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74530

软件功能测试 第一章:软件测试概念和理论 1.1 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软件测试测目的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软件 / 网站存在的问题( bug 、用户体验不好、界面丑陋、功能是否全面) 通过提前找到软件存在问题,可以降低商业风险【省钱】 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就是用人工或者自动化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需要找到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 预期结果:在测试之前我们就知道的结果 / 希望出现的结果 实际结果:测试之后得到的实际结果 软件测试基本原则 1 )所有软件只能证明存在问题,不能证明不存在 辨证 所有的软件的都是有问题的,只是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发现了 2 )不能进行穷举测试,应该进行分类测试 穷举:将所有的可能都测试一遍 分类测试 可以被正常搜索的:也就是可以正常显示的哪些,比如男装 不能正常搜索的:也就是哪些不应该被显示的对象,比如各种违禁品 特殊情况:带有特殊符号、空格、什么都不输入, 3 )测试工作应该尽早介入,可以降低修复成本 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4 )缺陷聚集原则,二八法则 一个项目中 80% 缺陷会集中中 20% 的功能模块中 越是有问题的地方,这里往往会有其他的问题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有 复杂这个模块的程序员技术水平一般 模块功能功能复杂 5 )测试依赖环境 程序的架构: B/S C/S B/S 架构: Broswer/Server ,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 C/S 架构: Client/Server ,通过客户端程序访问服务 测试 B/S 架构准备三款浏览器:谷歌、火狐、 IE 【苹果、欧鹏、 QQ 360 、搜狗】 测试 C/S 架构准备: PC win7 8 10 mac linux 手机:安卓、苹果、鸿蒙 6 )杀虫剂现象 测试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进入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意识,很难在测试出其他的 bug ,这个时候可 以进行交叉测试,就是交互测试人员。 7 )不存在缺陷谬论 同第一条重复的 1.2 软件开发模型 1.2.1 简介 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测试与软件的开发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测试人员,应该充分理解软件的开发模式,以便 找准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从而发挥自身的价值 在软件开发的几十年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很多软件开发模型用来描述和表示一个复杂的开发过程,软件 开发有三种模式: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1.2.2 三种模型 瀑布模型 第一个阶段:项目立项阶段 1. 调研: 首先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通过可行性的研究可以判断这个项目是否挣钱 调研完成后会得到一个可行性调研报告。 这个工作是有项目负责人来完成 2. 需求分析: 调研判断项目没问题以后,就可以进行需求分析。 这个工作是又项目经理完成。 最终会得到一个需求规格说明书。规格书中仅仅是需求大体说明。 第二个阶段:项目开发阶段 1. 概要设计: 就是将需求规格书中的内容落地。 概要设计完成后,会得概要设计文档。 这个是由经验丰富的前端和的后端程序员。 概要设计文档中会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而且会明确说明每个模块中的功能。 2. 详细设计: 在详细设计中,明确指定了模块具体实现的细节。 整个工作由一线程序员来完成。 最终会得到一个详细 设计文档。 3. 编码: 其实就是程序员写代码。 这个是由程序员完成的。 最终得到的是代码 4. 软件测试: 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功能。 这个是由测试工程师来完成。 最终会得到测试报告。 第三个阶段:项目运维阶段 1. 上线,用才能访问 瀑布模型的特点 是以文档驱动,后面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前面的文档的内容。 每个阶段执行一次,而且是线性依次进行的 开发模式中,瀑布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瀑布模型的优点 各个阶段非常清晰 每个人只需要关注自己的阶段 瀑布模型的缺点 下面的阶段是依赖上面阶段的分析结果的,一旦上面出现错误,那么下面全部都错了 整个流程过分依赖需求分析结果,这种模式不能适应变化频繁的项目 这种模式设传统项目和行业:银行、保险、建筑 快速原型模型 一个项目在很短时间能,就有一个版本上线了,这个版本往往功能不全,而且有 bug 在后续的版本中陆续修复 bug ,并添加完善功能 特点: 快速上线 支持用户参与 优点: 克服了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中间环境,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缺点: 仅仅适合中小型项目,不适合大型项目 螺旋模型【不做要求】 1.3 软件测试模型 测试模型:所谓的模型就是这个行业的人总结出来的测试经验。 