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w 字,给程序员的职场第一课(上篇)

编程知识 更新时间:2023-04-05 14:45:58

本文适合正处在大学阶段,准备毕业以及已经毕业的朋友,对于职场选择,成长方向感兴趣的相关人士。

学完此课程,你能够明白你的学习方向,技巧,以及提前知道职场需要怎么突围,成长,提升,为自己突围职场,制定自己的计划。

同时,文章里面给出了一些我的职场经历,希望能够让大家对程序员这个圈子有所深入理解。总计 30 讲,这一篇是上篇,目录清单:

前言:关于职场,你需要不断拼搏

  1. 大学最重要的 8 件事
  2. 大公司还是大城市该怎么选择?
  3. 这 6 个学生思维,进入职场必须摒除掉
  4. 低学历的人该怎么破局,给你三个方法
  5. 写好简历,务实外只需把握这 4 点
  6. 初入职场的人,给你 7 个方向突围7 插曲:我的大学时期二三事8 一个工具,帮你分析适合的工作

前言:关于职场,你需要不断拼搏

大家好,我是明哥。十年码农,当前自由职业。我在选择一家公司的时候,会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舒适度,特别是价值观。我不喜欢公司的价值观强行附加到我个人身上,我喜欢自由一些,能够在工作之外,还有自己的其他尝试。

我选择技术领域,在大学时期就已经确定了下来。我的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在大二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个没有匹配的求职工作,于是开始自学计算机,为自己毕业求职做准备。

那时候基本上可以说废寝忘食,除了找网络上的资料,还有就是报了一个嵌入式的培训班。大学时光记忆最深的一本书就是《操作系统》,这本书在我学习嵌入式开发的时候,就一直没有放下。它帮我建立了完整的架构认知,让我对于程序的运作,以及怎么描述一个具体事物,计算机底层怎么执行。这些知识连贯起来,最终让我在同一时期毕业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优势是什么?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你只需要跑赢周边人,你就会出众

当我回顾这些年做的事情时候,发觉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就是我面对职场越来越从容。当你掌控能力越大,你对一些事情就会看得清淡。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埋怨加班,实际是我们无力挣脱的表现。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不去提升自身本领,却只是逞口舌之欲,不去行动。

我在 16 年开通了公众号,改了几次名字,现在维护着两个公号: 「明哥的江湖」和「明哥说职场」。「明哥的江湖」之前是持续输出安卓相关技术内容,现在聚焦在商业思维,赚钱项目上面。「明哥说职场」输出一些职场感悟,助力职场迷茫的大伙,能够快速的成长。

因为输出了一系列职场相关话题,问我问题的朋友也就多了起来,在给每个人进行辅导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很多我习以为常的做法,竟然很多人还不知道。于是想着整理成一个系列,帮助到更多的人。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我,很羡慕我,说看着我公号内容的质量很好,从朋友圈看我做了很多事情,都还不错,说他自己很迷茫,该怎么办?我给他说我做这件事情,坚持了几年,在没有多少收入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持续的创作,你能吗?

他一时语噎,不知该怎么回答。我想说的是,不能只看到他人的最终成绩,忽略掉他付出的努力。还有朋友问我,你写文的风格很有趣,很有个人魅力,问我怎么快速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说没别的,我写作坚持了 17 年,你能做到也可以的。对方仓皇而逃。

在大家的问题里面,我看到最多的就是,想占时间的便宜,于是市面上的速成书籍好多,什么 7 天搞定 Python,什么 30 天打造爆款。我对这类书无感,因为这类书籍主要教你一些皮毛的术,它只会让你误入歧途,你看到那么容易,才误入其中。就像郭德纲说的,每个人会讲话,就以为自己能说相声一样。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相声真得很难。你要问我怎么这么笃定,因为我尝试过,在公司年会自己编了一个相声,和同事一起演绎了下。效果有,但你要说爆款,那真得很难,因为相互的默契配合,语调,神态,以及手势都是要高度的匹配,并且还要自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知道大家在进入职场之后,是否好保持着学习的状态?这里的学习是除了职场必要技能之外,是否还能捧一本书,或者是听听语音课程,做做笔记,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当我们步入 30 岁的时候,你除了工作外,时间大多都会投入到家庭,房子或者孩子上面,时间变成了稀缺。

这时候你是否会因为没有时间,给自己的进步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我听到同事说自己没有时间,自己却又想赚钱补贴家用,我想说你这个想法要不得,没有时间只是因为你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配合你自己的时间而已。

听到太多关于职场焦虑的话题,我只能说我比较幸运,在很早的时间节点上感受到了焦虑。我想在这里讲出这个故事,让你看到真实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 15 年三月的某天下午,我打球时没注意脚下,被地面绊倒脚踝受伤。第二天疼痛难忍,于是去了医院,医生建议休息两周。

于是在出租屋休息了两周,当时觉得很惬意,一天看看书,综艺,日子别提多爽了。然而到两周后,脚伤依旧没好,公司喊我去上班,我问了医生说注意下,上班没事。

这话的潜台词是,不注意就会出事。于是我的脚踝再次受伤,红肿疼痛。不得不再次休息,这次休息就出现了焦虑,越焦虑越不见好转。于是再呆了一个月之后,脚不疼了,就又逞强去上班。每天虽然不怎么走路,但办公时候还是要不停的跑。由于不停的反复,我突然心情黯然,不敢再逞强,申请了长假,在家养伤。

这一养就是一年半。

现实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公司不会一直给你补助,于是半年后我的收入归零,在一年后我的存款归零。而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在公司做的都是配合工作,也就是不是独立的项目,市面没有这类需求。而我之前也做一些项目,一个是太小没有多钱,再一个那时候已经开始正规,很多公司不跟个人合作。最终勉强找到合作公司,对方一看你是个人,还是全职,还会压价,于是性价比超低。

这段时间我开始复盘自己的职场生涯,突然间有一个疑问冒了出来,就是公司与你是签的合同,是有期限和约束的,当你没有贡献的时候,公司就会想办法止损。很多人会说,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不,这个观点很多工作多年的人都没有搞清楚,把公司的愿景和自己的愿景进行了混淆。在职场要期待美好,但也要保持理性

我们在职场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相对」核心优势,不能沦为可替代的那群人。职场看似一派和谐,其实也是暗流涌动。当你没有看到的时候,只能说你处在的团队整体都在被时代抛弃。如果你长期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也就是你停止了学习,你要警惕,不能大意。因为当你几年后发现自己没有成长,没有沉淀,总是担心自己失业,从而开始安分守己,加班加点生怕领导或者公司拿你开刀。

当你到了这个阶段,想要突围出来就变得很困难了。因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的心态会破坏你学习的质量。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同时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在上班之后,我还是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虽然书籍从小说,换到了职场,技术,商业,运营,经济学,但求知的热情未减。

没有所谓永远的安逸,竞争压力一直都有。你只要在踏步,那么别人赶超你就只是时间问题。很多人工作了十年,说起来只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你问他怎么不换换工作,他说他怕面试不过。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样,因为没有更多的能力,而自己的薪资又比较高,要出去面试竞争不过新人,而自己当前的这个薪资又不甘心,于是就这样拧巴着。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薪资在一个阶段后,公司就停止给他们涨薪了。因为他们跳不走,而且会很拼命的干活。

有时候我在跟朋友聊天,听他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学习一些,而不是一天吃吃喝喝浪费了时间。我只告诉了他一句话,后悔没用,只是牢骚而已,负能量只会让自己更加无措,你要去想既然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为什么现在不开始行动呢?

行动,行动,行动。否则一切都是抓瞎。

去年在 GitChat 完成了《如何依靠副业赚钱,应对人到中年的职场危机》《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优势》两个关于提升能力,竞争优势和副业赚钱的课程,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于是今年想继续输出一些内容,把职场相关的话题展开,给大家剖析职场的晋升路线,让大家在职场的成长里面,能够少绕一些弯路。而关于为什么我可以讲这些呢?简单说几个事情就可以了。十年我在三家公司任职,都在短时间获得了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的荣誉,薪资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求职的过程中,有过一天面试 6 家公司,100%的面试通过率。从业十年,面试过 200 多位求职者,对于求职者常犯的一些错误,都比较熟悉。

不知道大家做事喜欢怎么处理?是先实战还是先理论。我自身的经验总结是,先理论,但不是深挖理论,而是知道整个框架,就是自己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就开始实战,在实战的过程里不断纠错,最终到达目标。

很多人总是等着准备好,可是哪有哪么多准备好。只有自己真正行动起来,其实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产品开发有个理论叫做 MVP ,也就是最小化可行产品,我们做事也是需要先做出东西,再想着优化,且不敢想着万事具备之后才去行动。

当咨询我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不断的重复,我便有了开一个星球的打算,来输出职场的一些知识。

最后想跟大家说下这个星球的计划:

① 星球会用理论和经验穿插着来进行,避免理论的枯燥,让大家能够快速感知,形成认识,认识到一些职场技能并应用起来。

② 星球主要围绕着该如何提前布局,职场的一些通用技能,以及职场该如何晋升,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 职场不受限,我对职场的看法就是它是我的工作,我要依靠它积累原始财富,而职场不是重点,生活才是。要想做到生活自由,从容,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这努力之前,你需要找到方向。

④ 星球会不定期的做一些周边产品,每周对星球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汇总,现金奖励或者是赠送职场书籍。

⑤ 星球鼓励大家多多提问,优质提问一样可以获得额外奖励。同时所有星球人员,在邀请好友进来的时候,可以领到专属优惠券,同时每邀请一位朋友,都有返利。

相信这个职场进阶训练营能够帮助到大家,也期待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保持思考,交流与分享心得。在这个星球,我负责来搞定职场该如何成长,你只负责落地,全力拼搏即可。

我是明哥,我已准备就绪,在职场奋斗的这条路上,只等你来!

