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6638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

模式比较滴滴、Uber

摘要

在中国的打车软件市场,Uber的竞争对手滴滴,已经拿下了超过9 0 % 的

市场份额,更多拼车、专车相关的打车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作为打车

软件鼻祖的Uber和中国的滴滴在中国市场上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将首先分开介

绍滴滴模式与Uber模式,从滴滴、Uber介绍、市场定位、特点与优势、盈利模

式、竞争策略等方面对比不同,再从两者相异之处(接单与派单、补贴力度、共

享经济视角)分析各自优劣。

关键词:滴滴 Uber 模式 竞争

Abstract

Because of poor time and no partners, I have no time to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Teacher Luo, please forgive me.

Key Words: Didi Uber model competition

1

目录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错误!未定义

书签。

滴滴、Uber模式比较 .................................................................................................. 1

摘要........................................................................................................................ 1

Abstract .................................................................................................................. 1

1.

背景.................................................................................................................. 3

1.1Uber,全球估值最高的打车软件。 ...................................................... 3

1.2滴滴打车,2014年中国最火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 4

1.3打车软件价值分析 ................................................................................. 5

2.滴滴模式 ............................................................................................................ 6

2.1滴滴介绍 ................................................................................................. 6

2.2市场定位 ............................................................................................... 13

2.3滴滴特点与优势 ................................................................................... 15

2.4盈利模式 ............................................................................................... 15

2.5竞争策略 ............................................................................................... 16

模式 ......................................................................................................... 17

3.1Uber介绍 ............................................................................................... 17

3.3Uber特点与优势 ................................................................................... 22

3.4盈利模式 ............................................................................................... 23

4.相异之处带来的优劣分析 .............................................................................. 24

4.1接单与派单 ........................................................................................... 24

4.2补贴力度 ............................................................................................... 27

4.3共享经济视角 ....................................................................................... 29

参考文献.............................................................................................................. 31

小组分工.............................................................................................................. 32

2

1. 背景

从 2012 年开始,国内的很多创业者受美国 Uber 获得融资的启发,开始来

做各式各样的打车 APP 。中国互联网的 copy to China 模式再一次发挥滴淋漓

尽致。经过 2013 年的一年混战,在全国范围内做得规模大的差不多也就剩下了

“快的”和“嘀嘀”“嘀嘀”。的融资只能用灰常疯狂来形容, A 轮金沙江创投 3000

万美元,后面腾讯又跟投了 1500 万美金。年底的 B 轮,中信产业基金领投 6000

万美金,腾讯投了 3000 万美金,再算上其他机构的,这轮”嘀嘀“差不多融了

1 亿美金。要知道 10 年 Uber 的天使投资是 125 万美金, 11 年 A 轮 1100

万美金, 12 年的 B 轮是 3700 万美金。不知道 Uber 听到中国打车 app 的

融资额后会有啥感想呢……另外,据说”快的打车”在阿里的撮合下,总共也有

3000 多万美金的融资到账。

1.1Uber,全球估值最高的打车软件。

如果说目前最受关注的非上市美国互联网公司有哪些,那么包括Uber就一

定会被投资者提到。这家打车软件的龙头公司和阅后即焚软件Snapchat并列为

全美最受关注的非上市公司。而事实上,通过2014年6月共计12亿美元的D

轮融资,这家非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高达惊人的182亿美元。超越了大量上市的

互联网公司,市值是美国版大众点评Yelp的三倍,大数据龙头Splunk的两倍,

比拥有魔兽和星际两大系列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动态暴雪的市值还大。从D轮

融资的股东名册中,我们看到了家喻户晓的Blackrock, Fidelity,Wellington

Management, Google Ventures等。那么是什么让这家成立仅仅五年的公司能够获

得如此高的市值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Uber的应用过程。一次完整的 Uber 使用过程大概是这样

的:打开应用,输入目的地信息,在加长林肯、凯迪拉克、宝马、奔驰等之中选

择你中意的座驾,预订完成后第一时间得到精确的预计到达时间、大致的价格和

3

司机的实名信息,并可通过 APP 实时查看车辆行车路线。享受戴着白手套的司

机彬彬有礼的服务,到达目的地后,绑定的信用卡将自动根据里程数扣款。与此

同时,一封新邮件会即刻到达你的电子信箱,邮件列明了详细的里程数和收费数,

并附上行驶线路图,是否绕了远路可一目了然。

Uber对于打车商业模式的颠覆。

美国几乎所有的颠覆性行业都来自于一个点子。而Uber的创立也来自于一

个有趣的想法:「一个按钮,车即来到」。

伴随着这样一个最初的想法,Uber的创始人卡拉尼克在2009年成立了这家

互联网叫车服务,最初做的是豪华叫车服务。在美国生活过的人可能知道,美国

的出租车和豪华叫车服务(Car Service)是不同的,后者服务更好,也更加高端。

而没想到Uber这种打车软件服务很快就获得了用户的好评,逐渐开始冲击传统

的出租车业务。公司也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11年11月,Uber从门罗创投和

高盛获得投资时的估值还只有3.3亿美元,两年后到了2013年这个估值增长到

了35亿美元。而就在许多人认为公司估值有巨大泡沫的时候,2014年的估值已

经突破了182亿美元。

Uber能够横空出世,正因为其解决了几个叫车的痛点,也从商业模式上颠

覆了打车行业。

美国出租车的两大问题:1)有许多非常糟糕的出租车体验。包括司机糟糕

的服务态度,绕路,载客等。这样的经历大多发生在传统的出租车公司;2)美

国有大量的地方根本没有随手可招的出租车。事实上,没有大部分的城市都没有

这种随手可招的出租车。这让订车服务Car Service变得更加重要。

1.2滴滴打车,2014年中国最火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2014年的2月,腾讯通过微信做了两件轰动全国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微信

朋友圈的发红包和抢红包。可以说,这个好玩的游戏没有花费一分钱,让几亿的

中国人一下子就绑定了微信支付。第二件事就是推出了滴滴打车,通过对打车费

用的补贴和抢单司机的奖励,腾讯两头烧钱,却改变了许多人叫车的方式。一时

间,补贴后的滴滴打车费用比做地铁还便宜,大量的用户开始使用滴滴打车。从

2月到3月底的时间内,滴滴打车的用户数从2200万暴涨到1亿,日均订单从

35万增长到521万。这个订单量甚至超过了同期淘宝的移动支付订单量。可以

说滴滴打车成了中国最火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事实上,在滴滴打车之前也有大量的打车软件,比如“大黄蜂”等。然而,

由于微信的强大推广力度以及优惠的补贴,滴滴打车让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了互

联网式的叫车形式。而在连续几个月的使用中,滴滴打车在改变了许多人的打车

习惯。今天,在滴滴打车逐步取消补贴之后,依然有许多人在用滴滴打车。用户

开始习惯用互联网的方式叫车,而司机通过打车软件也能知道用户的目的地,更

好的管理行驶方向。

滴滴打车解决的痛点:价格不对称。

互联网的核心就是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如果说Uber解决的是闲置车辆和乘

客之间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那么滴滴打车解决的就是打车价格的不对称。相信很

多人之前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当我们需要出租车的时候,往往打不到车。比如

上下班高峰时间,周末晚饭后的时间等。笔者在陆家嘴上班时,经常发现6点以

后,各个办公楼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等车人群。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每天等待出