第一种: V 模型 这种模型其实就是在前面瀑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测试的 这种模型其实也是瀑布模型的变种 根据测试阶段不同,测试也同样分成四个不同的阶段 V 型的流程 用户需求 => 需求分析 => 概要设计 => 详细设计 => 编码 => 单元测试 => 集成测试 => 系统测试 => 验收测试 优点: 整个流程比较清晰,即包含了底层测试,也包含了对高层进行测试 缺点: 这个本质上还是瀑布模型,因此具有瀑布模型的缺点 第二种: W( V) 模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 V 型模型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就是测试前移 W 型比 V 型多的部分 集成:每个程序员将自己负责的功能模块合并到一起 实施:将 开发好的软件安装到客户的服务器上 交付:教给用户如何使用软件 静态和动态测试 W 模型中,对各种的文档进行测试,都是静态测试 对程序进行测试,就是动态测试 总结: W 模型中的流程 开发 V :用户需求 => 需求分析 => 概要设计 => 详细设计 => 编码 => 集成 => 实施 => 交付 测试 V :验收测试设计 => 系统测试设计 => 集成测试设计 => 单元测试设计 => 单元测试 => 集成测试 => 系统测试 => 验收测试 优点: 测试工作前移,可以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 缺点: 对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1.4 软件质量模型 质量体系: ISO 9126 六大特性 功能性 可靠性 易用性 效率 维护性 可移植性 1.5 软件测试分类 第一种分类方法:按照阶段分类 单元测试 模块:程序的最小单位就是模块,比如用户登录模块、购物车模块 单元测试:就是检测这个模块是否满足测试用例的要求,仅仅是测试一个单独的模块是否能 正常运行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又称为 组装测试 在单元测试完成以后,就是表示每个单独的模块已经正常 集成测试,就是将多个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 在集成测试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将软件作为一个整体来测试,测试的依据是软件需求说明书【就是检查软件是否 达到了当初想要的样子】 验收测试 主要是检查软件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对软件做最后的测试 验收测试分为几个小类 α 测试【 Alpha 】:阿尔法测试的软件版本内存版本,软件 bug 较多,一般不让用户直接 使用,而是公司内部交流使用。 β 测试【 Beta 】:贝塔测试就是软件的公测版本,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用户通过使用软件 来发现更多的问题。 γ 测试【 Gamma 】:伽马测试就是软件的正式候选版,这个版本和用户最后使用的正式 版几乎完全一致。 第二种分类方法:按是否查看源码分 白盒测试 不去执行程序,而是去直接读取程序的代码 黑盒测试: 又称之为数据驱动测试 这种测试就是直接使用软件,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代码 例如:输入账号、密码,一点就能登录成功,就表示测试通过 灰盒测试 即要去读程序的代码 也要去执行程序 既要做黑盒的工作,也要做白盒的工作 第三种分类方法:按照是否运行程序划分 静态测试 动态测试 第四种分类方法:是否自动运行 人工测试:所有的测试工作,由测试人员手动点击完成 自动化测试:通过 python 开发自动化工具,用工具完成测试工作 第五种分类方法;其他分类 冒烟测试 测试软件基础功能是否正常 回归测试 在测试工作种,一旦发现了 bug ,需要将这个 bug 提交给开发,开发修复完成后,需要重新进 行测试 测试人员必须对哪些曾经发生过的 bug 再次进行测试 随机测试 虽然叫做随机测试,但是不是真的随机 这里的随机其实是重复测试,包括测试之前的测试用例种没有涵盖的部分 探索测试 这个测试不是必要 1.6 软件缺陷 缺陷不等于 bug bug 仅仅是缺陷中的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 什么是缺陷:只要让测试人员感觉不爽,那么这个就是缺陷 软件缺陷判定标准 1. 软件未能达到需求规格书中的要求 2. 软件的功能超出规格书中的要求 3. 软件出现了规格书中明确指定不能出错的地方 4. 软件出现了规格书中未明确指定,但是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缺陷只能减少、不能完全避免】 1. 对于需求文档等文等文件解释、理解错误【需求说明会】 2. 设计文档本身有错误 3. 程序代码错误 4. 硬件和软件系统有错 软件缺陷的类型 1. 功能错误:软件没有达到需求文档的功能要求,或者功能异常 2. 界面错误:软件功能正常,但是界面不好看或者未达到规格说明中的要求 3. 兼容性错误:软件和系统中的其他的程序冲突,导致软件无法运行 4. 易用性错误:软件用起来不好用 5. 