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5273

2024年7月10日发(作者:)

健康码聚类分析

健康码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诞生的一款现象级产品,它是怎么出现的?它背后的产品

逻辑是什么呢?它是如何设计和实现的?笔者试图从数据产品设计和运营的角度,对健康

码进行一次全面的剖析。全文分上篇和下篇来展开,本文是上篇,将从数据产品角度解读

健康码的定义、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与产品价值。

一、从数据产品角度来认识健康码

健康码可称得上是疫情防控中的“网红”了,当下很多人可能都用过。健康码是由腾

讯和阿里两家公司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下开发的。全国第一张健康码是在2月

7日诞生于杭州的余杭的,仅一周时间,健康码就以星火燎原知识迅速拓展到了全国100

多个城市。截至6月11日,仅腾讯的健康码的访问量就已经累计到260亿次、共覆盖全

国10亿人口、400多个市县、5100多个村庄。毋庸置疑,健康码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码呢?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

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

健康码作为个人的“电子健康证明”,承载着持有人的疫情风险等级信息,疫情风险等级

通常以红、黄、绿三色可视化呈现,即所谓“绿码行、黄码管、红码禁”。

从百度百科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健康码是依赖于数据及其分析处理技术的一款产品,

因此,笔者这里更倾向于用从数据产品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健康码。基于此,笔者给健康

码下的定义是:健康码是指融合了个人申报信息、出行数据、接触信息、就诊数据等基础

上,通过身份识别、数据比对、规则判别等手段,实现个人疫情风险等级的标识和可视化

展现的“电子健康证明”二维码。

二、健康码的产品需求分析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健康码呢?健康码的出现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和痛点呢?笔者

先带大家回想一下,在疫情爆发之初我们所面对的场景:我前几天去过一趟超市,应该不

会中招吧?我们进出小区时,需要反反复复多次在纸条上填写信息,我们还担心病毒会不

会通过纸和笔传染。这是作为C端用户所面对的担心和困扰,由此反推至各级政府在抗击

疫情时所面对的情景就是:居民疫情相关的数据收集主要来自于手工填报,数据收集的速

度慢,时间上有滞后;基于手工填报的数据进行全盘决策时,我们的反应速度和部署赶不

上形势的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得到C端用户和G端政府用户的痛点和需求:

C端用户:

(1)缺乏安全感:我接触过的人是否是安全的?纸条会不会传播病毒?笔会不会被感

染了?

(2)填写很烦人:每次进出都要填写出入证/通行证,很烦人,但又不得不填写;在

小区填写过了,到了单位门口还要填写,太费事了;

(3)纸质码易丢失:纸质通行证携带时容易丢失和损坏,还有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

G端用户:

(1)数据收集慢:手工填报的数据汇总起来比较慢,时效性差;

(2)处理效率低:通过人工的方式汇总和上报数据、查找线索,处理效率低,难以适

应防控形势的要求;

(3)实时防控难:时间就是生命,疫情防控需要同时间赛跑,当前的方式不满足实时

防控的需求;

如何才能化解C端用户的问题,同时也能帮助政府进行疫情防控呢?健康码应运而生,

用电子健康码替代纸质通行证,用一个健康码就能连接普通民众和政府等机构,人在动、

数在算,一码通行,小应用解决大问题。健康码是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来应对疫

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健康码设计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和数据思维

倒推健康码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可以发现,这款产品实际上已经用到了互联网思维

和数据思维。

1、用户思维:健康码作为一个新产品,需要尽可能覆盖到更多的用户群体,照顾到老

年人和不经常用支付宝或微信的人,因此,产品设计一定要简单、安全、易操作,适配各

种手机终端,能让尽可能多的用户用起来。因此,产品应该尽量的轻量化、精简化,二维

码正好能满足简单、安全、轻量、易操作等要求,这是健康码在设计时以用户为中心,从

用户需求出发的体现。

2、流量思维:如何才能让用户很快的接受和使用健康码呢?一方面需要借助政府的力

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现有成熟产品的导流作用。微信和支付宝是当前最重要的两大流

量入口,利用微信和支付宝的导流效应,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用户,借助口碑效应实现用

户规模的快速扩张。“用户在哪里,产品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这里就体现了健康码在设

计和运营时所用到的一种朴素的流量思维。

3、平台思维:所谓平台思维,个人粗浅的理解就是能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实现双边

效应。也就是说,一方面普通民众用健康码能解决出行安全的问题了,大家用起来很方便,

体验都不错,通过口碑传播,更多的C端用户就会加入进来;另一方面,政府、学校、商

场超市等组织通过健康码能有效的管理人口流动、保障防疫安全,能提高疫情监测和防控

效率,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B端、G端用户加入进来。两方面结合起来,更多的C端