1. 大学最重要的 8 件事

这一章节先来说说大学时期,因为大学期间如果荒废了,职场上就会显得吃力很多。

简单说下理由,因为大学期间时间充足,这个时候学习系统性的知识是再好不过的。因为可以重复消化,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一周,或者是一个月时间,专攻某个领域,比如操作系统,比如数据库,或者是算法。

而如果你进入职场之后,你的时间会被工作占据,这个时候你没有了大片完整的时间,加上刚入职,工作的事情本身就多,精力就不会很集中,所谓的顾此失彼。时间总是在悄然流逝,只有当我们突然发觉时间不够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

在上班之后,再想着学习别的知识,那基本上很困难了。在职场初期,你的主要的精力都会放在工作上,如果这个时候你说这份工作不满意,想着新学个知识,那基本上不怎么现实,因为你有了选择的成本。试想一下,你大学时期那么多时间都不会充分利用,上班了却发奋图强说自己要挤出时间学习,一般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于是,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做好准备,以便在毕业工作的时候,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进入节奏,保持充足的时间。当你能够很快的适应了工作,那么你这个时候再去学习,比如职场进阶,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或者是想着多看一些商业书籍,培养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则能够很好的兼顾起来。那么大学时期应该做哪些事情呢?这一节我们详细说说这个事情。

在职场的前几年,我没有感知,只知道我确实学习比别人快,于是公司就将新的系统移植工作交给我,新的需求分配到我这里。同事有时候也会问,为什么公司交给大家的活,你能够快速上手,还能够深入到系统机制,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当时只知道这或许是我喜欢这个工作,喜欢钻研代码,于是比大家能够适应的更快。我没觉得这个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随着工作继续进展,我突然意识到这方面好像不是说喜欢,兴趣,而是另一个原因:自学能力是大学时期需要锻炼出来的技能,如果大学没有掌握这个本领,进入职场就会比同龄人慢很多。

记得在大二的时候,因为数字电路成绩优异,当时课程上会学习面包板,做状态机,与或非逻辑运算,毫不吃力。于是就在思考这个数字电路最终能找什么工作呢?

这个时候也学习了 C 语言,于是两者结合,我就选择了编程这个领域。C 编程和数字电路最好的结合,就是单片机。这时候还有个技术,就是 ARM 嵌入式编程,而我刚开始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个,主要是因为这个门槛较高,我需要先学单片机过渡。

看到这里你是否发现,这里面已经有了拆解目标的技巧,当 ARM 是目标的时候,因为直接学这个,跨度有些大,于是我选择了单片机,先把这个搞清楚,再到 ARM 嵌入式编程。

那段时间,每周会去一次图书馆,借的都是 C51 单片机编程书籍,然后在宿舍啃它,遇到不会的,继续啃,看网上的课程,郭天祥的视频。当时因为对地址这个无法理解,在网上论坛求助,想寻求帮助。

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教授,是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他给我留下了一个邮箱,让我有问题就可以发邮箱问他,于是我就在 163 邮箱上不断的提问,他也耐心的帮我解答。有时候还能收到他的电子书,一问才知道他在准备写书,而我能有幸看到原版。

这里我想说的是,当你决定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阻碍就不是问题,你会想方设法的去解决。我当时没有想过工作会做什么,只是意识到计算机是我的一个出路,因为我比较内向「现在已经属于外向性格了,随后会说这个故事」,而这个跟计算机打交道,应该不会太需要沟通。

在暑假寒假背着一书包书回家,就这样硬把 C51 技术啃了下来,搞定了中断上下文,以及地址偏移,ROM 和 RAM,堆栈这些。于是要开始进入 ARM 嵌入式学习了。

ARM 相比 C51 来说,系统会复杂很多。而我一时间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候计算机专业那边老师开了一个培训课,而我们专业正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代课老师也是这个培训课的老师。

于是我便报名进入了这个班,也是这个班让我能够对 ARM 很快的建立起概念,这时候也引入了一个算是受益无穷的内容,它就是操作系统。

当我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才发现那时候其实自己已经有了一套方法,来处理遇见的问题。当我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进行的时候,付费进行培训,快速形成体系化,就是我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向优秀的人,或者是向专业的人请教

这个课程学习了有一年时间,我将 ARM 板子烧录,开发,以及μC/OS-II 操作系统学了个大概。但是对于操作系统,还是一头雾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个,里面的 TASK ,调度,信号,都具体是什么。于是我剩下的一年多时间,就一直在学习操作系统。

我隐约感觉到,这个东西应该是重中之重,不能忽视。于是舍友就看到我那段时间,基本就是捧着一本《操作系统》的书籍,那本书里面主要是不厌其烦的给你讲理论知识,而我就是缺的这个,我特意搜了下这本书,找到了它的书单 ISBN:9787111163787。这本书跟我有感情 ,毕竟陪了我大概两年时间。

如果现在让我推荐书籍,我会推荐《现代操作系统》这本书,希望正在大学时期的你,准备进入计算机领域的工作,这本书我建议多看看。

而如果不是做这个行业的呢?看了上面我的故事,希望你能够看到,我是如何从自身优势出发,进行分析,然后找了一个方向,不断地学习,靠近这个目标。这个总结起来是什么呢?

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不知不觉间已经掌握了它。话说回来,在大学时期,也错过了一些事情,就是没有将学业当回事,挂了几门课,成绩也不是优异,四级毕业也没有过。

这个给我带来的问题就是,我错过了一些我很中意的公司,虽然技术完全匹配,但是就是成绩不理想,面试的公司会觉得你的学习能力不够,它们想要的不是你技术有多牛,因为技术牛人很多。它们看中你的学校表现,也就是成绩,成绩好坏能做一个基础判定,成绩优异的人肯定比成绩差的人好一些,这个结论显而易见

而你如果成绩不行,那么怎么能证明你技术牛呢?一个连自己专业都没搞定的人,面试官是不可能相信你能够胜任工作的。相信这个问题你是没法回答的,只要面试官问到你自己学习能力强,为什么成绩却一般?

于是,我给大学时候的朋友一些建议,第一条就是学业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在你就业选择公司的时候,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你有可能因为成绩问题,而错过了就职大公司的最佳时机。校园招聘的门槛很低,这个是一个人进入大公司的最好的机会,所以抓住这个机会就非常关键。

在学业搞定之外,还要有方向,并且自己能够保持学习力,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到怎么去解决。也能够知道,自己学的这个技术,到底会有什么用呢?

我学操作系统的时候,收获除了本身的知识之外,就是我知道了该如何解决一个自己不懂的知识,以及如何学习一门新的知识,学课。这个技能,在我进入职场之后,便很快的发挥了作用。

我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专门找了自以为不需要沟通的计算机行业,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行业也是需要沟通的,并且大多数程序员都不善言谈,如果你能言善辩,是不是就是稀缺了?稀缺就是价值。关于如何从内向变成外向,后面会分享出来。

这个沟通能力,我在大学的时候没有重视,也是因为这个我在职场中没有话语权,错失了一些机会,一些本该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就因为自己不能参与而错过去了。

所以我这里下一个建议就是,加入社团,多多跟人打交道,能够给你职场左右逢源,让你的职场更顺畅一些。你能够在社团多接触不同的人,慢慢就能够察言观色,进入职场就能听懂领导的弦外之音,这就是优势。

我在大学的时候,业余时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剩下的就交给了各类书籍,我喜欢看书,觉得书是一个可以看到大千世界,以及感受小说主人公的生活,烦恼,看书是最低成本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图书馆就是免费的资源,在大学时期时间充裕的时候,培养起来阅读习惯很重要。阅读是一件短期看不到效果,但是长期却能产生巨大能量的事情。

很多朋友问我怎么涉及了那么多领域,还都能够看到本质,比如商业,产品,运营,我想说的是,一切都是先从书籍来的,我在工作后还是保持高频率的阅读,已经成为了习惯。当你从书中学到了理论,剩下的就是遇见具体的事情,进行运用。也就是先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而这个就是读书的好处。

大学时期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去找对象,而没有找对象的,我建议在大学时期抓紧找一个,原因也很简单。大学过后,进入职场后,一旦进入社会,找对象就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因为物质的标准就会出来,挡在你们中间。但是在大学时期,喜欢一个人还是很纯粹,找对象考量的也主要是感觉,就是掏心窝的喜欢,这个很难得,也很珍贵。

在工作之前,有一件事要做个提醒,就是要有理财的概念。记得我在工作的第一年,都是月光族,觉得赚的钱就是要花光,那时候对钱没有认知,不知道存钱的意识。等到几年后买房,问题突然就出现了。因为自己胡乱挥霍,没有存款。

这个就导致我买房的时候,向家里要了一些付了首付。这件事情发生后,我才意识到要存钱了,不要等到真的急需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囊中羞涩。

于是在大学时期,要学一下关于理财的知识,至少懂得什么叫做购买力,通货膨胀,基金,股票的运作方式。这个主要是让你形成良性的金钱观,它能够让你更妥善的处理赚的钱,也能够让你知道怎么通过钱生钱,不至于自己存了一大笔钱,却因为贬值的原因,把利息整个吞噬。

最后,总结下给大学生的几个建议:

① 学业非常重要② 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③ 加入社团,融入集体④ 多读书⑤ 长线布局⑥ 懂得理财的概念⑦ 找对象⑧ 找个实习工作

2.大公司还是大城市该怎么选择?

我们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公司,以及是否该去大城市。如果要我粗略的给出结论,就是在你认为都可以的时候,就争取在大城市的大公司,具体为什么,这一节来说说这个事情。

记得我回到老家,从网上买了一件东西,一般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到,而且不给你送到家,而是放在快递公司,你需要骑车跑个半小时才能取回来。但是在大城市,快递能做到当天到,并且会配送到你小区的派件出,你回到家顺便一取就可以,非常方便。

还有一次,在西安吃了一家不错的烤串,想着给家里买一些,从网上下单,发现老家那边不送。像需要时效的,比如冰淇淋,或者是海鲜,都是只支持同城,一二线城市,如果再下沉三四线,很多商家就不选择配送,因为会延期到达,破坏了食物新鲜度。

这个叫做什么呢?叫做城市优势,资源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因为在这些城市的投入成本,会有很好的效益,如果投放在三四线,就很难赚到钱。像家里那边没有必胜客,肯德基,我之前还说这个是个机会,开一个必然火爆。但是当我打听之后才知道,人家调研过,因为城市流动人口数不够,不值得投资。

你在一个城市,会享受到城市的基础设施福利,比如交通,物流,更直接的就是教育。大城市就如同名校一样,会形成资源聚集效应,商人重利,所以愿意投入那些人流密集,并且又高消费,高端人群。大城市便捷的交易体系,会加速商业的变现速度,商业能够快速流转,节省了时间就会给商家更快的调整,以及更大的利润回报。

想想老家,过年去村子超市买瓶水,还是半年前的存货?我问老板咋不丢了,这都快坏了。老板说没办法,村子就这点人,一年卖不出去多少,因为卖不动,所以厂家也不会给你低的价格,你又因为没有人流量,导致货物积压。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销量,只赚了一点利润而已。

我们想一下,火车站,飞机候车室,以及高档酒店,为什么一瓶水能够卖那么贵?因为在不同的场景里面,场景会给它带来溢价。我们选择城市,就是选择这个,我们就如同一瓶水,放在哪个城市,会决定你的价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建议你在没有什么限制的时候,优先考虑大城市。

大城市的开销比小城市的大,但是我们的待遇其实也比小城市好。如果去看你的生活质量以及自己的存款,你会发现还是比小城市好很多。大城市给了你更多的机会,让你能够找到更好的资源,圈子,为你个人的发展提供助力。

选择大城市的逻辑听完了,我们说下关于大公司,大公司相比小公司,好在哪里?