4

租车的时间需要至少30分钟。在打车软件出来之前,笔者的很多朋友就说过如

果在下班高峰能打到车,他们愿意多付钱给司机。而对于司机来说,由于担心拥

堵的隧道,许多司机也不愿意载客去浦西的客户,最终导致我们看到大量的街头

出租车拒载情况。

显然,上下班高峰时期的出租车起步价过低了。而司机也经常会有不希望去

的地方和区域,但在此之前也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滴滴打车解决了乘客和出

租车司机的这两个痛点。乘客通过滴滴打车中的加价,变现提高了高峰时期的打

车价格。一些有意愿出更多钱的乘客能够在叫车高峰时期打到出租,不需要在马

路上和大家为了抢车而“肉搏”,甚至引起摩擦。从打车需求上看,也有高峰和

不繁忙时间,背后也是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平衡价格。在上班和下班高峰时期,

需求是大大超过下午,傍晚等这些非高峰时期的价格。那么从经济学本身的角度

看,价格就不应该相同。而移动互联网叫车的方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1.3打车软件价值分析

打车软件价值链在传统出租车价值链上增加了两个环节,打车软件和移动支

付。这两个环节出现,改变叫车的方式和支付的方式,实现了价值增量。

价值流的增量:出租车车辆调度,降低空车率,另外降低打车难度,节约车

时间。价值增量说明打车软件存在市场需求和生存的基础。

资金流的增量:在单笔订单中,打车软件改变资金流动的方式。

打车软件的出现强烈冲击出租车行业,同时打车软件的内部也开始了一轮疯

狂的竞争。滴滴打车,国内最大打车平台,在面对“洋货”Uber这个携着巨款

而来的竞争对手面前,两家相争,鹿死谁手,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5

2.滴滴模式

2.1滴滴介绍

2.1.1滴滴基本情况

滴滴打车一般指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中国知名的一款免费打车平台,称为手机“打车神器”,是受用

户喜爱的“打车”应用。目前,滴滴已从出租车打车软件,成长为涵盖出租车、

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2014年5月20日,滴滴打车对媒体宣布,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滴滴打车”。

2015年2月4日,滴滴公司CEO程维在其年会上宣布,公司首席运营官柳青正

式出任滴滴公司总裁,将负责更多公司日常业务运营。2015年2月14日,滴滴

打车与快的打车进行战略合并。

2015年适逢滴滴打车上线三周年,“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

并启用全新品牌标识。

2015年9月9日,与宇通合作,打造互联网巴士生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很多新的商

业模式,“滴滴打车”就是其中的代表."滴滴打车"的未来发展要逐步摆脱对资本

的依赖,建立起有效的商业模式.在分析“滴滴打车”产品的竞争策略及运营现状

的基础上,探讨从收取佣金、提供商业信息咨询、拓展O2O业务、为市政建设

规划提供数据支持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滴滴打车”的盈利模式。

6

2.1.2滴滴发展历程

(1)2012年

2012年6月6日,北京小桔

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

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

广,9月9日在北京上线。

2012年10月28日,版本2012年12月2日,版本1.2,开通

1.1,跟随IOS推出新版本,了预约功能,可以即时预约明天乃

更完美的支持苹果新系统,至后天的出租车。增加了加价功能,

增加了出租车到达的即时在高峰期或者不好打车时,提供了

信息推送,增加了一键重复加价方式来提供叫车的成功率;省

发送功能,简化了注册流掉了注册和登陆流程,让用车能够

程。 更加便捷。

2012年12月18日,版本

1.3,增加了呼叫等待功能,

高峰期可以延长等待时间,

预计提升40%的叫车成功

率;优化了软件的启动速

度。

(2)2013年

2013年4月,完成B轮融2013年10月,艾瑞集团2013年12月,入选中国

资:腾讯集团投资1500发布打车软件唯一一份区“App Store 2013年度

万美金。 行业报告:滴滴打车市场精选”。

份额59.4%,超过其他打

车软件市场份额之和。

(3)2014年 2014年1月,与微信达成2014年1月,完成C轮1

战略合作,开启微信支付亿美金融资:中信产业基

打车费“补贴”营销活动 金6000万美金、腾讯集

团3000万美金、其他机

7

2012年12

月,完成A轮

融资:金沙江

创投300万美

金。

2012年12

月,滴滴打车

获得了A轮金

沙江创投300

万美元的融

资。

2012年6月6日,小桔科技成立,

经过3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

广,在2012年9月9日正式上线。

构1000万美金

2014年3月,用户数超过2014年5月,产品正式更2014年8月,滴滴专车上

1亿,司机数超过100万,名为“滴滴打车”,寓意线,进军商务用车领域。

日均单达到521.83万单,“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日

均订单交易平台

2014年10月,与中国妇2014年11月,CNNIC 发TalkingData发布的《移动

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布的《2013-2014年中国打车应用行业报告》显

粉爱行动",成立粉爱公益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示,滴滴打车用户月活跃

基金,关爱女性出行。 告》显示,过去半年滴滴量居首位,较补贴前月活

打车的用户使用率高达跃用户数增长688.1%。

74.1%,持续行业领跑 。

2014年12月,完成D轮7亿美金融资,由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国际投资

集团DST、腾讯主导投资启动亿元专车品牌推广--"今天坐好一点",滴滴体刷爆

微信朋友圈,一小时参与用户达三千万,视频点击过千万经过两个多月的公测,

“滴米”调度系统正式上线,通过大数据优化出行体验,双十二实现90%的打车

成功率。

(4)2015年

2015年1月17日晚,由腾讯应用宝、2015年5月13日,在全国北京、天津、

安徽卫视共同主办的“2014腾讯应用榜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以及杭

样——应用宝星APP之夜”在北京工人州等8个城市上线公益性搭车服务“滴

体育馆举行,滴滴打车获评年度“最具滴快车”,最低价每公里不足1元,上

突破出行APP”[4] 。滴滴公司副总裁述8个城市的乘客有望因此大幅降低出

罗文上台领奖后,当场宣布派发大礼,行成本。“滴滴快车”仅按照里程单价

回馈用户。 和时长收费,价格非常低廉,再加上没

有起步价,用户打车的成本有望得到下

降。例如在广州和杭州的里程单价只要

0.99元/公里,时长费最低仅需0.2元/

分钟。

2015年7月6日,滴滴打车正在内测一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为

个“合乘拼车”系统。该套系统将作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Logo——一个扭

滴滴打车的底层构架,在出租车、专车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

以及快车等所有滴滴的服务内上线。通

过这套系统,出租车、快车、专车上的

每一个座位都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可售

资源。

品牌升级、更换新Logo,滴滴将在发布2015年10月8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协

全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滴滴新会、滴滴公司主办的《共享经济下的约

Logo的颜色延续了滴滴原有品牌色桔租车(专车)模式上海创新和探索》上,

色,设计上采用了滴滴拼音首字母D的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专车平

抽象化设计,一方面象征着微笑,表达台办法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

了“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企业理念,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

另一方面,也抽象描绘了道路形象,代表滴滴也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车租车

了滴滴所处的行业。 平台资质的公司。

8

2.1.3热点事件

(1)现金补贴 2014年7月9日,滴滴打车软件再出新规,全面取消司机端现

金补贴。

(2)专车叫停 2014年8月推出的滴滴专车服务,任性的补贴推向了舆论和监

管的风口浪尖。10月底,沈阳市交通局明确表示,滴滴专车等

专车服务属于非法运营,并表示,一旦查处,将按“黑车”处

理,给予处罚。

(3)专车叫停 2014年11月19日,南京市管理部门表示:私家车、挂靠车等

非汽车租赁企业所属车辆,不得提供有偿汽车租赁经营。专车

服务曾遭到当地出租车司机的联合抵制,他们要求打车软件停

止专车业务,否则就集体卸载。有业内人士认为,南京市管理

部门的做法可能和出租车司机的“抗议”有关。

(4)系统故障 2014年2月23日凌晨至下午5点,全国范围出现了使用打车

软件叫车,但未能进行微信支付的情况。之后,嘀嘀打车对受

到影响的用户进行补偿,每单赔偿12元。2014年4月15日,

有多位用户反映,使用滴滴打车APP后,被重复扣取了车费。

(5)商标侵权 2015年4月16日,“滴滴打车”被诉商标侵权,索赔8020万。

原告杭州妙影公司要求被告北京小桔公司停止侵权,在中国知

识产权报、钱江晚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全国主流媒体上

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8000万,20万律师费等。法

院没有当庭宣判。

(6)行政处罚 2015年4月15日,济南滴滴专车车主陈超受罚后上诉案将在

济南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也是全国首例因为提供专车

服务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审判结果可能给一直处于法律灰色

地带的专车一个明确的身份。

(7)取消活动 2015年6月4日,滴滴公司在官方宣布,出于“跟金钱无关的

原因,不得不中途取消未来两周的‘免费坐快车’活动。”而据

了解,两周前滴滴公司才刚刚宣布拿出10亿元补贴进行“免费

坐快车”活动。

(8)被联合约2015年7月23日,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市交通执法总

谈 队、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国税局、

市通信管理局、市网信办共8个部门共同约谈“滴滴”、“优步”

