赞我。我能当配音演员吗?”我让刘广宁给她回封信。“不,不。人家写给你

的,还是你回吧。”记得我给这位女学生回了信:“声音好听十分可喜,好好保持,目前要

把精力用在学习上,高中毕业后去考艺术院校,到时来报考我们译制厂,我们欢迎。”

在这里我说一段题外话,有好几位记者都问过同一个问题:你们演员生活中称呼“老”

“小”是怎么定下来的?也许大家对这个问题也有点兴趣,我说上几句。我们译制厂人不

多,这叫名字很有意思。我们厂配音演员有三代了,第一代的我们都称他们“老”,老邱(岳

峰)、老卫(禹平)、老富(润生)、老尚(华)……而单名基本上直呼其名,如老毕(克)

不好听就叫他毕克,胡庆汉叫他老汉,于鼎就直呼其名。老赵(慎之),也叫她赵老太,特

别是配完《望乡》的阿崎婆以后叫得更多。李梓叫做老李;而潘我源一直叫她小潘。我们

第二代都称“小”,小刘(广宁)、小戴(学卢)、小严(崇德)、小伍(经纬)、小杨(成纯)、

小童(自荣)、小盖(文源)、小王(建新);程玉珠叫玉珠,程晓桦叫晓桦,曹雷就叫曹雷,

杨晓就叫杨晓,施融就叫施融。后来第三代狄菲菲叫小狄,也有叫她菲菲的;沈晓谦是小

谦,任伟就叫任伟,刘风叫刘风,王静文和王建新要区别开所以就叫她静文,姜玉玲就叫

小姜……第三代的演员称呼第一代、第二代的都会冠上“老师”。

这样的称呼也说不出什么道理,反正以叫顺口为目的,几十年就这样延续下来了。现

在我们这代人都已到了古稀之年,见面还是小严、小戴、小刘、小孙、小童这样叫,八十

多岁的潘我源还被叫作小潘,听来很亲切很自然。小刘(广宁)如今七十七岁,比我还大

一岁,可我们一见面:她叫我小孙,我叫她小刘,几十年的同事都习惯了。

话归正题还是继续说小刘。刘广宁音色好听,受到人们的喜爱。光声音好听就能当个

好配音演员吗?这仅仅是一个条件,小刘的成功还伴随着她的刻苦努力。

刻苦努力

凡是在艺术上有成就的人,我以为离不开两条:一是喜爱,二是刻苦。除了着迷和喜

爱,随之而来的就是刻苦努力。着迷是动力,努力就会有成果。刘广宁就是这样的成长过

程。

她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后来当上了外交官,在欧洲任

过职。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全家定居在香港,刘广宁于1939年出生于香港,抗战爆发后

日本侵略军攻打香港,全家为避难移居上海,从此刘广宁就在上海读书、成家、工作。

刘广宁从小就有很强的语言天赋,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得益于祖母。祖母是北京

人而母亲是上海人,因此她两地的语言都会说。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会常常让她朗读课文,

使她喜欢上文学。又因为祖父的关系和文艺界的名人接触颇多,梅兰芳、刘海粟都曾经和

祖父有过密切往来,家中时常充溢着浓浓的文艺氛围。又加上家里藏书很多,她从小就钻

在书堆里,9岁就开始看《镜花缘》,15岁就读完《红楼梦》,又在祖父母指导下熟读唐诗

宋词,打下了扎实的文学语言基础。难怪我进译制厂后觉得小刘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很熟

悉,没有戏的时候,她总会找个角落看书,还做笔记。她记忆力又好,直到今天我们参加

一些朗诵活动,很多古诗词她都能背下来。

本文标签: 广宁译制香港好听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