① 有钱,福利好② 有市场竞争优势③ 有晋升渠道④ 愿意培养员工⑤ 人脉资本

我们国内提到清华北大毕业,基本都会竖拇指大加赞赏,为甚?因为学校就是招牌。大公司,BAT,现在的 TMD 也后来居上。这些公司出来的员工,挂个前 XX 公司员工,都会收到各个小公司的橄榄枝,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是有本事,有实力,能在这些平台下工作过,肯定不是怂包。这个就是平台帮你证实了,就像微软员工,你一听就知道不会太差,Google,Facebook 员工一样,就会收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好的待遇。

你看市面上的课程,都是挂一个 XX 公司的老总,总监之类的,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对他有个很快的水平判定,你会做一个简单判定。一般大家要说都是因为这个岗位,这个公司是大家熟知的,并且认可的。这样子你的宣传就能很好的进行传播,这就是大公司带给你的益处。

当然大公司也有它的一些问题,比如:

① 流程繁琐② 螺丝钉③ 没有广度

一般大公司的流程会比较多,制度也会比较严,没有小公司的自由度。大公司会将你放在一个细小的环节里面,你每天就是将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好,更多的信息不需要了解,属于最终执行者。

这样子长期下来,你就变成专才,这个方向有深度,但是对于整体把握不够准确,对于公司的盈利状况,优势这些不清晰。于是,在自己岗位螺丝钉做久之后,要学会全局思考,通盘思维,把技术当做一个武器,怎么利用好它,为自己更好的赚钱,变现。

当我们做技术的时候,进入职场在大公司比小公司好。因为大公司会给你很多资源,内部培训,以及专业的技术学习,它会让你沉浸下来去学习,研究一个领域。小公司就不会,小公司会让你身兼数职,并且不会给你机会学习新的知识,都是要用哪个,让你快速上手完成项目。

对于代码质量不会太关注,小公司的技术迭代很快,因为不像大公司有自己的产品,小公司一般都是大公司的附属,为了配合大公司的产品,完成其中的一块内容。而这类工作会因为甲方的变更,你不得不学习新的语言,技能,来快速跟上甲方的节奏。

记得上一家公司,我本职做的系统开发,但是还要兼顾系统脚本的维护,不能专心在一个领域,系统开发也是根据公司当前任务,不断调整,从锁屏,到分屏,到性能优化,你还没深入研究透,就又让你做别的模块了。这个对于做技术的来讲,会是致命的。也就是样样懂,但是都稀松平常,这个工作几年之后,没有值钱的地方,会渐渐被市场淘汰。所以你需要意识到这点,在业余时间投入时间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从你自己交往的人群,就能看到你的地位。如果你去了 BAT,你的朋友圈就都是这些同事,那么因为他们都算精英,这样子职场合作了几年,有人就会创业,或者是折腾别的副业,你跟他们交流,就能很便捷的耳濡目染,因为这些人都是精英,根据吸引力法则,他们认识的人也会比较高端。这就给你后续创业带来了很好的咨询顾问,或者是快速找到一些行业的精英,进行合作。

至少,这些人都会比较有钱,你资金周转不开时,他们就是很好的银行。一定要记住,资源就是要用的,但是也要让自己有价值,否则你聚集的朋友,会在你消耗多次后,消失在你的圈子。跟对人,找对圈子,你有利用价值,那么你离成功就近在咫尺

以上就是我要表达的,大公司和大城市为什么非常重要。但是有人就会说,好的谁不想要,可是自己还有别的考虑,比如家庭,比如爱情,比如气候,这时候的选择就不是简单的大公司和大城市,而是多个组合的博弈,于是我说下这个时候,该怎么解决:

我们将需要考虑的因素,用权重计算公式来展开计算。这里我们来用一个简单方式来决定是否要去大公司。

我们把自己考虑公司的维度,简单列为 薪资,晋升,加班,个人时间,并给每一项设置权重,(0~10 分),然后再给大公司和小公司在每一个上打分(0~10 分)分值越高代表越想去。

于是,我这边的计算结果如下:(每一项的权重*公司的分数累积求和)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来,分值差别不大,但是从每一项就可以看出,我的倾向,加班少时间自由,薪资也想要更多一些,晋升的想法不突出。

因为大公司的加班会比较严重,我当时考虑想轻松一些,所以没去选择大公司。我又想要赚更多的收入,于是小公司的个人时间很多,我将这个时间用来进行自媒体创作当中,在这条线路上来增加第二收入,从而满足自己的收入需求。

当你做出来的分数差别不大的时候,就选择你某一项分值差别很大的那个,那个是你最纠结的,从这个来突破,找到如何兼顾,把另一个的优点,想办法在选择后,有一条可行的路线到达。

希望这个方法能够让你在纠结的时候,带来一个梳理过程,最终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你要长期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它会帮助你找到关键因子,让你再遇见别的选择的时候,能够抓住自己的核心诉求,不至于被别的因素干扰。

这个方法,对于选择困难症来说是个很好的工具。希望这个文章能够让你深入思考,最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这 6 个学生思维,进入职场必须摒除掉

学生时期,保持的一些好习惯,在进入职场的时候,有时却给你造成困惑。我在工作的过程里,也踩到了一些坑,这一节想详细说说这个学生思维。

那时是毕业后的第一年,进入工作岗位,领导分配给别人的活,但是别人不去做,想转给我。领导也同意了,于是活就直接到我手里了。可是问题是,我手里还有一堆活,而对方推了这个活就是闲着的。

但是领导却把活给了我,并没有说对方的不是。当我把活快做完的时候,对方却跑来问我要代码,帮我分担。我说这样不对吧?并且找领导理论。领导却让我交给对方,也就是我白白帮他干了一些事,最后完成了,他在汇报当中只是感谢我的协助,而实际整个都是我开发的。

于是,我就在邮件中群回了,直接质问对方,明明是我做的,为什么要这么一笔带过,把功劳全部给到自己?领导的上级也在邮件列表中,于是领导受到了批评,管理无能,扣除了他的当月绩效。在那天晚上,我留下来加班,准备起身走的时候,领导从后面喊了下我,让我跟他聊下。

正好我有一肚子气要出,于是我就来到他的办公桌前,他也看到了我的情绪,让我先坐下。我质问他:明明这个事情是我做的,他什么都没干,为什么不去纠正?

领导等了一会,看我情绪稳定了下来,说:大家都知道是你做的,但是他已经发了,那么大领导就看见了。大领导不关注谁做的,只关注结果。于是纠正是不是他做的,在邮件中是没有意义的。

而我知道实际是你做的,这点是不需要质疑的。你可以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但是实际中当考核涨薪的时候,这边还是会优先考虑你的,而不是他。这个说的倒是,我一想也对。也就是表面的对错是没有必要去争的,实际中领导都看在眼里,最重要的是要让你直接领导知道你的付出,这点非常重要。

职场没有什么必然的对与错,只有是否对公司有利,如果你每件事情都争论个对错,那么职场必然混得很差。我们学习的时候需要严谨,但是职场上不是这样,需要情商,需要分清主次。

在第二年的时候,需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维护一条新的客户线,领导找我聊天,问我是否愿意做管理,接下这个活。我想了下,给拒绝了。我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没有经验,怕自己做砸。领导找了几次,我都是觉得我没有准备好,自己有可能没法胜任,于是果断拒绝了。

自己后来还想着自己多明智,看新的部门天天加班,累成狗了。但是有件事情我忽略了,就是机会成本。其实我们工作之后,很多事都是之前没有遇见过的,比如多人跨部门配合工作,沟通汇报,没有基础就直接要接新的开发任务。

我们最后都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为什么对于管理层这个新的任务,就选择了退缩?职场没有什么准备好了,都是边学习边成长,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己

错过这个管理的机会,会一连串的错过太多东西,比如后续的加薪,管理岗是有岗位工资的。更加严重的是,后续你没有进入管理层,很多会议你就没有话语权,于是你会在技术岗位,普通岗位上长期奋斗,除非又出现新的机会,并且你能提前争取,否则你只能在当前位置继续奉献。

如果你后续又想明白了,之前是领导找你,现在你找他要升职,他就有拒绝的可能。所谓职场遵循二八法则,也就是 20%的人赚着 80%的利润,而 80%的人都会是最底层的执行人员,可替代性很大。

职场不相信眼泪,不要去诉说自己的不易。记得工作第一年,领导给的一个任务,我做了一个月,最终还是没有做出来,领导最后问我状况,我说了一堆自己怎么解决的,怎么咨询,上网查询的,但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实现方法。

我期待着领导能说一个辛苦了,却没有等到,等到的只是,你为什么不早提出来,遇见问题不要一个人死扛。我以为你都做完了,这一问才知道啥进展都没,这周加班把这个任务进度赶下。

我当时眼泪都在打转,差点就掉了下来,我辛苦一个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领导这么说我确实没法接受。我认为只要努力了,就应该受到表扬,但实际中领导只看结果,没有结果的辛苦,没有实际意义。

公司是考虑实际效益的,不是慈善机构。于是我们需要提前看清楚这点,不要陷得太深,最终还以为公司无情,却不知道这本来就是这样,只是自己不知道。

我们在学校,是会追求完美的,总是想着这次考试要考个满分,不能有任何瑕疵,要做到尽善尽美。但是职场上,并不是要达到完美,而是需要考虑更多,比如效率,比如成本。我们都知道 RAM 大了,手机跑起来更流程,CPU 核数越多,性能越好,但是它同样带来了成本的提升,而这个有可能会使得用户的购买欲望降低,影响公司的盈利。