用户用起了健康码,就会吸引更多的B端、G端用户用健康码进行疫情防控,反过来,更

多的B端、G端用户要求C端用户出示健康码时,也会让更多的C端用户使用健康码。这

样供给侧和需求侧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平台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健康码的平台思维。

4、整体思维:健康码不仅仅是C端用户的电子凭证,还是G端政府进行疫情防控的

重要工具。作为政府,需要通盘决策、统筹全局,因此,产品的设计和应用需要系统化和

体系化,要站在疫情防控的全局观角度考虑产品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因此,产品设计时应

做到标准化,适配绝大部分应用场景,还要全面满足政府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

等等。健康码在数据融合、功能设计和迭代、全国一盘棋式的运营等方面很好的体现了整

体思维。

5、相关思维:注重相关性而非准确性是大数据思维的一个特点。健康码的颜色及其变

化是大数据综合判断得来的。比如:当A体温超过37.3°时,去做核酸检测发现是阳性了,

此时A的健康码就变成了红色,A的家人及其接触过的同事此时可能是密切接触者或者相

关度较高,后台大数据会判断他们都较高概率感染新冠病毒,因而这些人的健康码都会显

示红色,事实上这些相关度较高的人是不是真的感染病毒了呢?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医学检

查才能确定。另外,健康码的准确性还与当事人数据填报的真实性、电信运营商和卫健委

数据的及时更新等有关系。因此,健康码作为一个数据产品,本身输出的是基于关联性分

析和概率统计的结果,更加注重的是关联性而非准确性。健康码虽然不是100%准确,但

能提高全社会整体防疫效率,还是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全民应用。

6、跨界思维:健康码在实现时依赖于多种不同领域数据的交叉融合,比如:电信运营

商的数据、公安系统的数据、卫健委的数据等等,这些数据需要实现跨界融合才能共同释

放出价值。做好健康码这款产品不仅需要数据的跨界应用,还需要在B端、G端用户在实

际场景中突破边界,实现互通互认。

四、健康码的功能设计

通过对腾讯和支付宝两家公司的健康码产品的解析,虽然各地健康码功能设计、功能

开发顺序上有所不同,但仍可归纳出健康码设计时考虑的共同的功能点:

(1)实名认证:支持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手动输入身份信息等方式实现实

名制认证

(2)一人一码:核验用户的认证信息,一个用户在系统有且仅有一张有效健康码,解

决用户在系统中有多个码的问题

(3)家属绑定:照顾特殊人群的出行问题和用码障碍,支持用户为其他人申请健康码,

可绑定家属健康码,解决孤寡老人、小孩、无手机人群的健康码问题

(4)健康上报:支持个人自己填报健康相关信息,生成二维码后上报至指定机构

(5)健康自查:支持个人自己填报健康相关信息,查询自己的健康状态

(6)社区通行申请:支持社区亮码和扫码通行,解决社区快速通行问题,避免人群聚

(7)发热门诊查询:支持按地区、距离查询发热门诊的医院及其联系方式

(8)口罩预约购买:支持在线登记个人信息和预约购买口罩

(9)疫情线索上报:支持在线上传疫情相关的线索

(10)核酸检测预约与查询:支持在线预约核酸检测和查询检测结果

(11)同乘查询:支持查询本人是否与确诊或疑似病例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

五、健康码的产品价值

健康码的产品价值主要从政府、个人两个方面来分析:

1、对政府的价值: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扩散;有利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实时监

测管理,降低基层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助

力复工复学和复产

2、对民众的价值:减少了“表格抗疫”,一次填报,一码通用;提升了民众出行的便

利性和安全性;便于民众掌握健康信息,提升了安全感

其实,健康码更大的价值是有助于利用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和数字化城市建设。通过

健康码的产品开发与运营,让我们看到政府和科技公司联手进行社会治理的模式是可行的,

实现数据的跨界融合是可以做到的。大数据技术能在推进数字政务、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此次健康码推广为契机,防疫地图、线上问诊等疫情服务及电子医保、

线上办事等政务服务能够集合成一个小程序入口,共同发力,推动了“指尖办事”的数字

化进程,加速了数据化城市的建设步伐。

总之,健康码以其移动化、无纸化、可追溯等特性,为疫情中企业运营、社会服务、

个人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健康码也有效提升了社会化治理水平,也为数字化、

流动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实践经验,为后续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创

造了新的契机。

本文标签: 数据用户疫情产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