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8306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T

全媒体时代军事记者增强“四力”探析

—《战略支援报》记者蹲连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程前

摘要:全媒体时代,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军事记者面临的时代课题。本

文结合《战略支援报》记者蹲连实践,探讨军事记者如何转变作风,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

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以期为军事新闻工作者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军事记者;提升

全媒体时代,不断增强脚力、

队,深人一线,才能抓到“活鱼”, 作和生活。走基层怎么样才能走得

眼力、脑力、笔力(以下简称“四

拿出精品。

更深入?记者决定从零起步,学习

力”),是军事记者面临的时代

切实增强脚力,走进基层官

莫尔斯电码。通过与官兵一同艰苦

课题。战略支援报社(以下简称“报

兵内心。当前,官兵价值取向多元,

训练,终于学有所获。此时他也发

社”)2019年9月成立以来,为

思维更加活跃,思考问题深入, 现,学习莫尔斯电码不仅让他了解

增强军事记者“四力”,先后组

这给军事记者确切获知官兵所思

了报务员的酸甜苦辣,同时在不知

织了多批次记者蹲连活动,从报

所想所悟带来一定难度。另外,线

不觉间,官兵们也把记者当成了无

社领导到编辑记者,从现役军官

上交流沟通的方便快捷,疫情影 话不谈的好朋友。

到文职人员,纷纷深人基层蹲连

响下的少见面不聚集等,也给一

切实增强脚力,走进第一现

采访,倾听官兵心声、反映基层

些军事记者仅凭“掌上获取信息、

场。全媒体时代,信息流速之快令

变化,采写出一大批官兵叫好的

室内加工信息”的模式提供了“借

人瞠目。一个新闻事件刚刚发生,

新闻作品。本文结合《战略支援报》

口”。其实,无论官兵思想如何

常常是新闻记者甚至还没赶到现

记者蹲连实践,探讨军事记者如

变化、信息交流渠道如何变化,

,一

些自媒体信息已经开始了传

何转变作风,不断掌握新知识、

军事记者切实增强脚力,走进基

播。面对这一变化,对新闻记者来

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

层官兵内心,永远是获取鲜活新

说,新闻事件发生后难免有这样的

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以期为军

闻的不二法宝。

顾虑:第一现场的第一落点已被

事新闻工作者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这个“走进”,决不只是“走

自媒体抢占,还有必要到现场吗?