于是我们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会有几个考虑,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当前最快的替代策略是什么,要做到合适,而不是完美。记得当时要实现一个功能,客户想看效果,我这边开发完了,一直等到 UI 设计完界面,才提供给客户,而客户同时已经从别的方案上那边看到了演示效果,最后没跟我们合作。

领导后来找我说,客户的诉求不是要完美的应用,而只是看下我们是否能满足他的要求,比如添加屏兼容,你用原始控件,即使有一些 Bug,也是没问题的。他不关注多美观,他只想看看功能性实现,而你却一拖再拖,客户以为我们没有重视他 ,导致项目被别的公司截掉。

我这时才知道,客户的诉求很关键,不要去做那个所谓的最完美的方案,只需要做到合适的展示,以及高效的反馈,迭代,客户就会一直期待,还会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

我们进入职场,以为还是跟学生时期一样,先学习完才能实战,但职场却是边学边做的节奏,没有给你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并且会设定时间限制,考核不通过有可能会被裁掉,是有非常现实的考量。

职场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自己在找不到思路的时候,要学会反馈,寻找同事的帮助,不要觉得这个丢人,这不是学生时代的考卷,必须自己作答。寻求帮助,快速解决问题才是最核心的。

公司期待把事情干成,具体的解决方式你可以自由发挥。不要一个人死扛,而是及时的找领导调度资源。时刻记住不能因为自己不会,而把进度拖延。

最后,我们汇总下文中都说了那几个学生思维:

① 凡事要个对错② 需要准备好才敢承诺③ 以为努力就应该表扬④ 追求完美⑤ 拒绝好意⑥ 以为凡事都要自己解决

希望这上面说的这几点,大家能够在职场中提前知道,能够有意识的去规避,避免陷入学生思维当中,阻碍了自己职场的晋升。

4.低学历的人该怎么破局,给你三个方法

在面试找工作的时候,有个问题会一直被反复提及,就是自己的学历。

其实不只是学历,还有学校,是否是 985,211,这些确实会影响我们能否去到更好的公司,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敲门砖。

我们高考成绩,就是我们去各个大学的敲门砖,而大学本身的名誉,就是你的平台溢价,你会因为平台优势,在公司那边有了主观的好感。就像西安有些学校,就是华为内定的种子学校,基本毕业后可以免试进入到各个部门。这个就是学校给的福利。

那么,关于低学历,比如专科,到底该怎么选择,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一节想说说这点。

我在工作的时候,想去一家安全公司,但是因为对方只想找西安交大的学生,对其他学校的不感兴趣,当时在想一点就是,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来吸引对方呢?

实际上是那时候自己确实对逆向不是很熟悉,公司宣讲的技术自己只知道一些概念,对于深层原理不懂,于是自己也有了自知之明,把这个公司从自己的意向中划掉。

如果你当前深处在大专,正在上大一,那么下面的几点对你意义就很重要,如果是大三了,临时抱佛脚有效,但是会更加费力一些。我在大学的时候,四级没重视,也是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大阻力,要不是因为手机行业兴起,市场有大量的缺口,否则自己当时的工作也比较难找。

当你以为学校不重要的时候,其实只是不知道它的重要性而已。一个学校好坏,直接决定了自己的生源优质与否,如果学生普遍优秀,整个学校的环境就会是积极,奋进,这就是所谓的虹吸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群分。就如同为什么高中要分快慢班,实际就是为了让差距拉大,优秀的更优秀。

当一个学校的学生不断的在社会做出成绩,那么附带的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人会进入各行各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学校的声望提升,政府也会加大宣传和投资,那么社会传播效应就会叠加,会导致竞争加剧,而落到学校这边就是,生源越来越高,这个就是正向的一个激励。

所以,报考大学时候也不是随便一选,其实它非常关键,它决定了你后面进入职场,找工作时候,学校给你带来的附加荣誉有多大。学校本身的好学,求知,或者是高端,都是你出去的一个名片。没有这个,我们注定要走另一条路线,Hard 模式。

我也是在这条路线,虽然我的学校还不错。但是我选择的专业跟我从事的不一样,而我对本专业的未来看不清,不知道能干什么。于是我选择了自学计算机的知识。

大专现在很普遍,而且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基本都比较糟糕。之前去过朋友学校,那个管理,跟放羊没啥区别。老师也是不怎么认真,或者说老师也胸无点墨,也是混日子的状态。这样子学生该怎么办,能学好才怪。有些老师确实有本事,但课堂秩序很难管理,很多学生就是过来消遣的,很多时候没有考虑自己毕业后该干什么,能做什么,该怎么养活自己。

老师,以及学校环境,直接影响了大家的学习成绩,因为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就是周围的人,学校的老师。于是,这个场所决定了,你能够触及到的资源上线。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你所选择的学校尤其重要。大专最好的方向就是深耕一个领域,比如计算机,比如农药配置,比如建筑图纸绘制,也就是大专主要要的是术,一个生存的本领。

它本身在面试的时候压力太大,于是你的技能优势就必须突出。这里也能看出,大专毕业之后,做个体户或者创业的比较多,其实这个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如果你没有这些想法,就想着入职一家好的公司,那么一下几点就是你要去做的:

① 利用互联网信息

当前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各类圈子,各种资料,应有尽有。只要你想学习,几乎不存在没有你想要的资料。于是,差距只在于你是否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有持续学习的动力。环境越恶劣,你的自控能力需要越强,不能受到周围人的状态影响 。

你需要克服这个障碍,而最简单的就是制定目标,以及寻找独立空间。学历低不等于能力低,而一个公司最直接的选择策略就是找名校。因为名校已经帮它筛选了一次,可以节省它的试错成本。我们要在低学历的状态下,保持我们高的能力值,这个就是多参与一些全国性的比赛,能参与在其中,就是你的优势。

如果能获奖,你在一些好的公司,就有可能出现破格录用。无一技之长,那是必然会被淘汰,如果优势明显,又是他们需要的,那么如果公司有一些政策,就会为你敞开怀抱。想一下,如果你通过特招进入一家 BAT 公司,是不是更有价值?

不要把时间荒废掉,要利用好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这样子你至少技术上不掉队,能够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优势。最好是能够在网上混出名气,做过一些不错的项目,这个在简历上是 100%加分的。

② 梳理自己的能力

当别人浑浑噩噩的在混日子的时候,你能够提前知道这样挥霍光阴不对,其实你已经开始进入正确的跑道,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方向,也就是你将来要做什么。你要通过参与的社会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这个兴趣点还是有价值的,不是随便找一个人就可以替代。

如果纯粹选择一个体力的工种,你这个定位就不会给自己带来长远的复利。之前记得一个银行比赛看哪个员工点钞最快,这类看似有趣,但是你重复训练,到达极致又如何?这个只是炫耀的一个花样,领导会因为这个给你涨薪吗?非也。这个技能很容易被机器代替,就像会心算的人一样,这个没啥实际用途,我用计算机就能搞定。

于是梳理自己的能力时候,要盯着趋势,比如现在 5G 时代,视频就会变成热门,那么剪辑,配音,字幕等等就是可以去尝试做的,比如剪辑水准就跟人和审美相关,这样子你做出来的就会有个人色彩,不会被同质化。

③ 合理安排时间

不会安排时间,不想着争分夺秒,没有计划的去学习,会盲目不知所措,最怕的就是你没有看到未来,或者尝试了一段时间,突然想放弃。这里就要有一些策略进行引导,比如最终自己定的岗位,市场当前的薪资,房子都可以是自己的诱饵,将这个化为动力,激励自己往前。

刚开始很难保持下来,但是如果你能刻意练习,每天给自己定下死任务,慢慢的习惯就能形成,就会带出惯性,让自己进入正轨。时间要安排合理,也不能全部都是学习,这样子你会很累,并且不高效。我自己的经验是劳逸结合,穿插着学习和玩耍,但是自己学习的任务需要完成,不能把这个忘掉。

低学历不能说明一切,就像我自己选择的电子专业,但是我却要做计算机,互联网工作一样。当你提前定下自己要做什么之后,你就会比没有意识的同学,有了三四年的准备,你会在实践的这个道路上抢到先机。

进入一家公司,学历重要的原因是好学校的毕业生普遍能力强,但是如果你大学几年就一直自学,你就会有专业度,同时还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技巧,你会比学习课本的人灵活,思考问题会考虑的现实一些,你会掌握一些好的习惯。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想表达下,不要聚焦在这个既定的现实中,要认清现实,但是不止步于此,应该去想怎么改变这个局面,现在时代互联网机会太多,你要的只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去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然后在思考中找到自己的路径。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有自己的努力,其实还有个就是机遇。而机遇就是你的努力给你的好运气。积极的面对生活,现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认为现实不可改变,不去改变

希望这一节,能给你的方向带来指引,让你轻松破局,开启新的篇章。

5.写好简历,务实外只需把握这 4 点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面试只看这四点,很多人过来咨询,问的最多的不是面试该怎么应对,而是卡在了第一环,简历投出去无人问津。

这一节我想说下这个,再者前几天也刚好又给一位朋友做了简历优化,优化的结果是第二天提交上去,电话就多了很多。这篇我来说下我是怎么给调整的,简单总结就是四个大方向。

① 不要太多的修饰词,过程词

比如,学习了最流行的什么语言?这里最流行就是多余的。

比如,正在努力学习某前沿技术?这里写了当前正做的事情,它不是你的优势。也可以说它不是能拿来干活的,你可以在交流过程去说,但不需要单独列出来,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基础不牢,没得写了。

掌握 Java 技术,比如***,如果你举例的是基础的 io 数据库等用法,就不要列出来了,显得太简单。

简历主要围绕着这几点:

① 基础信息

比如姓名,籍贯,电话,专业,毕业院校,年龄,应聘岗位。简单的描述这些就可以,这些各类招聘网站就有,直接参考一下。

② 基础技能

这里就描述下跟应聘岗位匹配的能力,比如精通 C 语言,熟悉宏扩展,函数指针,嵌套汇编。

完成 Uboot 板子移植,跑通 uclinux,熟悉各类外设驱动,LCD 跑马灯特效。要注意的是,一行一个精准技能,要强化能力,而不是一看就觉得一般的描述。

最怕的是基础技能写了一堆学习的专业课,那种东西很难应用,可以一笔带过,真的不建议在技能里面写。再者技能这块一条不要写太多,最多写 8 条就可以了。要会提炼能力,而不是把所有知道的都写下来,没有重点。

