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5786

2024年7月15日发(作者:)

早期中西翻译史的异同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

国先秦时代对翻译活动的记载,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上刻着的几种不同文字,《圣经》中有

关巴别塔的传说,都是上古时期不同语言间交际和翻译活动的印记。

将早期中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轨迹及其译学观念的演变过程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很容

易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部分。

一、口译活动多,笔译活动少,口译活动先于笔译活动。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1)文字出现的时间较晚,社会组织发展的水平较低,对

书面文件翻译的需求少。(2)早期交通通讯不便,所以对外交流规模和影响力有限。造成

了笔译活动少于口译活动。(3)统治阶层对外来文化持轻视态度。认为外来文化比本土文

化低一等,盲目自信,固步自封。如《国语》中对“中国”之外的民族轻慢之态溢于言表,

甚至称之为“禽兽”;戎狄来朝贡,正式见面前只有“舌人”来接待,敷衍。(4)最根本的

原因是本国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不对等。经济是基础,意识形态是外交中的重要一环,经济

和政治的不对等,从根本上阻断了两国的文化交流。正如古希腊文明辉煌灿烂,民主社会

自然和谐,自然不会和只崇尚军事的罗马进行文化交流。

二、翻译以归化为主,符合赞助人体系要求。

中国在公元前528年时,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在

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到:“今夕何夕兮,搴舟

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1 / 2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翻译诗歌。

西方在罗马帝国统治希腊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安德罗尼柯。他本是

希腊人,再公元前250年左右,他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文采用的是罗马人熟悉

的撒图尼乌斯诗歌体,翻译方法是尽量使用罗马化的拼写,如将希腊神袛宙斯译成罗马人

熟悉的朱庇特,将希腊文的赫尔墨斯译成罗马人的信使墨丘利,将缪斯换成卡墨拉,等等。

三、早期中西的翻译都丰富了词汇,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之后广泛的笔译活

动打下了基。

同样,早期中西方翻译活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一、时间先后不同,西方的翻译比中国早200多年。中西方迥然各异的地貌特征是造

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中国多山河,阻断了各地的文化交流,相反,西方多平原,交流

沟通便利。

二、世界性与地区性的差异。西方的翻译一般“一语多译”,具有世界性的特征,影响

的范围广。而中国的翻译多是将其他语言翻译成为中文,汉语从中受益,具有一定地区性

特征。

翻译活动的直接起因是语言的隔阂,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期中西方的翻译活

动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着共同之处,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深究这些异同,会让我们

更加了解翻译。

2 / 2

本文标签: 翻译活动罗马文化交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