改进建议:改了更好,不改也没事 第二章: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1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将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具体化,并且记录到一个文件中,一般情况下是一个 excel 【表格】 在测试用例中,明确的指定了每一步做什么操作,期望得到什么结果 测试工作 等程序员完成代码,此时可以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就是编写测试用例,将需要测试的每一项都填写 到表格中 当程序员完成了代码,此时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也就是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一项一项的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的基本构成 第一部分:测试用例编号: 编号必须唯一 编号的构成可以写成: 项目名 - 模块名 - 编号 例如:测试网站登录模块,而且是第三条用例,编号可以这么写: web-login-03 第二部分:模块名 第三部分:优先级 用于测试正常的功能用例,优先级要更高一些 一般是用 P1 P2 P3 来表示优先级 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第四部分:用例标题 在用例标题中,需要说明这条测试用例的功能以及预期出现的结果 第五部分:测试步骤 这个是指定这个条测试用例如何操作和执行 第六部分:预置条件 第七部分:测试数据 在进行测试的时候,输入什么数进行测试 这些数据既有满足条件的数据,也有不满足条件的数据 第八部分:预期结果 这条用例希望得到的结果 2.2 等价类方法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很多 穷举测试 将所有可能的数据都测试一遍 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不可行 等价类: 分析测试的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从规律中找出有特点的数字进行测试就可以了 通过划分等价类,可以避免进行穷举测试 等价类的种类 有效等价类: 满足条件的数据,就是属于有效等价类 例如:找 6-10 位长度自然数: 123456 无效等价类: 不满足条件的数据,就是属于无效等价类 例如:找 6-10 位长度自然数: 12345 12345a 用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第一步:分析需求 通过分析需求,判断项目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第二步:划分等价类【找到有效 / 无效的数据】 案例:找 6-10 位长度自然数 有效等价类:比较好找, 123456 1234567 无效等价类:相对复杂,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数据长度不符合:过长、过短 数据内容不符合 数据是否为空 数据是否重复 第三步:结合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有几条等价类,就根据等价类设测试用例 等价类的适用场景 搜索框 登录框 注册页面 案例 1 :判断 qq 是否在合理的范围【 6-12 位】 案例 2 :登录 qq 邮箱 要求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 邮箱的名字: 6-20 位字符,支持数字、字母、下划线,但是名字不能都是下划线 邮箱的密码: 6-10 位, 用数学表达是表示 数学表示 上点 离点 大于等于 -99 ,小于等于 99 [-99 , 99] 99 -99 30 100 98 -98 -100 大于 -99 ,小于等于 99 (-99 , 99] 等价于 [-98 , 99] -98 99 30 100 98 -97 -99 大于等于 -99 ,小于 99 [-99 , 99) 等价于 大于 -99 ,小于 99 (-99 , 99) 等价于 2.3 边界值方法 两位数加法器: 计算的范围: -99 ~ 99 计算的方法:加法 在日常的测试工作,经常发现,在数据的 临界值位置 是经常出现 bug 的,因此这种位置就应该作为我们 重点的测试对象 边界值: 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边界 这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边界值的三个概念: 上点:边界值上面的这个点,就是上点 内点:有效等价类中的任意一个点 离点:边界值相邻的两个点 数学表示方法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大于 用数学表达是表示 数学表示 上点 内点 离点 大于等于 6 ,小于等于 12 [6 , 12] 6 12 8 5 7 11 13 ) 小于 边界值的使用场景 项目中出现了 > < = 之类的符号 项目中出现了大于、等于、小于之类的描述 案例 1 :判断 qq 是否在合理的范围【 6-12 位】,结合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边界值的优化 必须保留的点:上点、离点中的无效等价类中的点、内点,一共是 5 个点 优化后结果如下 2.4 判定表方法 判定表 : 以 表格的形式 来组合多个条件 通过判定表可以综合考虑多个条件的输入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案例:手机通话 条件: 是否欠费:欠费、不欠费 是否开机:开机、关机 条件组合 条件 1: 是否欠费 条件 2: 是否开机 结果 欠费 关机 不能通话 欠费 开机 不能通话 不欠费 关机 不能通话 不欠费 开机 能通话 转换为表格形式 概念: 条件桩:所有可能出现的条件,例如上例中,有两个条件:是否欠费、是否开机 动作桩:所有可能出现的值,例如上例中,有四个值:欠费、不欠费、开机、关机 条件项:这是条件桩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动作项:这是动作桩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值 等价类: 有效 无效 在判定表中,表示有效和无效有两种表示方式 方式 1 :用字母表示 有效等价类: Y 无效等价类: N 方式 2 :用数字表示 有效等价类: 1 无效等价类: 0 基于判定表的方式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第一步:首先确定条件桩 2. 