这个怎么写呢?有标准的。就是参考招聘信息上写,但是你要取巧,不能写的跟招聘一样,显得太水。这里最重要一点就是,让面试官能找到重点,不要太散太杂。

在我看的简历里面,有些在这个个人信息后面,写了个人评语,我建议这个放到简历最后面。像招聘人的时候,面试官关注的是匹配度,第一衡量的是,学校,专业,专业技能,做过的项目

是这个顺序,你把个人评语放在前面,对于面试官来讲,他不关注这个的,至少是面试后觉得合适才会看,所以这个往后面放。

③ 项目经验

如果是应届生,主要写一些实习经验,再者可以写一些获奖情况,主要突出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如果是社会招聘,那么就要写之前工作经历,项目情况。

这里主要按照 STAR 来写,清晰直接,STAR 原则是 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 Result(结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我把这个稍微调整了下,变成了项目描述,主要工作,负责模块,具体任务,收获总结

这里最怕的是项目写了一长串,让人打眼望过去就觉得密密麻麻,没有重点。这也是我常用的技巧,简洁却有重点。简单分享一个修改后的例子:

项目描述:工厂 MES 开发项目主要工作:基于本公司 MES 平台做二次开发,依据客户方提供的要求进行功能开发。负责模块:完成客户服务端的数据表的配置,流程控制,优化效率。具体任务:前辈带领,主要做 oracle 相关数据表的导入导出,以及部分表的设计。收获总结:提升了查询效率,赢得客户,领导的肯定,对 MES 业务以及相关开发技术有了系统的了解。

项目要抓重点,不要写太多,按照我平时看简历的规则,3-6 个最佳,再多了就不需要展开,直接写到其他项目里面,如果面试官感兴趣,他就会问下,不感兴趣就直接忽略了。

④ 额外信息

简历不是越厚越好,按照市面的大多数简历,1-2 页最佳,不需要过多页数。在这个之外,可以去提及一些自己做的比较有成就的事,但尽量要跟应聘有关,如果你直接写上自己有过创业经历,以及自己有自媒体,但公司却只是想让你入职干活,你说这些会让对方觉得你不能全心工作,从而对你产生一些质疑。

这里最好的方式就是,描述的时候要靠近工作内容,比如你做公众号,写 Java,你就不要说写这个是为了赚钱,而应该描述成写 Java 是为了分享,成长,用输出来促进自己输入,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靠。这听起来就好很多。

关于简历怎么写,就讲到这里,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我给很多人修改简历,还是发现他们不会去写,错误百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梳理简历的写法,大家记住一点就可以了。

如何让人眼前一亮?在能力不错的情况下,还能有超预期的表现,你就脱颖而出了。记得我之前应聘工作,因为独立开发过一套显示机制,就靠着这个一天之内轻松拿下 6 个 offer。

而我的简历就是按照上面这个步骤来操作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6.初入职场的人,给你 7 个方向突围

不知道大伙是否能记得,高中时候说,上大学就轻松了。到大学了就是毕业找到工作就轻松了。但当我们真的进入职场之后,才发现哪有什么轻松的。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职场又是一套自己的规则。在这 6 个学生思维,进入职场必须摒除掉这一章节,我列出了一些学生时期认为对的思维,但是进入职场、却变成一个阻碍。那么我们这节想说下,初入职场都该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先把自身为什么选择职场,简单分为几类:生存,生活,享受。生存状态下的职场,这个时候就是能是死拼,因为是要解决活下去的问题。这时候的职场,会把赚到的钱花的仔细, 不会去考虑太多虚的东西,比如装饰品,高端护肤品等。在生存状态下的职场,要记住这个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存在。要在职场进行爬坡,增加自己的进账,让自己进入生活的这个阶段。

生活下的职场,不疾不徐,能够在想奢侈一把的时候,可以忍痛挥霍一次,也不影响自己正常的开支。大多数人的职场,会是生活状态下,能够有部分结余,这时候的投资自己就显得格外重要。投资可以是学一些别的才艺,或者职场专业书籍,线上培训或者是增长阅历,建立人脉圈子。

生活状态下的职场,大家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舒适区,从而失去了斗争,忘掉了其实这只是开始。你当下的安逸,实际会为你未来的职场埋下隐患,也就是市面常讲的中年危机。

当你混迹职场,多年后没有技术沉淀,还是跟刚开始一样,你危机感会更加强烈,到时候是没有时间和生活压力,两面夹击导致自己越发焦虑。

我们现在常说的长远布局,忧患意识,就是让每个人不要被眼前的安逸迷惑,就像铁达尼克号遇到冰山前一样,是感觉不到危险靠近。当我回顾自己的职场的时候,也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幼稚,想法多么单纯,什么有技术就有一切,就要抓紧技术,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以为拼命为公司奋斗,可以保我衣食无忧,却从没意识到公司跟我就是合同约束,当跟不上公司进度,或者技术淘汰,公司要迁移新的行业,所谓的忠诚员工就显得不值一提,脆弱无比。

这个道理我试着跟职场新人讲过,但大都觉得我在瞎说,可是当跟同龄人在说的时候,却能引来共鸣。这个思维很难突破,所以才需要着重强调。你就想一个简单道理,公司不给你钱你还干吗?公司在你不能产生价值的时候,为什么要养着你呢?

现实意义就是签订的合同,已经注定了你们关系就是雇主和员工,你想清楚了这个,你就知道该怎么规划你的职场了。这一节我说下进入职场后,要做的几件事情。

① 做好本职工作

刚进入职场,这个时候,学习自己本职工作内容是关键。一般进入技术岗位,技术上面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此时,你的重心就是适应公司的环境,适应工作的强度。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融入大的团队之中。注意的是,新人有时会被冷落,很多时候都是新人的玻璃心引起的。所以说,新人进入职场,需要一定的受挫力。大学时期,压力相对很小,可以一个月时间,研究技术。但工作中,很大程度有时间限制,很多时候没有太多时间,让你去慢慢成长。所以,要学会咨询前辈,找到一个领路人,职场则走的就很快。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容易在进入职场,和跟自己一起入职的新人建立抱团,这个有好处也有缺点。好处是大家都在一个阶段,坏处也一样。只有多跟前辈交流,才能够更快的知道领导的秉性,公司的一些规则,可以有效的避免口不择言,说错了话。关键是,先做好本职工作,给公司提供你的价值。

在工作当中,要学会建立关系,跟前辈保持良好的关系,看看大伙怎么称呼的,可以用前辈,老师,学长,大神等称呼来拉近距离。要在职场快速掌握到自己工作的内容核心要素,找公司老员工指点就是最便捷的方式。一块吃饭,一块打球,一块游戏,目的都是融入他们的圈子,跟他们产生话题。

有了共同经历,感情才会加深。于是,刚毕业进入职场后,公司的团建不要退缩不去,不要找理由不去,这个可是最好的社交场合,在这个团建过程中,很容易建立友好的关系。

② 学习知识体系

在适应了工作节奏后,开始学习工作相关知识。公司一般会提供一些内部培训,帮你快速提升技能。但是这个培训,一般只是入门的层次,要进阶,还需要自己课后下苦功夫。学习知识,一般就是书籍和视频学习。视频学习,优势是讲的详细,缺点是耗费时间。

我们在学生时代,看视频的频次很高,喜欢手把手的去学习。但是在工作之后,下班后你的时间没有多少,这时候不能用视频的方式学习。需要多看书,多学习。用学习加总结,实践的方式,来快速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有自己的学习模式,这个很关键。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慢慢阅读,到后面就是需要哪个内容,就去具体章节,直接以用为主。

学习体系很重要,要用搭积木的方法,去扩充自己的知识。不能只是自己当前方向的技术书籍,还要增加其他方面的知识,像管理,产品,运营,写作技巧之类的。这个就是在深度技术耕耘之后,开始扩展自己的认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能够有思考能力,总结能力。

③ 多思考,多输出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一点不假。在职场前期,我们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自己能够记下很多事情。觉得自己不需要用笔记录,便能很好的完成工作。这个刚入职的朋友确实可以做到,但是培养习惯很重要。多用归纳总结,将每日计划,任务,做一个任务清单,防止自己遗漏掉一些事情。同时,任务是分轻重缓急,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能一路瞎忙,最后不知该如何总结。

所以说,多记录会帮你更好的把精力花费在任务上,而不用担心遗忘。完成一件事情,把它放到已完成的任务里面。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要多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思路,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多跟前辈请教,看看他们的常用软件,学习一下。

在学到知识后,可以尝试多输出。在网上找一个平台,比如 CSDN,博客园,掘金,或者自己适合的平台,开通账号,进行内容输出,将自己的工作思考,疑惑,成长记录下来。在网络里面,多写写内容,给别人提供价值,那么会打开自己的交往圈子,认识更多,更有趣的朋友。

在交流过程,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增长见识,增加自己的沟通能力。输出的过程,就是整理复盘知识的时候,这时候才能防止眼高手低,检测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加固自己的知识体系。

长期坚持技术写作,价值输出。在慢慢积累之后,能够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赋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做准备。

④ 提前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需要在进入职场之前就要做准备,对于自己要有一个指引。一般规划自己三年,五年的目标。在哪个方向,要做到什么阶段。提前了解一个行业的现状,机遇和风险。从招聘网站找一些招聘信息和对应的工资待遇,看看各个岗位的价格分布,然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为自己的职业,早早的有先见之明。

进入职场,才能最直观的了解自己是否喜欢自己当前的工作。要观察一段时间,不能直接干两天就觉得不合适。干不了几天就想着荔枝,这样子会导致自己急躁,每个事情都做得浮躁。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缺点。缺点是否可以改善,规避。如果确实有个底线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再考虑是否可以换个工作。

记住的一点就是,提前做规划。我们知道工作经验在往后的职场,跳槽新的机会的时候,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刚毕业的看学习能力,毕业之后的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要积累对于自己往后发展有利的经验,避免只是一些毫无深度的内容。

同时,工作年限越高,换一个新的行业成本也就更大。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前做职业规划的好处了。避免陷入一个不喜欢的行业,等到醒悟的时候,切换成本太大。

⑤ 跳出固有思维

职场是需要结果导向的,不以努力程度来论功过。努力了一月,最终没有用起来,基本就是无价值的。我们初入职场,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我以为怎么怎么,这个逻辑是不正确的。应该转换成他人视角,要让别人觉得怎么怎么。多听一些建议,别急急忙忙的就去做,要学会聆听,确认你以为的和领导安排的是一件事情,省的搞到最后,弄错了方向。