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其组织私家车、租赁车从事客运服务的

行为,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逃漏税、违规发送商业性短信

息(垃圾短信)和发布广告等。各部门要求其停止发送商业性

短信息(垃圾短信)等行为并限期整改,严格遵守《中华人民

共和国价格法》相关规定,依法合规经营。

(9)涉嫌抄袭 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随着“一个

扭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新版标志的发布,有设计师立即发现

该标志与2013年印度设计师发表的作品“完全相同”,只是颜

色有差别。对此,滴滴打车公关人员确认正式发布两天前就发

现logo“撞衫”,但未能出示和印度方面接洽的邮件。

9

(10)专车拍照 10月8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滴滴公司主办的《共享经济

下的约租车(专车)模式上海创新和探索》上,上海市交通委

正式宣布向滴滴专车平台办法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

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滴滴也成为第一家获得

网络约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2.1.4补贴变化

1.

2.

3.

4.

5.

6.

7.

8.

1月10日,滴滴打车乘客车费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

2月17日,滴滴打车乘客返现10-15元,新司机首单立奖50元

2月18日,滴滴打车乘客返现12至20元

3月7日,滴滴打车乘客每单减免随机“6-15元”

3月23日,滴滴打车乘客返现3-5元

5月17日,打车软件乘客补贴“归零”

7月9日,软件司机端补贴降为2元/单

8月12日,滴滴打车取消对司机接单的常规补贴

2.1.5滴滴APP

(1)简介

滴滴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时下最热、最酷、最帅的手机“搭车神器“,

是覆盖最广、拥护最多、最受拥护喜爱的”打车“应用,入选”APPstore2013年

度精选“,荣登日常助手类应用榜单冠军。

(2)打车原理1——以微信为例

A、首先微信账号要绑定一张储蓄卡,绑定的信用卡不能用来支付打车费,

下载安装最新版本的的微信,登陆微信账号,在微信的左上角有个菜单按钮,下

10

拉菜单,选择“我的银行卡”。

B、在跳出的页面选择“嘀嘀打车”,然后设置好出发地和目的地,出发地会

软件会自行定位,只要设置好目的地就行,可以进行小费选择,然后点击“马上

叫车”。

C、第一次使用“嘀嘀打车”要进行手机号码的绑定,然后就可以开始叫车,

微信会把你的打车需求发给周围的的士,等待的士司机的响应,如果有司机接了

单子,软件会通知你,然后进行支付就行了。

D、会发短信到绑定的手机,进行确认!然后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支付就

行了,支付成功等待的士司机的电话,然后把准确位置告诉他,等车就行了,记

住车牌号。到达目的地,就下车不用再付车票了!!到达目的地可以很牛掰的下

车!!

11

(3)打车原理2——以滴滴打车为例

A、下载滴滴打车软件

B、打开软件,如图所示,有两个选择性,在倒数第二行,选择出行方式,是出

租车还是专车?各有优点,看自己需求和城市交通特点。一般专车要贵,不过现

在各大打车软件对专车都做活动,比较有优惠。

C、以出租车为例,软件会自动显示你所在位置,在最下方有一排空格,只要输

入你要去的地址即可。有记忆功能,该地址只要输入一次之后,可以在点击空格

之后跳出选择项备选。如果您不善于输入法可以使用语音功能,语音键就是左下

角圆圈那个图标,点击一下中间的方框会变成橙色字体,长按讲话就能识别。

12

D、点击“呼叫出租车”橙色按钮,就会有动态字体显示已将你的情况发送给周

围的司机,司机接单你就会看到提示,这个时候请你注意一下,有些司机会选择

给你打电话联系你,当然你也可以根据接单上的电话号码给司机打电话,但很多

司机会选择使用那个圆圈小按钮(对讲机)跟你讲话,你要记得查看,也可以使

用这个对讲机进行答复。

E、支付金额,在跳出的方框里输入你跟司机师傅讲好的价钱,然后可以在线支

付,在此之前先将软件跟支付宝或其他手机支付方式进行关联绑定。

2.2市场定位

2.2.1基本定位

A、位置定位

B、目标人群

C、核心需求

D、差异化

E、产品重点

F、切入时机

官方定位:无需人工电话、高效准确的打车应用;我的定位:

快捷、可控的打车应用

有打车需求的智能手机用户;出租车司机

乘客:打车难;司机:空跑率高

免费叫车,不收调度费。只与正规出租车合作,乘车体验与

日常打车一致。加价叫车,用车高峰期提高接单概率

叫车流程简洁;降低毁单率

智能手机的普及(主要是安卓手机),能覆盖到很多出租车司

机。摇摇招车的体验差以及每笔订单向用户收3元调度费,

口碑不好;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打车难现象越来越普遍

与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出租车聚集地(例如西客站)给司机

装客户端。交通台广告

96103等出租车官方电话呼叫中心;摇摇招车;微信打车

13

G、推广方式

H、竞争对手

I、收入模式(预用户储值

测)

J、产品风险 金银建这种有自己呼叫中心的出租车公司的抵制。用车高峰

时段难打车的问题仍旧不好解决。加价费用被越抬越高。出

租车司机通常只会固定使用一个同类应用,一旦出现更好的

产品,很快就会被替代。出租车司机的智能手机覆盖速度赶

不上应用推广速度。司机用户数增长较大后,抢单难度增加,

使司机对产品的信任度降低。行车途中接单影响行车安全

2.2.2滴滴打车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1、市场占比

主流打车市场总量排名:根据目前的市场调查,滴滴打车软件占有市场份额

为总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四十四;排在滴滴打车之后的是主要竞争对手快的打车。

虽然两家的市场份额还是有一定差距,但因为现在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大

家都在快速的抢占市场份额。除去滴滴打车和快递打车,像摇摇招车和大黄蜂分

别占据市场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六的市场的份额。虽然二者的市场份额不高,但毕

竟也是市场的跟随者,要时刻关注。

2、客户端下载

从最新的官方统计得出:目前打车软件客户端下载情况,滴滴打车在各项数

据排行情况如下:

总量:目前以280.5万下载总量,排列行业第一,紧跟其后的是快的打车的

207.7和摇摇打车的62.7;

渠道情况:但从不同下载渠道来看,滴滴打车在360下载量是最高的92万,

其次是安卓市场的75.5万,之后是91万的62万和豌豆荚的51万,总体来说都

排在行业的第一位。

3、日订单比例

单日订单总量:滴滴打车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订单总量排行第一,紧随其后的

依然是快的打车和摇摇大黄蜂等;

在各大城市的单日下载情况:在北京滴滴打车单日下载突破3万,其次在上

海也突破了1万,在广州也将近一万的单日订单量,其他城市均未突破一万的订

单量;