提供借鉴参考。

近”,不是仅仅追求“身入”,

其实,军事记者不仅要走到现场,

而是必须做到“心入”。2020年

而且要走进第一现场。这是因为,

―、脚力:脚板底下出

8月,报社一名年轻记者赴某部蹲

作为专业的记者,到达新闻的第

新闻,出好新闻

连采访报务员。按照常理,这名记

一现场后,凭其专业的素养和职

者作为青年官兵的同龄人,应该会

业的敏感,往往能挖掘到自媒体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

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走进官兵的

挖不到的鲜活新闻。如果说自媒

有多少真情。脚力,是记者的基

内心深处,但实际情况却与预想差

体抢的是“先”,军事记者到达

本功,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逻辑

距较大。采访中他发现,官兵们长

第一现场后,则抢的是“鲜”。

起点和实践落点。尤其是在信息

期收报发文,使用莫尔斯电码交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

获取渠道异常便捷的当下,军事

就好像人们日常对话一般。莫尔斯

来。2月中旬,随着军队支援湖北

记者必须不断增强脚力,沉到部

电码已经深度融人官兵的日常工

医疗队驰援湖北抗疫-•线,报社

2021 年第 05 期 | Military Correspondent 15

PEC1AL MANUSCRIPT

本刊特稿

第一时间派出两名记者奔赴武汉,

按照记者蹲连的模式,全程参与到

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之中,全方位

展现他们执行任务的动态和风采。

得益于身处在抗疫一线,两名记者

先后报道了医疗队进驻光谷院区、

接诊首日见闻、首例患者治愈出

院等现场动态新闻,一时间抗疫

一线新闻成为读者阅读报纸的新

期待。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

军事记者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现场,

运用第一手材料,回应网民关切,

是提高新闻传播质效的重要途径,

也给军事记者增强脚力提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

切实增强脚力,持之以恒走

基层。报社成立以来,把持之以

恒走基层作为一条硬指标,不断

强化记者责任意识。2

U

20年春

节期间

,一

名记者赴某部蹲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部高度重

视扶贫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从部队领导和官兵口中了解

到不少好做法、好经验,但总感

到文章内容有余但鲜活不足。尽

管他过去曾到过这个村,但他仍

然坚持赶到村里,到田间地头、

村民家中详细了解情况。老乡们

淳朴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幸福

的笑容,让记者感动不已。很快,

稿件《荒原上走出幸福路》出炉,

通篇从老乡的视角,讲述了乡村

在部队帮扶下发生的喜人变化,

视角独特、引人人胜。类似的情况,

不止发生在一个记者身上。实践证

明,增强脚力,不是一时一事的

“走”,而是需要持之以恒走基层,

走进更多基层官兵内心,走进更

16 军事记者| 2021年第05期

多第一现场,心与受众贴得近些、

再近些。对军事记者来说,这是真

正锤炼脚力的最高要求,决不能只

是狭隘地认为.只要一两次深人

基层就可以了。而是应该深刻认

识到,切实增强脚力,只有曰复

一曰、年复一年,才能走得更稳健,

才不会出现一脚深一脚浅的情况。

二、眼力:以穿透力的

目光让新闻价值最大化

眼力,是军事记者的一种新

闻价值判断力。在新兴媒体飞速

发展的今天,有些人有这样的错

误认识,感到眼力的价值已经弱

化。因为手机、互联网等已经可

以很轻松地实现现场视频直播,

在摄像头无处不在的时代,还真

需要记者的眼力吗?其实恰恰相

反,全媒体时代,眼力是专业记

者为受众提供深度信息服务的独

门绝技。

努力锤炼眼力,做到见微知

著。从事军事新闻采写,重要的

一点就是要抓住新闻事件的亮点。

那种面面俱到、贪大求全的报道,

很难获得读者的认可。这就需要

军事记者努力锤炼眼力,处理好

小与大的关系,增强见微知著的本

领。比如,通过小故事揭示大主题、

小人物反映大情怀,小切口凸显

大纵深。一次,报社一名记者到

某部蹲连采访,在一个周末自由

活动时间,无意中看到战士们拿

着手机围在一起。现在,手机已

经成为青年官兵生活中的必需品,

拿着手机聊天本也司空见惯。但记

者没有放过这个细节,主动走上

前去了解情况。原来战士们正通

过手机链接,参与连队发起的“本

周伙食满意度调查”。记者干是

从这件小事着手,深入挖掘出连

队积极利用手机开展伙食保障满

意度调查、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助力官兵履行民主权利等许多生

动故事,一篇《暖兵心!给指尖

民主点赞》很快成文。稿件刊发后,

在部队引起积极反响。

努力链炼眼力,做到见棱见

角。多年来,我们的军事新闻始

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

主的方针,推出了一大批充满正

能量的典型报道。但这并不意味

着,军事新闻要摒弃抓问题报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

的导向,止面宣传为主并+是不

能抓问题。相反,如果能处理好

正与反的关系,有独到的眼光,

发现部队机体中的问题隐患,通

过舆论的力量对存在的问题予以

关注和解决,这本就是军事记者

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在蹲连活

动中,报社一名记者到某部采访,

发现训练场上有两个深坑。两个

深坑既有碍观瞻,又存在安全隐

患,难道有什么特殊用途?记者

往细里深里探究此事时,大家不

是笑而不语,就是故意避开话题: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为了满足部

队夜间训练需要,该部决定在训

练场上竖两根灯柱,但两个深坑