职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要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他人,觉得他人都很闲,没什么事做一样。这个是错觉,是自以为的,不是真实的状况。不要非揪出个对错是非,搞得争论不休。

公司不希望出现内耗,我们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把事情做好,能够跟所有人沟通顺畅,不要害怕出错,要勇于承担错误,不要躲避问题。

没有谁上来就什么都会,初入职场把握住机会,多学习,领导给与的任务,先思考尝试,再给出结论。尽量自己去做,不会了去调度资源都行,不要领导给来的任务,都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你要知道的是,领导有自己的决策,给你就是信任你,你就要扛住事,为他解决问题。

跳出固有思维,学生时代以学习为主,工作了以解决问题为主。学习是为了自己成长,工作是为了公司收益,然后同时自己成长。学习是自己花钱,工作是别人给钱。所以谁付出了金钱,就要先让谁受益。

⑥ 理财

当你工作之后,就会有收入。也就是自己开始有钱可以花了。这个时候,就要学习一下理财。要避免自己每月挥霍一空,不做存款计划。理财是有时间复利效果的,会让你的钱生钱。将自己的生活开销控制在一定范围,把剩余的钱,投入到理财产品里面,让它能够为你创造一些收入。

我们都晓得支付宝的余额宝,每天都会有一定的收益。当你慢慢的掌握了理财的逻辑,也尝到了钱生钱的快乐中。可以再学学投资一部分到更大风险的投资之中,来赢取更大的回报。当然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要养成投资的习惯,越早越好。

早就是优势,只有早早入场的那波人,才能享受到风口带来的巨大增益。我们都知道,早几分钟去食堂,就能吃到新鲜的,挑好的。理财也是一样,找到自己适合的理财结构,早早入局。

⑦ 健身

职场打拼,加班以及工作压力,会让自己的身体遭受各种摧残。刚进入职场,自己觉得身体没毛病,熬夜,不注意饮食,会在工作几年之后,身体开始有所反应。各类职业病便随之而来。一切的工作,都会在身体垮掉的那一刻归零。

所以,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核心。在工作之余,多多组织一些健身活动,跑步,健身。周期性的检查,以及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不要硬撑,长期通宵是很危险的事情。网络上现在信息很快,很多关于长期通宵导致的问题,大家也都有所了解。

所以,买份保险也很重要。买完保险,健身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我想说下,我们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会享受生活,只是一味地赚钱,那么赚钱的意义就不存在。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工作占满了你的时间,你就要想下是否可以优化,改善。

进入职场刚开始阶段,核心就是本职工作,团队合作意识,建立人脉,保持持续学习能力,多输出分享,这些会为你职场后期进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职场的道路上,你能够提前意识到危机,并且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宽认知边界,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职场首要任务,站稳脚跟,也就是本职工作先干好。

以上,请反复阅读,写下你的计划,开始行动。

7.插曲:我的大学时期二三事

每个人真正的转折点,都是因为挫折触发。当我们一帆风顺的时候,是不会意识到拥有的来之不易,没有感知到是谁在负重。只有当现实的重担突然往你身上压来,你才突然发现生活如此艰难。

普通人的转折点,会因为所经历的事突然醒悟。转折发生只会是两个情况:外力逼迫和内部觉醒。外力是最直接的方式,它是借由现实的外力,给自己的生活加上重担,在此情境下,人是能够爆发潜能的。

内部觉醒一般很难发生,并且因为它是长期沉淀才能看到的结局,往往会被大众忽视。所以我们看到电视剧上面,一个人的改变不是因为学习,常常是因为家族企业倒闭,身遭变故,或者触碰到了自己还存在的自尊,导致了自己的发奋图强。

我的触发时机是外力逼迫,家里找人办事,拿着钱还要看他人眼色。那时的我突然发觉世界并非想的那么简单,而是由更复杂的关系组成。如果我就这么混下去,不好好学习,到时候什么都没有,要能力没能力,要关系没关系,再遇见这类事情,拿钱办事还很被动。

那时我便暗下了狠劲,要学习,要从这条路线来改变局面。因为心里还是要强,没有想过直接混关系。那时候每天做题,没有时间管其他的。因为心里憋着一股劲,要考上大学,于是压力倍增。

我把每一科的成绩做了汇总,知道自己的突破口是英语,因为英语考得太低,平时就 30 分,拖了整个成绩。其余的都保持在正常水平,没有掉队。

于是,那一年时间,把英语高中三年的课本拿出来,每天背一段,每天做一套题,同时跟着老师学习语法。我后来回顾的时候,才发现当时做到了玩命,因为我把一本字典背完了。这个最终的结果就是英语在高考达到 114 分,提升了 80 分。英语不擅长写作,于是我的策略就是把前面的阅读理解中,能用到的句子记录下来,在最后的写作中直接用,这个为我赢了一些分数。

说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一个人要想觉醒,是需要契机的。大多数人后悔,本身的原因就是这个:没有遇事。我们常说的患难见真情,其实在家庭中也是存在的。只有苦难共同经历,才能相互鼓励,并且相信希望。

锦衣玉食的状态下,无忧无虑的温室培养出来的花朵,不是说他们就矫情,而是因为父母的溺爱,让他们没有看到真实的现状,他们被包裹着,出现了幻觉。以为大家跟他们一样,他们这个是不需费力就自然拥有的。我们看到很多富豪,特别是家族企业,都会选择让后辈从基层做起,贴近真实世界,这样子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

越早遇见挫折,看清事实很重要,它决定了你积累的速度。我们回顾过去,哪个时间节点没法跳过,那个时间就是你的转折。你可以审视这个转折,是否给你的前途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你当时一蹶不振,那么现在就是懊悔那时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我很庆幸当时自己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了奋起反抗,寻找突破口。

考入大学之后,自己略懂皮毛的电脑技术,却给同学解决了电脑无法开机,回到桌面,清理病毒等等问题,让我产生了所谓的虚荣,原来我还有优势。这点很重要,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你如果怕自己做一件事中途会放弃,那么你最好的方式就是广而告之,让周围人都知道,这样子如果你没做到,就会失信与大众,这样子会迫使你坚持下去。

大一的时候埋下了想学习计算机的种子,加上 C 语言编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进行,数字电路成绩加持,这三个课程成绩都不错,自己又保持足够兴趣,于是就定了下来,要做计算机相关工作。

这里简单梳理就是,想做什么,凭什么做,怎么做?What Why How。如果觉得这个不好理解,我换个说法就是你有什么本事,市场需要什么技能,你该怎么努力让你的本事和市场重叠,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那么你是否有优势学到这个本事。

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个状况,总爱说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什么工作赚钱,却分不清楚自己能做吗?别人的门槛是什么,什么都分不清楚,只盯着人家赚钱,却不想人家凭什么赚钱,市场又是凭什么给他这个价格呢?

这时候我定下来要做计算机相关工作,具体要到哪个公司没有想清楚,但是我梳理出来自己当前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有一下几点:

① C 语言深入理解② Win32 汇编编程③ 操作系统④ 数据结构⑤ 算法

这里 C 语言深入学习的时候,参考了看雪论坛,找了一些别人写的程序,逆向整出来序列码,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汇编知识,同时还要了解程序加载进入 RAM 的映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汇集,通过逆向来达到学习掌握的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数字电路课程,让我了解到了嵌入式开发,于是这个变成了我学习的目标,方向。因为我看到了温控,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让我知道这个方向是有市场的。于是接下来我的计划调整为:

① 51 单片机② ARM 嵌入式编程③ 操作系统

当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下来后,自学 51 单片机,使用模拟器运行,编代码烧录,写红绿灯控制系统。在大三阶段,刚好老师开了 ARM 课程,老师说这个会是大的趋势,于是跟着老师开始了 ARM 编程,这个时候因为 ARM 应用了操作系统,学习的过程中便不断地强化了理解了我的操作系统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力,困难的时候,主要的解决思路是:

① 看视频② 看书③ 泡论坛④ 找专业老师

网路上很多视频资料,当我理解不了的时候,就会下载一些视频,把基础再过一遍,看看哪块没有搞懂。同时也会借着图书馆这个资源,去借书来看,有时候会嫌麻烦,我会把书籍复印一份,方便自己做笔记。最后就是泡论坛,发帖子求助,那个时候技术论坛很纯粹,大家也很活跃。在网路上遇到了一个老师,愿意帮我答疑,后面我学习单片机知识,就是通过邮件给老师求助,基本都会很快收到回复。

时间上规划,到没有太大的问题。大学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主要就是看你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大学几年没有荒废,主要就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大学过后找工作生活下去,不失业是我的目标。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需要一些实战项目,这样子会增加自己面试机会,当时自己便做了一些游戏,七彩俄罗斯方块和推箱子,同时做了一个类似于菜单的工具,写了一个 C 语言进阶教程。

规划了这么多,把技术打磨好,剩下的就是市场需求。当时我的失误就是英语四级没过,有人会说你高中做到那么强了,咋会挂掉四级呢?其实高中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随着高考结束,英语词汇量整个归零了。大学时期有个错误的认知,就是以为有本事就可以了,成绩不重要,四六级不重要。

这个是导致我后面想面试一些公司,人家都不给机会。校招是进大公司的最好机会,错过了这个你的难度就大了很多。成绩这个环节是我复盘大学生涯的时候,唯一没有做好的地方。你要说根本原因,那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在大学最重要的 8 件事,专门强调的一点。多学习,才能让你思考问题更全面,如果你没有意识到成绩的意义,你就不会把它当回事。

我们错过一个个机会,实际都是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要想对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去找一些已经工作的人,或者是别人写的书籍,帮你将认知提升,这时候你就能回过头来,看到问题所在。

这一节分享下我的规划,希望对你有用。我的专栏会加入很多自己的经历,为的是让你学习的时候不枯燥,毕竟这些经历都是真实的。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明哥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

8.一个工具,帮你分析适合的工作

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陷入不知所措当中,自己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自己没有规划。当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未来要怎么成长,都有清晰的目标,那么你不知不觉已经通过测试,找到匹配的工作。

我在大学的时候,选择计算机作为我的职场目标,不是盲目的,它是有一些原因的,在讲解此节内容前,我先说说这个故事。

我喜欢电子设备,小时候就是觉得好玩,拿个收音机拆掉,抠里面的吸铁磁还有铜丝线,就是觉得这电子设备就是个宝贝,这么有意思。高中的时候,家里有了一个电脑,是一台旧的机子,那时没有联网,就是能玩埃及祖玛游戏,自己没事就在学各种 CMD 的命令,于是一个格式化 C 盘把电脑搞得启动不了。