中小城市的订单情况:从数据分析来看,在全国的其他主要城市和中小城市,

订单量还是很小的,这充分说明市场开发程度的不彻底和不均匀,这个市场还需

要我们精心的培育。

从单日订单量指标来看,市场的热度在不断上升,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加

大推广力度,从不同的渠道区域营销产品,去扩大市场的份额,去培育消费者的

习惯。

4、城市覆盖情况

快的打车已经在全国41个主要城市开展了业务,滴滴打车排在快的打车之

后的已经覆盖了全国的32个主要城市,之后是打车小秘书4个,大黄蜂的2个;

虽然在市场总量和日订单量上,滴滴打车排列全行业的第一,但就城市覆盖

面上,滴滴打车做的并不是最好,因此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要不断的拓展覆盖

14

面。

但全国城市总量远远大于目前各大打车软件覆盖的市场总量,全国有660

个城市总量,现在打车软件仅仅占有总市场的百分之十不到。因此可以看出打车

软件市场依然处以萌芽阶段,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2.3滴滴特点与优势

“滴滴出行” App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

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

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

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

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

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

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滴滴打车” 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路边拦车的打车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

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建立培

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截至3月底,滴滴打车在

全国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

2.4盈利模式

2.4.1大数据的采集

在使用打车软件的同时,软件会记录乘客的打车起点和终点,然后汇总每一

个人的信息,分析数据,总结出频率较高的起点和终点,可能会形成一种类似商

业地图一样的东西。如果把城市当做一个平面,这些数据就是城市上面的一个个

虚拟建筑,有高有低,出现频率越高的地方,虚拟建筑就越高。通常来说,火车

站,商业中心以及高校的虚拟较高。比如说在北京的话,国贸肯定会非常高,在

太原的话,和信摩尔会非常高。就这样通过这些虚拟建筑的高低,腾讯和阿里获

取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精确的商业图。有了这些数据,腾讯和阿里就可以分析

乘客的消费行为以及常用出行路线。

2.4.2信息的价值

通过打车软件可以获取覆盖全中国数亿人口的数据,这是多么值钱的一份信

息,这也是腾讯不惜花上数十亿元人民币来购买的信息。这么庞大的精确的详实

的细致的数据就是信息的价值所在。

15

2.4.3商业地产与商业住宅的规划咨询

比如出现了一个与万达竞争的商业地产公司,但是万达有先发优势已经把好

地皮给占了,这时腾讯站出来了,然后这个公司就得花钱买腾讯的数据,这就把

信息变现了。这还只是其中一种变现方法,以此为基础,腾讯完全可以成立一个

极具权威的咨询公司。

2.4.4实体店与虚拟店的结合

腾讯可以将线上和线下打成一片,一个简单的微信号就可以代购,实体店铺

有二维码扫一扫便可以微信支付,比起淘宝最关大的优势就是便携性和实时性。

所以阿里也着急的总是比腾讯多贴一块钱来采集数据。

2.4.5市政建设的规划

分析打车频率与常用地点后,腾讯就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的利用效率与堵车

节点,由此出发可以给市政建设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来改善交通,缓解堵车现象,

提高城市道路使用率。甚至可以细化到给每一个消费者提供道路规划。

2.4.6支付方式的改变

微信支付、QQ支付可以加速电子支付替代纸币的速度。

2.5竞争策略

1、接地气的推广:滴滴打车的目标受众为两端,一端是出租车司机,一端

是乘客,因此推广的方式也分为两部分,营销部拉司机,市场部拉乘客。

司机端:滴滴打车主要利用地推、与出租车承运公司合作的方式向出租车司

机推广软件,借助交通广播,再通过的哥间的人际传播,扩大影响力。同时也对

司机进行返现奖励。滴滴打车在机场、加油站等出租车集散的地方都有专业人员

询问与介绍,包括软件下载、设备安装等服务完全免费,让司机没有任何后顾之

忧。滴滴打车运用此办法更快更好的覆盖了大片市场,并以登录时间条件扩大了

使用量,保证了业务开展的持续性。

乘客端:面对消费者,滴滴打车更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奖励措施,不仅解决

了叫车电话打不通或叫不到车的情况,更奖励消费者每次打车后享受话费返利,

这样一来大大刺激了消费者打车的需求,提升了整个出租车市场的份额,弥补了

电话叫车服务的不足,也让人们对这款APP产生了依赖感。同时借助司机、用

户间的口碑传播,辅以机场、高铁和一些落地的软文。 具体到城市,也各有差

异 比如在北京,司机大多爱聊天,因此更容易在乘客和的哥间建立联系。广州、

深圳的司机就比较沉闷,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在上海,只要通过一些优惠、奖

16

励活动就能快速打开市场。

2、地推和口碑相传:依靠地推和口碑传播,滴滴打车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全国叫车平均接单时间在27秒左右,近60岁的司机为了使用滴滴打车,而购买

了智能手机。好多司机都成了宣传员,这样又增加了一批用户,用户由于可以免

单也乐于使用。司机每天在路上流动,因此没有时间看电视,上网,看报纸,一

般的广告对他没用,而乘客在哪,在出租车上,因此口碑传播是最好的方式。

3、自下而上:由原始的由线上往线下推广是很重要的,但随着事情的发展,

现在线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

的线上观念不强,因此在二三线城市更应该注重由下往上的推广方式。 同时因

为在司机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逐渐产生了自下而上的效应,出租车公司也都开

始关注这款应用。无论是在主管部门、 出租车公司还是出租车调度中心,都没

有遇到任何阻力。

模式

3.1Uber介绍

Uber不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而是O2O模式。它没重新开发一个市场,

而是在已有市场基础上创新。Uber所追逐的市场规模很难量化,据公司自己估

计,美国就有几十亿美元商机。

3.1.1Uber简介

Uber是一款美国打车应用,已经进入亚太地区的25座城市,并在全球范围

17

内覆盖了121座城市。在中国大陆,Uber已经进入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四个城市。其中上海是Uber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城市。

作为一家国际公司,Uber强调自己和国内同类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户

在出国旅游时,同样可以使用Uber来叫车,而国内公司则基本只在国内有运营。

2014年6月,优步完成了多笔增资项目,公司约价值182亿美元。虽然优

步并未宣布公司的投资者,但据许多报道指出,富达投资是主要投资者之一。

3.1.2Uber发展历程

优步最早是在2009年由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和格瑞特·坎

普(Garrett Camp)成立,起初名为“UberCab”。优步在2010年6月正式于旧金

山推出服务,同年8月莱恩·格雷夫斯(Ryan Graves)就任首席执行官。格雷夫

斯不久后离开首席执行官一职,并由卡兰尼克接任。格雷夫斯为营运副总裁和董

事会成员。

优步的移动应用程序在2010年于旧金山地区推出,支持iOS和Android系

统的智能型手机 。

2010年下半,优步获得加州硅谷一群超级天使投资者的创业投资资金挹注。

2011年初,优步获得了来自创投公司Benchmark的3,200万美元资金。2011年

下半,优步再次从多位投资者处获得了3,200万美元的资金,投资者包括高盛、

Menlo Ventures和杰佛瑞·贝佐斯等,这让优步获得的总创投资金达到4,950万

美元。

2012年4月,优步在芝加哥测试了以较低价预约传统出租车的服务。

2012年7月,优步进入伦敦市场,最初车队拥有90位奔驰、BMW和捷豹

汽车的驾驶。7月13日,为了庆祝“国家冰淇淋月”(National Ice Cream Month),

优步在七个城市推出“优步冰淇淋”(Uber Ice Cream)活动。用户可使用手机应

用程序招呼冰淇淋车提供冰淇淋的外送服务,并从用户的账户扣款。2013年7

月3日起,优步开始在纽约市和汉普顿(The Hamptons)间提供实验性的直升机

招呼服务,称为“UberCHOPPER”,定价为3,000美元。

2013年6月27日,优步在台湾台北市进行试营运。并于一个月后在7月31

日开始正式营运。

2014年6月6日,优步宣布在新一回的募资活动中获得了12亿美元的投资。

经过数个月的试营运后,优步在2014年6月19日正式于香港部分地区推出

服务,初期服务范围仅涵盖中环及邻近地区。2014年8月14日,优步于香港增

加了招呼普通出租车的服务。

2014年7月24日,优步推出支持Windows Phone的智能型手机应用程序。

2015年2月20日,虽然在西班牙被禁,但Uber又重新在该西班牙推出了

送餐服务。每餐价格约为10欧元,外加2.5欧元的配送费。该公司希望借此保

持其在西班牙市场的存在感。送餐服务名为UberEats,而在旧金山和比佛利山庄

的类似服务则名为UberFresh。[3]