挖好了,购买灯柱却因为对经费、

招标、审计等的政策理解把握不

到位,一拖再拖。记者很快撰写

出稿件《训练场上的灯,啥时能

亮起来》。文章发表后,有力地

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努力锤炼眼力,做到见所未

见。因职能定位、受众群体、保密

要求等原因,军事新闻与社会新闻

相比,差异较大。除了演习演练、

重大任务、抢险救灾等高光时刻,

部队日常的工作训练,有时会让人

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

觉。对军事记者来说,更需要努力

锤炼眼力,处理好平与奇的关系,

“于寻常中见奇崛”,在大部分人

司空见惯或见所未见之处,发现新

闻线索,挖掘新闻价值。2020年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

式颁布,这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报社正在蹲

连的一名记者发现,对部队许多官

兵来说,这部法典每个人都可以读

到,但是大部分官兵对这部法典没

有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军

事记者运用自身的优长,为官兵进

行系统地解读,以达到见所未见的

效果。记者很快访谈了相关法律专

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与军人紧密相关的见义勇为、军

人婚姻、英烈权益等内容深入对

话,答疑解惑。稿件刊发后,部队

官兵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脑力:为新闻工作

定位定标定向

脑力,在军事记者新闻活动

中,处于神经中枢的地位,其更

多地体现在为新闻工作定位定标

定向的作用。脑力,不仅牵引指

挥着脚力、眼力、笔力,而且决

定着新闻作品思想的厚度。

不断增强脑力,实现舆论引

导理念的升级。脑力是指记者在

本刊特稿

SPECIAL MANUSCRIP

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善于

源头活水,军事记者一定要树立

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军事记者作

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脑中要始

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不仅承担着

终考虑基层官兵所思、所想、所忧、

信息传播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

所盼。“更换新的士官证,每周

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守望者的重任, 四才能统一进行办理,太耽误事

必须坚守军媒姓党的政治灵魂。

了” “结婚报告批复每半个月才

面对一些西方媒体不惜采取虚构、

集中办理一次”……在基层采访

歪曲等各种手段抹黑、丑化、妖

中,面对官兵的“吐槽”,是选

魔化中国,军事记者必须实现从

择过耳不闻还是倾听官兵心声?

信息传播到舆论引导的理念升级,

这些“吐槽”是否蕴藏着新闻价

敢于亮剑、澄清是非、以正视听。

值?这都考验着军事记者的脑力。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脑力的锤炼。

2

U

21年3月23日,报纸在第2版

2021年初,“台独”杂音在西方

刊发的稿件《再见,“集中时间办

敌对势力的撑腰下有所抬头。一

理”》,从官兵的这些“吐槽”开篇,

次,报社一名特约记者来到厦门

追踪报道了某部从简化服务流程、

三岛,这里有一座以战地观光为

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着手,推出

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称

系列举措,取消“集中时间办理”

为“世界之最”的大喇叭就在基

规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做法。

地遥望海峡对岸。记者在实地探

稿件刊出后,官兵十分认可。

访中感到,面对“台独”杂音,

不断增强脑力,实现思辨能

必须像“世界之最”大喇叭一样

力的转化。现在有的军事新闻稿

发出军事记者的时代强音。于是,

件,就事论事多,还停留在较浅

深人采访形成了《播放袓国统一

的层次上面,并没有充分深入到

大业最强音》一稿,在回顾大喇

事物的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

叭历史的同时,充分表达了两岸

规律。军事记者必须不断锤炼脑

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的

力,努力提高思辨能力,实现从

集体意志,不会改变,也不可能

感性到理性、从表象到本质的思

改变的坚定声音。

维能力转化,深人思考、探寻规

不断增强脑力,实现受众观

律、诠释意义,完成从“新闻真

念的转变。互联网思维第一位的

实”到“新闻真相”的过渡。一

就是用户思维,得用户者得天下。

次,报社收到一篇来稿,主要内

全媒体时代,军事记者增强脑力,

容是讲某站用营区广播激发“双

要实现从受众到用户观念的转变,

争”热情。发挥广播的作用,各

解决好自身站位的问题,即“我

部队较为普遍,这样的事很难说

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只有

有什么新闻价值。但一名记者就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军事记者的

这一线索深人采访后发现,该站

脑力活动才能始终行进在正确的

的广播背后有其独特意义。原来,

轨道上。新闻实践反复证明,基

20世纪80年代,该站从旧营区搬

层是新闻的沃土,官兵是新闻的

入新营区。在清除新营区堆积如

2021 年第 05 期 | Military Correspondent 17

PECIA1. MANUSCRIPT

本刊特稿

山的建筑垃圾时,为激励大家工

作热情,他们创造性地把广播开

设到任务一线,跟踪宣传报道好

人好事,从此3()多年来发挥广

播作用从没有间断。在“双争”

