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7747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

打车软件市场分析

一、打车软件发展背景

我国一二线大城市中,“打车难”一直困扰着出租车行业,

乘客打不到车、 司机空载,司机和乘客之间存在着信息和资源的高度

不对称。 统一电召平台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司机和乘客的信息不

对称,但经常出现乘客或者司机爽约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随着移

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打车应用将司机和乘客连在一起,

其良好的使用体验吸引用户使用,为司机和乘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乘客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

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

二、打车软件发展历程与现状

2011年底随着摇摇招车的成立,预示着中国手机打车应用市场的

开启。此后,快的打车、 滴滴打车、打车小秘、大黄蜂等数十款移动

打车应用相继出现。2013年随着市场的发展,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逐

渐增多,移动打车行业先是受投资公司青睐,获得大量资金注入,各移

动打车应用之间掀起激烈的用户争夺战,随后,互联网巨头介入,移动

打车变为巨头之间的争夺战,软件覆盖的区域也由一线城市深入到二

三线城市。 2014年,滴滴打车、 快的打车成为移动打车市场的双寡

头,同年Uber入华,在合作方百度以及自身规划下,Uber在中国的发

展速度逐步加快。2015年2月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宣布合并,后改名

为滴滴出行。以滴滴出行和Uber为代表的市场格局也逐渐形成。

一开始使用软件的人很少,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推广费用,来

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各软件厮杀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力的软件被淘汰。

打车软件企业的营销策略可谓是“急功近利,简单粗暴”,打车软件公

司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烧钱”营销模式,大规模的乘车补贴政策,

从每单5元到每单50元不等,补贴大战一直持续。如今虽然市场格局

已变,但是烧钱大战再次上演,主角早已变成滴滴出行、中国优步、神

州专车和易到用车等背后站着BAT和乐视等公司的大玩家。对于他们

而言,何时能在中国市场上盈利还不可预知,但烧钱游戏短期依然看

不到结束的迹象。

三、打车软件市场分类

2006年出现首家专业租车网站以来,在线出行服务行业经历了

“线下重资产+线上服务”向“互联网+共享经济/轻资产重服务”的

转变,同时也实现了PC端向移动端使用场景的转变。 2012年起移动

端车服务模式大量涌现,主流的服务模式从租车、出租车、代驾到拼

车、专车、定制巴士等。逐步形成打车软件内的细分市场。目前每个

细分领域都有典型应用,发展势头良好。

主要类型

综合打车

代表应用 主要特点

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优步 用户与司机进行沟通,提高用户及司机的效率

神舟专车、一号专车、一道

用车

嘀嗒拼车、天天用车、51用

E代驾、爱代驾、微代驾

神舟租车、一嗨租车、PP租

嗒嗒巴士、滴滴巴士、小猪

巴士

专车 可选择车型,用户体验高,效率高,价格略高

拼车 给车主和乘客提供交流平台,只能匹配线路,经济环保

代驾 在应酬、酒后方便及时叫代驾

租车 租车方便,手机下单,并提供代驾等服务

巴士 出行需求相似的通过批巴士出行,实现安全、、舒适、。

四、打车软件用户规模

打车软件累积注册用户从2012年的400万到2013年2160万用

户,增长率高达440%,到2015年,用户乘客数量总计达到3.99亿人。

用户出行需求具有多样性,85.9%的用户会选择使用两种以上的出行

服务。在所有移动端出行服务中,出租车约车、 专车 快车 与拼车在

出行服务中用户覆盖量最高,其中出租车约车用户达到2.5亿,专车

快车 用户达到1.9亿,拼车用户达到1.6亿。移动端出行服务用户中

本文标签: 打车用户软件司机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