2015年3月4日Uber首次收购地图及搜索创业公司deCarte。Uber发言人

表示:通过收购deCarte,我们将继续改善基于地图的产品和服务。[4]

2015年4月9日,打车应用Uber宣布,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推出机动三轮

车打车服务uberAUTO,以提升公司在印度的影响力,并与当地一家对手竞争。

18

3.1.3Uber公司运营

Uber旨在改变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们的出行方式,它给用户出行提供了极

大的方便,当用户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或者深夜去机场叫不到出租车时,他们就

可以使用Uber的私家车服务。目前其服务范围已经包括美国八大主要城市,如

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等,同时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展——Uber即将进

入伦敦,支持伦敦奥运会,不久后也会在亚洲推行服务。

2012年,Uber把重心放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然而实际操作面临一定的挑

战。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只需添加服务器即可进行扩张,实现规模经营。而Uber

需要派专门的团队进驻其它城市,由团队来负责运营。作为初创企业,Uber目

前运营人数有限,每个城市的团队只有3名成员。

为了适应公司规模的扩张,Uber需要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体系。Uber目前

有运营团队、工程师团队、产品经理团队和监管团队,其中工程师团队占全部员

工的50%以上。此外还有数千名的前线司机需要积极调动,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

公司,运营环境正在变得日益复杂,这是Uber必须要面对的挑战。Uber的终极

发展目标是:凡是Uber进驻的城市,Uber提供的私家车要多于当地出租车。

3.1.4Uber运作方式

Uber对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一款打车应用,而是“为乘客提供一种高端和

更私人的出行方案”。

在美国,用户可以通过走优质服务路线的Uber black服务订到像加长林肯、凯

迪拉克、宝马、奔驰等豪华私家车,司机会带着白手套彬彬有礼地提供服务,让

乘客享受到“私家车”的服务感受,感觉到自己多花的资费是值得的;也可以通

过UberX服务订到丰田普锐斯和大众捷达这样的紧凑型轿车。

自己并不拥有任何车辆的Uber却擅长整合各类资源。在美国,Uber和出租

车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甚至私人签署合同,让车主通过Uber接收订单。

3.1.5Uber中国情况

1、进入香港

2014年6月,Uber宣布正式在香港提供服务。

Uber将按照每分钟2港元(约人民币1.6元)每公里9.32港元(约人民币

7.4元)的标准进行收费,但起步价为35港元(约人民币28元)。

Uber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在香港推出旗舰服务UberBlack。香港有牌照的出租

车数量仅为18138辆,而人口则达到700万。香港的情况与只有约1.3万辆出租

车的纽约类似,而Uber已在纽约迅速发展。

相对于亚洲其他城市,香港市民对快速地面交通的需求很大,因此Uber进

入香港的时间稍晚并不令人惊讶。

2、进入北京

2014年7月14日,美国用车应用Uber正式宣布进入北京市场。此前Uber

19

已经在北京试运营了两个半月,主要覆盖了三里屯和国贸区域。北京是其进入的

全球第100个城市。[5]

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亲自来北京宣布了这一消息。

3、百度投资

2014年12月17日,百度与美国硅谷新兴互联网巨头Uber签署了战略合作

及投资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化市场、拓展中国O2O服务三

个方面展开合作。

4、联合穷游

2015年2月11日,Uber (优步)联合穷游网在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推出锦囊

“Uber环球用车指南”,为六千万穷游用户海外游即时用车提供贴心指南。这是

暨2014年Uber与穷游“行程助手”独立APP进行API对接之后两家企业的二次

合作。

5、上线拼车服务

2015年8月25日起,在上海部分地区内试行“人民优步+”拼车服务,乘

车费用可节省30%。目前优步已经在全球8个城市(旧金山、巴黎、纽约、洛杉

矶、奥斯汀、波士顿、成都、北京)推出了合乘模式。加上本周新上线的杭州、

上海、广州和深圳,可以“拼”的城市数量将增加至12个,而这其中,中国城

市的数量占到了一半。

6、优步为中国市场定制“顺风车”功能

记者23日从优步中国(Uber)获悉,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新功能——“优

步同行”(“uberCOMMUTE”)发布,该功能类似于“顺风车”。

这一产品针对城市中早晚上下班出行的白领车主或经常往返于同一路线的

车主定制开发。在技术上,通过新的算法快速解决“即时+派单+同路匹配”,

即时推送最适合车主既定路线的上下班拼车伙伴。

优步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说,这一功能根据中国情况发起,因此选择在中国

首发,体现了Uber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也是优步本土化的探索。未来,这

一功能或推广到美国和世界其他城市。

7、Uber中国市场增长迅猛

尽管目前市场份额来说,滴滴仍是主流,但是Uber正以核爆一般的速度增

长,日单量达到了100万单,今年年底中国就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Uber最大市

场。

20

中国月单量曲线几乎直线上升,反应了Uber在中国市场极大的优势,强势

增长,在这个的迅猛增长也将使得Uber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中国将会为Uber

创收不少。

8、Uber中国的融资还没完

北京时间9月24日早间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专车公司Uber

希望为该公司的中国业务融资25亿美元,较该公司已经完成的融资规模扩大一

倍。Uber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该公司正在中国市场与滴滴展开激烈竞争,后

者本月早些时候完成了总额30亿美元的融资。

知情人士透露,Uber母公司仍然掌握Uber中国的控股权。

3.1.6UberAPP

接下来简单Uber APP的使用过程。

1、 第一步,安装软件。

在苹果App Store搜索“uber”就可以下载了。安卓版也可以下载!

2、第二步,注册,通过优惠码获得50元奖励。注册并记得输入优惠验证码,获得50元奖励

50元优惠码: swutk

提示:注册需要录入个人信用卡信息,以后的支付,通过信用卡进行。也可以选择支付宝支

付。不知道是否近水楼台,微信支付未能取得如此高大上的产品合作。

信用卡,通过扫描的方式录入。

注意右边的按钮:输入优惠码 swutk。

我注册的时候忽略了这一步,后来注册成功进入后,再补充输入优惠码 swutk,也是可以

的。

21

下图是补充输入优惠码的入口,在登录后的首页,点击左上角原型头像图标就可以进入。

点击“优惠”,就可以输入优惠码 swutk,获得50元的赠送。

3、第三步,叫车。

打开软件,uber自动定位当前位置。

点击设定上车地点,进入叫车页面,如下图,这时候,也可以输入优惠序号(本文提供的

优惠码:swutk)。

点击【即时订车,豪华轿车】就可以预定了。

4、第四步,司机确认。

叫车指令发出后,页面会显示找车的过程,找到后,手机收到短信通知。同时,司机也会打

来电话进行确认。软件界面当前应答的车辆位置。

5、第五步,等车乘坐。

叫车后,我等了10分钟,一辆奥迪A6来到身边,司机下车帮开车门,上车,确认目的地,

然后出发。

6、第六步,下车回家。

到达目的地后,软件计算出价格,并从信用卡或者支付宝自动付款,无需操作。接着就会收

到此次乘车的详情邮件。

通过司机了解到,uber的服务目前仅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本文提供的(优惠码

swutk)都适用于这些城市,但仅限第一次使用uber软件坐车使用!