活动中,他们继续大力发挥广播

的独特作用,坚持部队战斗的号

角在哪里吹响,营区广播的阵地

就在哪里幵辟。经深入采访,记

者进一步挖掘了许多发挥广播作

用的生动故事,稿件修改完善后,

新闻价值得以凸显。

四、笔力:写就有思想

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笔力是军事记者将新闻采访

活动转化为新闻稿件的关键一环。

军事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的付出,

最终要通过笔力形成新闻作品、

服务广大官兵。锤炼笔力,必须

明确冃标指向,将有思想有温度

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呈现给受众。

只有这样,军事记者才能真情盈

心中,下笔如有神。

反复锤炼笔力,崇尚平实。

美文,通常是对辞藻华丽、修辞

考究文章的一种通称。不可否认,

美文以其隽永唯美的特点,深受

许多人的喜爱。但军事记者在锤

炼笔力时,一定要避免陷入一味

求美的误区。应该说,不同的文体,

承载的功能也各不相同。美文之

美,在特定的文学领域是客观事

实,但决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新闻这••文体有其自身的美学特

质。尤其对于军事新闻作品而言,

符合官兵的审美情趣,才算是真

正的“美文”。对军事记者来说,

18 军事记者| 2021年第05期

锤炼笔力时,文字不是越花哨越

好,而是要“接地气”,要说官兵

听得懂的话,要善用官兵喜闻乐见

的语言。一次,报社一名记者蹲

连时发现,一名士官书记很有特

点,30分钟的党课,没有精美的

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始终结

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用“大白话”

讲“大道理”,朴实生动的表达

赢得了满堂彩。随后,经深入采

访,记者很快写成《“士官书记”,

那道独特风景》一稿,文字表述

同样朴实无华,引用了“干重活

撸不撸袖子,感觉完全不一样”“听

他讲课,就像跟老班长聊天”等

很多战士的话语,读来让人感到

说理通俗易懂、文风朴实亲切。

反复锤炼笔力,崇尚创新。

文似看山不喜平。尤其是新闻这

一文体,求“新”的特质十分鲜明,

这就需要军事记者在撰写稿件时,

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崇尚创新。

由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需要军事

记者的笔力首先要“快”,这是

客观实际。但实践中,有的记者

难免有这样的惯性思维,即碰到

一个新闻事件,为实现快速成文,

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套用之前成

功的范例。看似得益于自己过往的

经验积累,实则这种缺少新意的

新闻作品,受众通常是不买账的。

锤炼笔力,军事记者必须破“旧”

求“新”。一次,报社•名记者在

某大队蹲连时采写了一篇《目击,

150秒雨中急速备航》的现场见闻。

整个新闻事件发生得很快,从备

航铃声响起到备航结束,仅仅150

秒。这样的新闻自然要快写快发。

稿件通常的写法一般是突出“速

度”,但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却

在体现“速度”的同时,更多地

将笔墨着力在官兵的“激情”上,

有千锤百炼的激情、有亲密无间

的亲情、有以苦为乐的豪情……

这篇“速度与激情”有机融合的

新闻稿件,不仅新意盎然,而且

充分展现了部队实战化训练成果

和官兵的精神风貌:

反复锤炼笔力,崇尚融合。

谈到笔力,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

“笔”与“写”联系起来。有时夸

人文章好,也说这个人是个“笔杆

子”。其实,面对新兴媒体的飞速

发展,军事记者的笔力锤炼早已不

是“写”这般单一了。全媒体时代,

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发生后,通

常会在“融媒体厨房”内进行全方

位的深加工,最终新闻作品的呈现

形式,可能会是文字、图片、视频、

VR

H

5等等,多种多样。而所有

这些,都对军事记者锤炼笔力提出

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媒体时代,军

事记者的笔力是-•个广义的概念,

体现的是加工新闻作品的能力。

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提起笔能

写、举起相机能拍、拿起话筒能说、

点击软件能用,十八般武艺综合

运用。2(>21年,为做好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1〇〇周年宣传报道,

报社在记者蹲连活动中,积极鼓

励大家灵活利用各种运“笔”形

式,对新闻价值进行全方位挖掘,

形成融媒体作品,构建全媒体宣

传合力,共同营造部队党史学习

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推动了锤

炼笔力的深入。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

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

本文标签: 记者军事新闻官兵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