代价就是找装系统的人用 Ghost 镜像十来分钟搞定,花钱买教训,自己就开始百度搜索 Ghost,自己学习相关知识,那时候就是电脑报和各类论坛瞎泡,学了一对命令,修改注册表,回到桌面。我们现在看不神奇,但是那时候很多人不懂为啥回不到桌面了,就找我解决,就这个技能就能封神。

再加上家里在我高中时期是卖手机,我姐会修手机,拆排线,焊喇叭,换屏,我也就随便翻着抽屉的书,都是手机板子线路图,各类型号的,看着里面一堆神奇的芯片,就对这个有兴趣,也算是学了一些皮毛。

大学时候专业课有数字电路,放大器,就接触到了芯片这些,因为兴趣以及成绩确实优异,加上知道这个行业会赚钱。是的,最终下决定的是程序员赚钱。这就开始了大学自学的进程,学习操作系统,系统编程,单片机,嵌入式编程,然后顺利地毕业找到手机公司,入职做系统开发。

我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同时也想着靠写作赚钱,但明显没有找到方向。选择计算机方向,没有想着要做手机行业,只是碰巧进入了手机行业,匹配了我的技能。如果你做这件事情,能看到兴趣,还能看到它给你带来的机会,价值。

那么你干事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吃力,这就是正向的激励,会放大你的成绩,你的职场会越来越清晰,也聚焦。

如果你刚开始,不晓得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那么这节推荐的这个工具,能够帮助到你。工具是辅助你找到你的优势,你的职场方向,是帮你建立信心,就像你做题写完答案,看课后的参考答案一样。当测试完成,你就能粗略的看到自己擅长的能力,和匹配的一些工种。

有了这些,你在网上检索一些招聘信息,筛选出是这类的工作,从里面找到你喜欢的,这个就是你适合的工作。

我这里推荐 MBTI 性格测试工具,MBTI 可以用在了解自己,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先引用网上的一段话,介绍下这个 MBTI 是什么。

MBTI 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 帮助您看到自身的力量和特有的才干,这些认识可以使您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自己的动机、力量和潜在的发展前景;也可以使您更深刻地了解和欣赏与您类型不同的人。了解 MBTI 类型将更肯定的认识自我,促进合作与提高生产力。

“我性格内向/外向,适合什么工作?”“哪些职业正好匹配我的性格?”“以我的个性从事什么行业好?”“我性格中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我是不是该继续现在从事的职业?” 不论是正待走进职场的毕业生,还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面对这类问题都会感到困惑——性格因素和职业选择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呢?

我们可以从官网看下更详细的介绍,然后开始我们的测试,在测试的时候保持认真回答,不要选择你认为好的,而是选择你会怎么做,它是测试你的行为,进而推出你擅长的工作类别。MBTI 主要从四个维度来测试,外向还是内向,实感还是直觉,思考还是情感,判断还是认知。我们再对这个做个解释,这里引用一篇文章,迄今为止最准的科学测试:MBTI 职业性格测试

第一个维度:定位(以下两者请选择其一)问问自己:你愿意出去找乐子(E)?或者你宁愿呆在家里读一本好书或看电视吗?(I)第二个维度:悟性(以下两者请选择其一)问问自己:当你学习新东西时,你是所见即所学(S)或根据自己的直觉添加/删除印象?(N)第三个维度:决定(以下两者请选择其一)问问自己:当你对某件事作出决定时,你依靠逻辑推理(T),还是倾向于情感和移情?(F)第四个维度:态度(以下两者请选择其一)问问自己:你愿意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井井有条,预先安排(J),还是喜欢突如其来,令人惊喜?(P)

当我们测试结果出来,会出现 16 种结果,具体是:网站为 :APESK 瑞士荣格理论模型职业性格测试(非迫选模式比 MBTI 性格测试更人性化)(量表版本:V2015...,我们点击进入测试,答完这些题。回答完这个,我这边花费一个小时,将这个 93 道题答完,出现了我的答案,这里为:测试结果为荣格理论图形,基本描述,气质类型和优势与劣势。帮你将测试结果进一步分析,给出你的相关联的工作类别,这里给我的建议是:可以看到它给出的有程序员这个职位,你可以通过它给出的结果,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个。这就是 MBTI 的用途,帮你快速的定位,做出决策,方便你找到兴趣点,从而让你的职场选择不会出现大的偏离。

MBTI 的测试是随着你的成长不断变化的,之前内向的我跟测试结果匹配,但是实际来说我现在已经是外向的性格,健谈,也喜欢跟陌生人交往。MBTI 是一个辅助,它测试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要清楚这点。

希望这个工具能帮助到你,让你找到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业选择。

9.面试其实只看这 4 点

很快大学四年就会渡过,特别是你有了目标之后时间过得更快。那么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你就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是继续考研还是找工作。

考研有考研的好处,如果你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那么考研就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你只是想着怕自己现在不好找工作,为了逃避问题而选择了考研,我建议还是要三思。

高三压力大还是复读高三压力大?我们一眼就可以辨别。考研如果没有目标,那么迎接你的会是更深一层的逃避。我在大学时期,没有选择考研,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我不知道考研要做什么,我对考研完全没兴趣,再者还有个现实问题,我需要进入社会赚钱养家,不想再让家里供着上学了。

有人会说那你不能寒暑假打工,挣钱上学?这里面就有一个叫做沉没成本。我们大学时候都有过这个经历,就是兼职发传单。我想问下发传单你是过渡一下,还是想着一辈子去发传单。

大学时候会因为几百块钱发一周传单,自己还会觉得赚钱很容易。却不知道这个时间如果放在学习上,对于自己后面找工作,可能薪资会高出一倍。如果说你就是想锻炼下,体验下工作,那么传单可以去发,但这类事情体验下就可以了。

当时舍友们还去卖茶叶了。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参与,我是从农村来的,我知道这类体力活不是我的目标。记得有一年家里农忙时节,我在地里帮着摘果子,天气炎热,大中午的太阳直直的炙烤着打大地,包果子的雇员在树荫下,而我是在大太阳下,于是我体验到了中暑。

农村人吃惯了苦,于是想着走出去,而城市里面却想着农家乐,想起有次公司组织游玩,跑到乡里体验农家生活。想想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围城》中说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有些兼职纯粹是卖单位时间的,而我们大学时候时间应该投入到学习当中,为的是时间的投入,产生复利效应,要抓住这几年的时间,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住双眼,要知道自己的抱负远不止此。

当大四毕业季的时候,如果你是找工作,那么你要面对的就是该找什么工作,该怎么面试。关于找什么工作,这个简单的就是从你自身出发,你对市面哪类工作感兴趣,同时自己还有胜任这个工作。时刻记住,要在对应的时期,做对应的准备

当你没有提前准备,那么到大四找工作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从而投递简历都很迷茫,不知道具体自己会做什么。之前记得问过舍友,准备做什么工作,他给的答案是,只要不是技术,我都投下,哪个面过了就是哪个了。

你要说能找到工作吗?能。但你要说会不会后悔,大概率会有的。当你工作后要换工作,选择另一个行业,那个风险会大很多。所以我才会在职场系列文开头,专门讲一段大学最重要的 8 件事。

如果你此时已经进入职场,并不是说就没法提升,只是说你的难度就会大很多,而我们后面会专门来说,进入职场后还想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该怎么处理时间不够的问题。

回到这一节的内容,大学毕业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我们一般的途径就是投递简历,那么简历怎么写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你要假定一个事实,就是你不写的技能,面试官肯定是看不见的。而如果你写的密密麻麻,没有重点,那么你也一样会被淘汰。想起自己当时面试的时候,写了一堆专业课程,跟自己求职的计算机没有太大的关系。

幸亏那个时候有笔试环节,在这个环节我脱颖而出,为自己赢得了面试机会。在工作几年后,我也开始面试别人,当一堆简历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不自觉的会设定一些门槛,来对简历进行快速筛查,以便自己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人。

这里简单说下对于校招,主要看的是:

① 学历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看别人的学历,以及学校。我之前去跑校招会的时候,也是对这类公司产生厌恶。而当我真正进入工作,自己面试他人的时候,才发现通过学历,学校可以快速筛掉一部分人,是非常高效的做法。当投递简历堆积如山的时候,直接看简历上的学历,学校,先把这部分人才选出来。

② 实习

如果你能够在大学时候做过实习,并且与他们公司的匹配,那么你就赢在了经验。这样子你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去说你对这类工作的感受,如果你能说出自己在工作中的识货,不足,以及自己当前是怎么改进的。那么面试官必然会给你加分,因为你比别人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公司的节奏。

③ 沟通

你有本事,可是却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那也怪不得别人。当你发现一个同学成绩很突出,但是面试处处碰壁,你第一个就会想到的是木讷,不擅言辞。这个在学生时代还不算缺点,但是到面试的时候,你不会聊天就会吃大亏。所以我在大学那节强调了要去社团锻炼,如果你发现舍友不爱社交,希望你能把他带着,帮他建立一定的社交圈。

④ 技术

最后要说的就是技术了。毕业生技术上很多公司没有要求那么高,当然好的公司会要求算法,或者操作系统中断切换保存,线程锁等硬核知识。为什么要求这个呢?因为这个就是你大学几年建立的竞争优势,别人在工作的时候,想在这个方面超过你,那个难度就大很多,所以公司希望这些能够过关,否则培养起来成本就太大了,还有可能学不会。基础设施决定上层建设,所以校招都是考核基本功扎实与否。

会沟通,会做人,成绩又好,技术不差,这些组成起来的大学生,就是校招的杀手锏,你要想着面试官怎么看简历,你简历平平怎能够引人注目。所以我们在写简历的时候,要记住的是,写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把不突出的一笔带过就好。

我在面试人的时候,很喜欢问为什么,也就是你不能只是讲你会的,我喜欢问你对技术的深度,是否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面讲的悟性,如果你只是会书本的知识,面试再溜意义也不大。于是在学习技术的时候,记得多向原理上面去问,而不是会那些 API,停留在表面的话,你其实面试的时候也会心虚。

这里再说下,关于面试我没有提及简历,我觉得这个市面上找一些简历参考就可以,主要把握住写清楚自己的基础信息,以及跟工作匹配的能力,再说说专业优势,以及大学业余生活的获奖情况,和实习经验。最后说一句简单的个人追求,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就可以了。我记得我那时候面试,就只印了一页纸,我建议大家投递简历最多两页就够了。

好学是个加分项,大学时期如果在自学这方面有所心得,最好要表达出来,这个加分。因为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是边学边做的,不会给你太多学习时间,而你好学的话,你就有机会脱颖而出,挑大头进行钻研。这个就会让你有出头的机会,而这个就是职场晋升的重要环节。

关于面试我就说这么多,我们一起期待下一章节。

10.怎么阅读代码,老司机总结的 6 个实用经验

不知道大家遇到一个项目,里面有上万个源码文件,是如何梳理出来框架,进行分析,快速学习的?