3.3Uber特点与优势

与同类应用相比,Uber最大的特点与竞争优势在于:

22

3.3.1精准的算法

Uber独家开发的算法,对用车需求量、车的配给和定位有精确的了解,能

算出什么时候该派多少车在路上跑,可以在一个城市里部署最少的车,最有效率

的满足用户需求。Uber最初采用的是Google的时间算法来估计车子的抵达时间,

但是计算出来的时间有3.6倍左右的误差,用户体验非常糟糕。后来Uber放弃

了Google 的API,组建了一个混搭团队来开发自己的算法,团队成员包括火箭

研究科学家,计算神经学专家和核物理学家。这个算法的核心是

travelling-salesman problem——怎么能把无数个移动的点用最短的线串起来。由

于没有历史数据可以用,他们在初始阶段走得颇为艰难,但是很快该算法发挥了

效应,在时间预计上比Google的算法准确度高。随着数据的增多,预计也变得

越来越准确。

3.3.2高利润率

首先,租车服务有着极高的时间敏感度——当一个市场对时间越是敏感,相

应的商机就越是有利可图。在用户打不到车又急需打车时,他们通常愿意支付更

高的价格。Uber 提供的私家车比普通出租车贵不少,但用户依然愿意付费,这

说明了用户有花高价租车的真实市场需求。其次,Uber对其提供的租车服务有

定价权。在一些高峰时刻(比如大型活动结束后、新年夜),因为需要租车的人

很多,人们对租车的需求超过供给,Uber顺势开出的价格也更高,这进一步提

高了Uber的利润率。据报道,与Uber合作的司机生意好时每天进账超过500

美元,这相当于普通出租车司机一周的收入。

3.4盈利模式

Uber是一款提供私家车搭乘服务的应用。当用户需要租车时,只需在手机

上打开该应用,Uber就能通过GPS确定用户的位置,然后指派离用户最近的司

机去接人。

用户可以通过谷歌地图查看前来车辆的具体位置,通常5-10分钟内就能到

达,然后用户就可以乘车去目的地了。达到目的地后,用户无需进行现金支付,

他们通过信用卡支付包括小费在内的全部租车费用。信用卡信息可以事先保存在

应用里,这使得支付过程简单快捷。支付凭证将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

用户事后可以对租车体验进行评分。

Uber不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以线上带动线下(O2O)的模式。它没

有重新开发一个市场,而是在已有的市场基础上进行创新。Uber所追逐的市场

规模很难量化,据公司自己估计,美国就有几十亿美元的商机,他们只有在确定

一个城市有1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后,才会进驻那个城市。Uber目前在美国8个