第二步:确定动作桩 3. 第三步:对条件桩进行组合 4. 第四步:确定条件组合的结果 5. 第五步:根据结果写测试用例 案例:手机通话 条件: 是否欠费:欠费、不欠费 是否开机:开机、关机 第一步:首先确定条件桩 是否欠费 是否开机 这里是有两个条件,那么就是在表格中写入两行内容,每行代表一个条件 第二步:确定动作桩 一共有四种动作,每个条件桩中有 2 个,一共有四个动作 欠费、不欠费 开机、关机 第三步:对条件桩进行组合 将每个条件的每个值都和另外一个条件的每个值进行组合 第四步:确定条件组合的结果 第五步:根据结果写测试用例 思考:条件数量,和测试用例的数量是什么关系 条件越多,得到的测试用例的数量越多 有两个条件的话,得到的测试用例数 2**2 = 4 有三个条件的话,得到的测试用例数 2**3 = 8 有四个条件的话,得到的测试用例数 2**4 = 16 2.5 因果图方法 作为了解的部分 以图形的方式来表示多个不同的条件 / 输入以及对应的最终结果的关系 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适用场景: 有多个输入条件的情况下 概念: 因:条件 果:结果 符号: 结合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需求 第二步:画因果图 第三步: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第四步:结合判定表写测试用例 案例:让用户输入内容,要求输入的第一个字符是数字 5 7 ,第二个字符是字母 如果第一个字符不正确,输出结果 L 如果第二个字符不正确,输出结果 M 如果都正确,输出 Q 绘制因果图 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2.6 正交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是用在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情况 正交法: 本质上是用数学中的数据统计【统计学】中的方法进行测试。 通过正交法可以用少量测试用例来覆盖大多数的测试情况 概念: 因素【 k 】:表示的是输入的条件,每列是一个因素 水平【 m 】:表示的是输入的条件所得到的结果,表格中的每个小格是一个结果 - 恒等,表示当条件成立的时候,结果成立 ; 当条件不成立的时候,结果不成立 ~ 相当于 NOT ,也就是逻辑非,表示当条件成立的时候,结果不成立 ; 当条件不成立的时候,结果成立 v 相当于 OR ,也就是逻辑或,表示当多个条件中,有至少一个条件成立的时候,结果成立 ; 当全部条件都不 成立的时候,结果不成立 ^ 相当于 AND ,也就是逻辑与,表示多个条必须都成立,结果成立 ; 当有任意一个条件不成立的时候,结果不 成立 n :测试用例数 表示正交表的: k 因素 m 水平,例如 5 因素 3 水平 基于正交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 第二步:确定因素和水平【其实就是找有几个输入和几个结果】 第三步:根据因素和水平的数量,确定选择哪个正交表 第四步:将具体的值替换掉正交表中的内容 第五步:根据正交表写测试用例 案例 1 :设置字体属性 字体:仿宋、楷体、微软雅黑 字符样式:粗体、斜体、下划线 颜色:红色、黑色、蓝色 字号: 20 号、 30 号、 40 第一步:需求分析 要测试 4 个内容,也就是有 4 个输入 第二步:确定因素和水平 【其实就是找有几个输入和几个结果】 4 个输入,就是有 4 个条件,也就是有 4 个因素 每个因素都有三种结果,那么就是 3 水平 结论: 4 因素 3 水平 第三步:根据因素和水平的数量,确定选择哪个正交表 第四步:将具体的值替换掉正交表中的内容 字体: 仿宋 (1) 楷体 (2) 微软雅黑 (3) 字符样式:粗体 (1) 斜体 (2) 下划线 (3) 颜色: 红色 (1) 黑色 (2) 蓝色 (3) 字号: 20 (1) 30 (2) 40 (3) 第五步:根据正交表写测试用例 正交表中的每一行,都是一个测试用例 用工具生成正交表 2.7 场景法 又称为流程图法,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测试的条件和输出的结果 概念:模拟用户对软件进行操作的场景 这种方法更合适测试多个模块 适合用在测试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基于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第一步:分析需求 2. 第二步:绘制流程图 3. 第三步:根据流程图写测试用例 流程图中的符号 绘图软件: visio 亿图 案例:电商平台购物流程 购物过程包括 1. 注册 2. 登陆 3. 商品列表 4. 购物车 5. 付款 6. 订单管理 流图图如下 设计测试用例 流程图中的一条先就是一个测试用例 1 - 2 - 3 - 4 - 5 - 5.1 - 6 1 - 2 - 3 - 4 - 5 - 5.2 - 6 1 - 2 - 3 - 4 - 5 - 5.3 - 6 1 - 2 - 2 - 2 1 -2 - 2 - 3 - 4 - 5 - 5.1 - 6 1 -2 - 2 - 2 - 3 - 4 - 5 - 5.1 - 6 2.8 错误推断法 凭借经验来做的 原理就是根据同类型的软件的具有的 bug ,判定这个目标软件也有这个 bug 使用场景: 时间、资源不充足情况才会是使用 使用这种方法,通常都是做初测 2.9 总结 等价类:测试的内容有输入功能,而且输入的内容之间没有关系 边界值:输入的内容有边界,有类型、大小、长度的要求 判定表 / 因果图:有多种输入的内容,而且有多种输出结果 正交法:测试的数据和条件特别多 场景法:整合测试多个功能,需要使用场景法 错误推断法:时间、资源补充足;仅仅需要做初测

本文标签: 概念测试基础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