大城市已经展开服务,今年还打算扩展到全球20-25座其它大城市,也就是说,

今年计划进入的市场空间至少将达到28-33亿美元。

Uber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收取每次租车费用的20%。目前

Uber走的是高价策略,提供高端车租车服务,租车费用相对出租车要高出50%,

23

用户月均用车支出超过100美元,纽约的顶级用户更是每月花费6000美元在

Uber服务上。

然而高价策略无法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最近Uber推出了Garage试验项

目,提供价格更低,车型更多的打车服务。Garage项目的第一站是芝加哥。芝

加哥的用户能预定出租车或者高级轿车的其中一种,今后Uber将扩大服务范围,

涉及更多城市,更多车辆,价格还可能更低,更加个性化。Kalanick表示,Uber

将来会对每个城市做一个分析,然后推行合适的方案。灵活定价虽然会降低整体

利润率,但更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交通选择,可以吸引更多用户。

4.相异之处带来的优劣分析

4.1接单与派单

滴滴采用接单方式,Uber采用派单方式。

我们知道,Uber的创新点之一——“算法”文。通过算文法,系统会决定

把单派给附近的哪个司机,然后通知。从“派单算法”的角度,不断有网友吐槽

了Uber的派单效率低——用车订单会先派给司机A桑,A桑如果不想接那就不

响应,20秒后单子会给到司机B桑,然后B桑也不想接的话,又得等20秒,最

多转手8次,一个单子的周期长4分钟。

而滴滴则会把订单同时给到多名司机A、B、C、D等桑们,司机桑们可以抢

单也可以拒单。我们通过查资料认为,“多个司机同时拒单的概率远低于一个司

机拒单的概率”,因此结论,单位时间内滴滴的效率要高出很多,并且乘客和司

机人数越多、效率越高。

我们接下来解释一下Uber的算法派单。

算法,是Uber在派单之前用来匹配“乘客需求-司机供给”的模型,每个

订单通过算法(包括是否可用、以往评价等因素),决定了司机和车辆的推荐顺

位。

在这样的调度系统中,A桑是优先被推荐的,因为他是综合考量下来的最佳

选择。通过精准的匹配算法,提升推荐的匹配度,就能降低拒单率。所以Uber A

桑的拒单率,未必会高过滴滴的随地揪来。

从算法上来说,有了更多的人使用,就会产生更多的数据,Uber的匹配算

法就会变得更加精准,用户体验与粘性就会变得更高。

而今年早些时候,Uber还对系统做了优化。新的派单系统提供叫Disco(=

Dispatch Optimization)的优化调度服务。区别是,老的系统只针对当前的供应量

计算;而新的系统则能考虑全局指数。

在新系统下,Uber会基于乘客的位置和更短的ETA(到达乘客的时间)进行

计算推荐。不仅是空车的司机,还有那些接单中、可以顺路搭载的司机,也都是

候选项。这样就能减少用户等待时间,使得运能更有效率。

只要Uber这个产品好用,它的高逼格就能成为加持的砝码——这是屌丝很

难追上的。

然而,让我们换个角度分析Uber算法和其逻辑劣端。

乘客通过Uber发出订单之后,需求会直接推送给某一位司机,如果司机在

20秒内接单,则订单成交。如果20秒后司机仍不接单,那么系统会再把订单派

24

给另外一位司机,继续等20秒。按照这种逻辑,一个Uber订单最多会发给8

个司机,总等待时长共4分钟,就这么简单,几乎没什么技术门槛。

再看滴滴,乘客通过滴滴发出一个订单后,系统会把这个需求推送给多位符

合条件的司机,如果所有司机都拒绝后才会进行第二轮派单。这样做的好处是,

多个司机同时拒单的概率远低于一个司机拒单的概率。按照Uber的逻辑,在某

一个区域内乘客和司机越多,效率就越低,而滴滴则相反,乘客和司机越多效率

越高。

去年的补贴大战,滴滴和快的两家一天内处理的订单总量超过1000万,而

Uber全球现在每天的处理订单只有一两百万。单纯看这背后的计算量,Uber和

滴滴在两个不同的量级上,这还不包括滴滴专车、快车和顺风车的订单。

既然Uber的算法不适用于中国,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中国乘客觉得,Uber

很好用、叫车很快呢?想搞清楚原因,需要先弄明白Uber司机拒单的问题。

Uber司机看不到乘客的目的地,看起来似乎简单快捷,乘客用非常方便,

其实背后麻烦不少。

因为看不到乘客目的地,Uber司机只能盲目接单,接单后才发现,唉呀这

地方太偏了不能去,第一反应是直接告诉乘客,不好意思我不能去你再叫一单吧,

如果协商未果,司机只能被迫自己取消订单。为何司机首先想让乘客取消,因为

Uber规定司机拒单的数量不能太多,拒单达到一定数量奖励会被取消。

讲到这里,你基本就能明白,原来之前觉得Uber叫车容易,是因为Uber

一直在用巨额补贴(除了接单奖励,Uber还会按照每单给司机3倍的车费作为

补贴)维持接单率,Uber在派单逻辑上的缺陷被补贴完全掩盖了。但就算补贴

很高,仍然会有大量Uber司机会在接单后再选择拒绝,这个拒单的比例大约在

30%以上。

美国的城市普遍很小,再远再偏的订单,司机都可以接受空跑回来。而中国

的城市普遍都很大,尤其北京这种城市,如果司机不小心接到一个目的地较偏的

订单,回程注定是空驶,再加上国内的汽油比欧美国家贵,这一单绝对是赔钱的,

这个时候司机只能选择拒单。

所以你会看到网上有不少人抱怨,被Uber司机接单后再拒绝,甚至有人总

结出了“如何应对Uber司机拒单”的攻略。

25

你还会发现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Uber的产品和运营逻辑其实是 “重用户,

轻司机”。或者说,Uber并没有把司机当做用户来伺候。而滴滴的逻辑则认为乘

客和司机都是平等的用户,于是通过抢单模式兼顾了两个群体的需求。

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Uber只允许乘客“打”司机,司机是否愿意

“挨打”自己说了是不算的。这么来看,Uber中国的司机们确实有点儿委屈,

但是看在补贴很高的份儿上,先干着吧。

这里还要简单补充一点,有些人觉得,在某些热门地区比如北京的三里屯,

高峰期打车Uber比滴滴更容易。其实很好解释,因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用

滴滴的人太多,运能不够,一部分需求会转向Uber,而Uber给司机的补贴非常

高,不接单是没道理的

Uber在中国的策略,其实就是补贴的策略,和技术和算法基本上已经失效

了,更别提什么诺贝尔奖了。除了市场预算(巨额补贴)多一些,Uber中国和

之前ebay、Yahoo和MySpace的中国团队没什么区别,对产品和技术基本没有

话语权。

我们再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对于滴滴来说,界面和操作都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有专车也有出租车可选,

传统的优惠码,输入目的地,就可以看到价格,司机根据目的地自行选择是否接

单,这其实是相对于Uber的强行派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有时候滴滴显示

通知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司机了,也没一个人接单,仍然是用户关于司机拒载的

需求痛点。

最开始用uber真的觉得界面简洁,又实惠。有多种车型可以选择,计价的

动态计价方式,强行派单,司机不能和出租车司机一样因为堵车远等原因拒载,

因为越远越堵车高额补贴越多。但是在个人中心中有些操作并不是特别符合中国

26

人的操作习惯,中国人还是会更习惯优惠券而不是优惠码。

然而Uber就真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吗?Uber最大的两个优势是动态定价和

强行派单。以前出租车就有一个很大的拒载困扰,Uber强行派单理论上解决了

这个用户痛点。实际上,我们已经被Uber司机拒载几次了,各种理由,最多的

就是说爆胎,打给我电话问了我们去哪里,然后马上说爆胎了。这类情况层出不

穷,各类问题急需解决,Uber不是万能的,他也尤其制度缺陷。

Uber在中国一年多,突然大热是从推出人民优步和给司机的高额补贴决策

开始的,热了一段时间以后,滴滴紧跟其后,在专车之外推出快车和顺风车。然

而Uber只有专车,滴滴除了专车,还有出租车、顺风车、拼车,还有即将上线

的代驾等,也同样有很多优惠活动。用过滴滴和Uber的都知道,滴滴的界面操

作完全符合国人习惯,而uber毕竟是美国来的,操作习惯并不符合国人。

Uber的优势强行派单,和滴滴的专车司机自行接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

势,完全强行派单导致有司机以各种理由拒绝,自行接单又有时候显示通知了几

十几百位司机也不一定有人接单,司机开车过程中也经常被手机里的通知订单声

音干扰开车。所以我的设想是,将两者的优势互补,1分钟以内自行接单,1分

钟后强行派单,这样会好一些。

4.2补贴力度

首先我们要知道Uber这家公司很有钱,补贴是非常大方,目前帮它拉个新

用户可以获得30元优惠,而且有效时间是3个月。所以呢,如果你有优惠,那

么在10公里范围内打人民uber几乎不用花钱(在非高峰期并且不堵车的前提下)。

这里呢,我们的定制优惠码是 “uber城市”。

27

目前Uber的车并不多,在非闹市区,经常是无车状态。另外uber的打开速

度比较慢,拖拽地图的时候也不是很顺手,这可能是舶来品原因,在大陆有点“水

土不服”。无车状态要求Uber用派单方式把很远的司机规定过来拉乘客,这对某

些情况下的司机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

作为中国国内强劲的竞争对手——滴滴,近期又推出快车和专车,优惠又进

一步加大。滴滴的车相比UBER来说会比较多,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打到车。根据

我们的经验可以知道,在非闹市区,出租车几乎看不到,打开uber发现无车可

叫,然后用滴滴,2分钟叫了辆快车。

虽然滴滴近期的优惠是加大了不少,但是跟uber比起来那简直是没得比。

滴滴的优惠简直就是在调戏用户的智商,如100元的滴滴大礼包,分成了n个,

然后n个是专场券(全部是满减),1-2个机场专券,终于出了1-2张快车券,结

果是1-2块的。再看看优惠券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一个星期内,这不赶着人去打

车吗!对专场券来说,滴滴专场比起豪华,起步15块,跑1公里估计就计费20+

了,给的几乎是满多少减多少的专车券,除非商务客,普通客户肯定不会用,早

换uber或快车了。反正滴滴就一个目的,尽可能的不会让用户免费坐车,这让

大部分乘客在选择乘车方式的时候会有所放弃。

几天就收到25张滴滴优惠券,结果清一色是这样的专车券,有效期也在一

个星期之内,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不会用的。

不管是出于“尝鲜”还是忠诚,Uber在价格战上体现出更大的优势,更高

档的车,更好的服务,更合理的价格,我们相信在如此大的补贴力度下Uber的

价格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28

4.3共享经济视角

Uber解决的是闲置车辆和乘客之间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那么滴滴打车解决

的就是打车价格的不对称。

相信很多人之前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当我们需要出租车的时候,往往打不

到车。比如上下班高峰时间,周末晚饭后的时间等。曾有人在陆家嘴上班时,经

常发现6点以后,各个办公楼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等车人群。而对于许多人来说,

每天等待出租车的时间需要至少30分钟。在打车软件出来之前,我们很多人就

说过如果在下班高峰能打到车,他们愿意多付钱给司机。而对于司机来说,由于

担心拥堵的隧道,许多司机也不愿意载客去浦西的客户,最终导致我们看到大量

的街头出租车拒载情况。

我们来看看Uber在共享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分析。

纵观整个互联网行业,似乎没有哪一家企业像Ub er一样,一方面受到人们

的广泛赞扬和拥护,一方面却受到多国政府及传统势力的禁止和抵制,做到如此

分裂也真绝无仅有。分享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被看好,比如国外的房屋租赁分

享经济Airbnb、劳务分享经济TaskRabbit,国内的小猪短租等等。而用车市场的

分享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基本都是赞美和抨击并存,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了用车市

场的特殊性。而Ub er可以说是分享经济特殊中的特殊,就是因为它主做业务是

以私家车为主的专车服务。而参照系的另一端,滴滴快的主要业务是出租车叫车

业务,专车业务仅是其业务之一,专车业务既有一部分私家车主提供也有部分专

职司机提供,后者通过租赁公司的车辆提供专职的出租车服务。

U b e r的创办灵感来自于其创始人兼CEO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的一次

偶然打车经历。2008年一个风雪之夜,卡拉尼克和他的朋友在巴黎街头打车却

迟迟打不到,由此他们发誓“一定要推出革命性的应用软件解决这个问题。”Ub

er的诞生是为解决原有车辆运营体系无法解决或覆盖的问题。U b e r做的专车业

务就是通过发动庞大的私家车群体,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来解决消费者打车难

的问题,同时也顺带解决了一部分私家车闲置浪费的问题。其实质就是一种分享

经济,它的核心即为闲置资源的分享和价值的充分利用。在这样的模式下,Uber

专车服务的内容还延伸到了社交领域。消费者和私家车主可以通过Uber这个纽

带建立起社交联系,从而实现了更多的沟通,由此可见,Uber模式下的分享经

济,不仅是车辆资源的分享,还是思想的交互和分享。可以这么说,更纯粹的分

享经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衍生能力,随着市场的拓展,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

方式,还将改变人们的社交和生活,甚至包括思想和人生。

分享经济的本质归根到底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彻底的资源匹配。不同于滴

滴快的等用车软件主打提高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有效匹配,Ub er着眼的是更广

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城市私家车的数量往往是出租车的上百倍,这样的资源

若加以利用,创造的市场价值将不言而喻。毕竟降低出租车空驶率这部分市场空

间相对有限,此外并不能有效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以及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私家

车专车服务就完全不同,其定位就是舒适便捷高效,很多乘客也是冲着专车的优

质服务体验去的。随着专车介入用车市场,乘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专车服务满

足了更多人对于服务和体验的追求。更彻底的资源匹配是对供求关系的有效匹配

和满足,这种供求关系的匹配不仅仅是量的匹配,更是质的匹配。Ub er所做的

专车服务正是如此,既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又不仅仅只是满足乘客能够

29

打到车的浅层次需求。专车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单纯从市场的角度去考量,

而需要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元素,将人们更高层次的供求关系有效匹配。

更丰富的专车服务虽然Uber的进入在全球范围来说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都

造成了严重冲击,但这绝不是它的本意。Uber的专车服务与国内滴滴快的等专

车服务的一个显著不同是,Uber不仅仅为乘客提供专车服务,也提供捐赠物品、

宠物等的专车配送。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Uber的初衷就是要充分利用私家

车的闲置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它的运送对象并不限于人。只是Ub er

的专车服务太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了,以至于触碰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利益,从而

受到了管制和排挤。不过Uber显然并没有气馁,反倒越挫越勇,正如卡拉尼克

所说:“未来只要是用交通工具传送的业务,我们都会尝试。”如果让这个世界更

美好一点儿都有错的话,Ub er只能选择默默抗争了,但是它绝没有认输。

我们再通过共享角度来看看滴滴。

首先,滴滴是以出租车起家的,最早做的就是让用户通过手机APP坐在家中

或办公室里叫出租车,而且还有补贴,这对于出租车行业是积极正向的影响,极

大地降低了出租车的空驶率,让出租车司机能够赚更多钱。同时,还促进了某些

地方改革,出租车公司降低了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滴滴总裁柳青前几天的

媒体沟通会上也讲过,“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出租车司机身上赚钱,我们不会

破坏出租车行业,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它。”无论是做法还是表态,都不会

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和不满。

其次,后来滴滴相继推出专车服务,通过盘活租赁车来共享闲置的租赁车资

源。以往传统的租赁车行业都是按天出租,而滴滴介入之后,使得租赁车市场可

以按小时、按分钟出租。既提高了租赁车的使用效率,又满足了出租车满足不了

的出行需求,而且还刺激了社会消费,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简直是一石多鸟。

这些都是“有关部门”所乐见的。

再次,滴滴不仅仅有叫出租车、专车,接下来还会推出拼车,也就是通过共

享私家车资源,降低交通压力。至于即将推出的代驾业务、校车业务,则更是深

入到出行市场的各个领域。据说,未来甚至会参与到公共交通系统。

所以,谁更代表共享经济的未来?

在国外创业企业融资时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Ub er模式的企业往往更能

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也诱使一部分企业倾向于向Ub er模式靠拢,从而形成了

“Uber for X”模式的流行。现在各国传统出租车行业对于Uber的担忧在于:U b

e r是来颠覆我的。其实,对于传统行业来说,颠覆从来不是来自于新生力量,

而是来自于市场。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则决定了不能跟随市场发展的终究会被落下。

现在的用车市场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谁能顺应市场发展,谁才有可能笑傲

未来。并且,最终用车行业市场,也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或许在竞争

和发展中,多方力量最终可以达到一个均衡状态。究竟是U b e r 所倡导的

“EVERYONE’S PRIVATE DRIVER”极致共享经济,还是滴滴快的所谋求的合作共

赢更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市场规律和社会进步的选

择下,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会逐步取代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大程

度释放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降低社会总体成本,才是共享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

本动因。

滴滴打车取代的是传统的出租车预订电话中心,然而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

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嘀嘀打车的提高了自己的收入,享受到了更加市场化的打车

价格。在滴滴打车最红火的那几个月中,笔者见到很多出租车司机大力赞扬这款

30

打车软件,说自己因为滴滴打车而每个月多赚了好几千元。相反,Uber由于取

代的是传统的出租车,在其进入的每一个城市都受到了大量的出租车司机抵制。

Uber带来的是打破传统的出租车牌照垄断,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出租车服务,

也利用了闲置车辆和司机。可以说,任何的汽车都能成为Uber的潜在用户。

从市场空间来说,显然Uber更大。这也并不意外,今天Uber市值已经超越

了180亿美元,是滴滴打车的好几倍。 Uber更大的空间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

从行业格局看,显然在美国对于Uber这样的打车软件有着更大的需求。其次,

Uber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利用闲置车辆。那么未来Uber可以匹配任何闲置车辆的

供给和需求,而不仅仅是出租车。包括冰激凌车,热狗小贩车,送鲜花车等。由

于美国有着全球第一的汽车保有量,Uber对于闲置车辆利用的入口价值将是非

常巨大的。而对于滴滴打车来说,其市场空间更多需要和其他本地化社交服务,

以及移动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滴滴打车的价值更多在于其入口价值。毕竟打车是

一个高频次的服务,可以很好的成为移动支付,商业活动大数据等方面的入口。

而其商业模式中,单独的打车软件业务要变现难度很大。不过,在移动互联网“免

费”的今天,“羊毛出在狗身上”。滴滴打车可以通过和腾讯的合作最大化其商业

价值。但也因为滴滴打车本身很难独立化获取价值,也将局限其长期的市值空间。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滴滴对于“有关部门”是利大于弊,属于鼓励至少不限

制的行列。这与uber只有专车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毫无顾忌地区摧毁出租

车行业,一个是与出租车、公共交通相适应。作为“汽车共享经济”的中国代表,

滴滴较之Uber更能体现共享经济,并且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更能博

得政府及相关事业部门的好感。

参考文献

, Huet. 快的和滴滴合并,Uber中国何去何从[J]. 中国外资, 2015, (7): 50-51

2.杨轩. Uber的10亿美元粉碎滴滴的梦[J]. 第一财经周刊, 2015, (23): 11-14

3.王若林. Uber还是滴滴快的,谁更能体现共享经济的未来?[J]. 互联网周刊,

2015, (10): 22-23

4.张洪斌. “专车”映射下的管与治[J]. 新经济, 2015, (6): 15-15

5.张颖. Auber:优步的商业模式研究[J]. 商情, 2015, (10): 72-73

6.孟醒. 起点纯粹的商业逻辑才能赢到最后[J]. 中国商人, 2015, (6): 24-26

7.滕斌圣. Uber启蒙共享经济[J]. 商界评论, 2015, (6): 28-31

8.佚名. 中国专车市场报告:神州专车和Uber用户最有钱[J]. 成功营销(, 2015, (9):

16-17

9.王雪梅.020的价值突破卟IT经理世界,2011,(17)

10.李春晖,邓攀.“嘀嘀打军”闯关[J].中国企业家,2013,(22)

11.郭晓袢.“嘀嘀打车”新思维田.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2)

31

小组分工

姓名

陈雨

林佑褰

向源培

马俊杰

曾冠纲

学号

41414088

41423037

41423079

41321080

41321082

专业

14会计

14电商

14电商

13金工

13金工

分工

全文

备注

没联系上

没联系上

没联系上

没联系上

32

本文标签: 打车滴滴司机出租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