在大学的时候,我接触的工程,最多几百个源文件,也没注意技巧,就是生硬的去看,效率必然低下,不过那个时候也不追求快速高效,就是慢慢吸收的过程。

当我进入职场,开始了代码编程工作,优势慢慢发挥了出来,就是我阅读代码比其他人快,并且高质量,能够提炼出来流程。后面领导便将新项目交到我这边,花费一段时间,将源码的整个逻辑捋顺,输出文档让大家学习,快速上手。

这个我把它称之为枝干体系,也就是我们阅读代码很容易陷入细节里面,就如同回调陷阱一样,因为一层层的调用,导致大脑的堆栈溢出,学的累,又没学会,从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要想避免这个问题,就是在阅读代码的时候,需要先找到主体逻辑,当这个反复总结出来后,再去找到一条线索,进行分析,调研,画流程,类图,时序图。我把阅读代码总结成这几个步骤:

① 看参考文档,快速理清源码结构。② 打开每个目录,熟悉下源代码名字。③ 用代码工具打开,建立工程(Source Insight)。④ 看文件里面的方法,以及方法继承,方法前面的注释。⑤ 相关联的文件。⑥ 打通入口,对外的接口。⑦ 测试验证。⑧ 网上看别人的分析,以及对照着跑一遍。⑨ 做笔记,总结。

注意的是,不要上来就追求细节,这样子会让你理不清楚整体框架流程,这个会导致自己越跟越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在一份代码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它的文件目录下,有没有类似 Docs,Sample 这类目录,这个代表着你能够直接看到官方的文档,是最直接的一手资料。

像很多人问安卓 NDK 怎么学,我想说的是 NDK 工具包下面,已经给了全部资料,非常详尽,每个参数都给出了注释,说明,还有就是 Google 官方的 GitHub 上,也给出了示例代码,这个就是你的一手资料。我们学习网上的开源代码,第一件事就是找官方文档和示例代码。

官方文档会给你解决这个库能做什么,怎么编译,移植的平台这类信息,让你对这个代码的用途有个初步的印象,可以判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如果官方的文档是英文的,你英文阅读能力一般,可以用在线翻译工具直译,大致也能猜到它的意思。或者自己百度搜索,看看国内有没人做了翻译,写了博客。

比如我之前需要一个三方渲染库,我找到了 SDL,于是我第一步就是看它的说明,关键信息,支持 OpenGL ,Android,C 语言写的,以及版权信息。这些信息会让我初步判断,是能够满足我的需求的。然后在此基础上,搜索网上是否有人研究过,一搜索找到了一些实例,说明路线是通的。这是第一步,看源码的初步介绍,信息。这个是开源项目,是你在解决一个项目问题的时候,去找开源项目的技巧。我们在公司上班,源码是现成的,比如功能机项目源码,你是知道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

那么第二步就是找到 Demo,去查看这个代码,对于它的流程,演示了什么,有了大概的判定,这个时候就是看怎么把它跑起来。千万记住,不要一上来就是 Hard 模式,比如直接实战一个项目,就像我在刚上班的时候,选择的是跟着公司的文档,去敲代码,把 Demo 跑通。

Demo 跑通之后,第三步就是 Demo 里面怎么跟源码匹配的,我们知道自己在开发一个 Demo 的时候,必然会用到系统的接口,我们叫 API,这个 API 打包出来就是 SDK。那么 Demo 中调用的系统 API ,就是你分析源码的切入点。找到切入点非常关键,它让你找到下手的地方,有了方向就好办。

这样子我们就自然而然的进入系统源码中,开始了探索源码的历程,关于阅读代码,这里有一些总结,分享给大家:

① 不要追细枝末节,在刚开始时候追两三级嵌套即可

记住要做总结,要知道你不跟下去的的输入,输出是什么。这个就跟我们学习堆栈一样,压入栈太多,引起了栈溢出。代码不可能一次就吃透全部,我们的策略是不断地渗透,今天一个方法,明天一个文件,然后是一个目录,最后是一个项目。

在一个文件结束后,有可能不是目录,而是一个功能。比如我们看了一个查询系统当前的进程列表方法,进而了解了这个文件,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检索系统调用这个方法的地方,看看它的用法,以及它是在哪些文件中使用的,这样子就可以找到下一个切入点,再次深入源码当中学习。

② 画流程图,时序图

可以是在线画图软件,本地的话我用的 StarUML 工具,可以满足平时的使用。画这个是方便我们总结,也会加深记忆,同时还能让自己有成就感,学习下去的动力。

我们需要激励源,画图如果让同事看到,会让你有成就感,有了炫耀的资本,这样会更激发自己的战斗欲,这就像是好学生因为老师的表扬,会更加拼命学习,为的就是保持这个好学生的身份。

我们对于分析的代码,随着画图会理解的更精准。从记忆深度来说,文字不如图,图不如视频。我们看项目文档,很多时候都是画的图,清晰,并且让你很好理解。你下次遇见问题,就会想起这个图,然后拿出来进行参考。

③ 笔和纸

我自己喜欢写写画画,于是买了一盒中性笔,同时买了一袋打印纸,也不贵,可以用很久很久。用这个的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工具用的不熟,画起来不符合我们的思维,所以需要个东西去乱画,记录下来当前的疑问。

用笔记录疑问,简单的画下流程,为的是让一闪而过的想法留存下来。画流程图和时序图,实际是已经有了一些掌握,不是一抹黑的阶段。当你对整个流程还不是熟悉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先随意画,记录下来,然后慢慢消化,最后画出来,变成文档。

④ 带着问题进入,有目的性

没有问题的跟进代码,会让自己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我在学习代码的时候,都是先设定问题,有自己的目标。比如分析完这个文件的所有接口,从接口能分析出这个源文件的对外方法都有哪些,这个文件是做什么用的?比如 FileUtil.java ,我们一看就知道是文件相关方法,里面有打开,关闭,追加,删除等方法,这个接口列表就是我的目的。

再比如安卓启动过程的入口是哪个文件,这个文件都有什么方法,都有哪些接口可以调用,记录下来,做总结。

如果有官网 API,那么就上去看,然后发现哪个解释自己能看懂,就先看这个,然后顺着这个进行未知的方法探究,这样子可以做到信心满满,不会被满屏不懂的技术打倒。

⑤ 在解决具体问题后,多看看其他方法

这个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我平时看见很多人阅读代码只看下自己解决的地方,其他地方不怎么仔细看,于是下次遇到一个需求就不知道有没有支持了。

只有你打开好奇心,在时间充足的时候,对你掌握的代码,进行扩充代码领域,从你熟悉的一个流程里,进行不断扩充边界,这样子你最终就攻下了整个模块。

也就是先找一条线跟进这个模块,然后在这个线上找每个细节,继续扩充知识,最后就出现了知识体系,一个参天大树。很多理论都是可以迁移的,比如目标管理里面强调的,目标,拆解,验证,复盘

先制定可以测量的目标,然后分解成一个个小节,然后一个个小节验证,最终复盘发现新的问题,再制定新的目标。做项目,做需求,阅读代码,都是可以使用的。源码阅读需要一个线,也就是一个目标,设定了目标,就可以去执行。比如跟踪马达从上层到最终驱动,硬件的流程,绘制出来一个时序图。

然后发现这里还有霍尔器件,还有光感传感器,触摸屏,然后在做完了马达的整个逻辑,是不是就可以探索进入其他模块,继续分析。

只有这么去做,你的知识体系才能日渐丰满。

⑥ 总结,写笔记

多去写,多去思考。只有你去写,有机会的时候,最好要去讲。写和讲这两个方向都会将自己模糊的知识点逼出来,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这些就是你下次阅读代码的目标。

同时写笔记,发到网络上,还是建立自己影响力的一个环节。如果你写的好,那么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你的机会就会比其他人大很多。

我们要做到喜欢阅读代码,并且有自己的方法,不是胡乱看看,而是有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深入研究?是总结文档,还是流程分析?

希望这一节的阅读代码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11.遇到琐碎任务,突围的三个重点

每个人都不想平凡过一生,职场上也不想平庸。于是很多人进入职场后,干了几个月后就觉得公司给自己指派的任务都很简单,并且很琐碎。自己有种大材小用的感觉。有人就觉得没有了成长,选择了跳槽。然后发现他在每一家公司都待不到半年就跳槽,等到几年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沉淀下来,为了成长却没有静下心来想该怎么做,把时间白白的浪费到跳槽换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当中。

心如果静不下来,这个才是毁灭性的。你看似琐碎的任务,其实对你就是一个锻炼。在职场初期,就是会分派一些基础工作,像我之前的就是给别人打下手,解决一些诸如字串翻译错误,给别人编译版本,写一些测试代码。

在职场初期,你什么本事都没有,或者说你没有表现出来你的能力,你期望公司直接提拔你,直接担当重要岗位,这本身就不现实。我们听过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道理差不多。

职场初期虽然没有这么的伟大,但也是磨人性子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要找到突破琐碎任务的方法,只有这样子,你才能真正的突围出去,担当更高的职位。

新人接到琐碎的任务,就像是打磨一块璞玉一样,需要时间雕琢,才能光彩夺目。不要因为任务琐碎,就选择逃避,这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一节我来说下怎么破解这个琐碎任务。

职场中需要一个主动性,能够自我反思,并且不断学习,前行的人,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能感受到工作的琐碎,并且开始出现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证明了一点,你已经开始进行思考,只是没有找到解决方法。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开始对于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那么你就有了改变的依据。那么,以下的一些建议,或许就对你有用。

① 技术提升

当你意识到自己陷入琐碎的任务中无法自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没有充分利用好你的技术。当开始琐碎任务的时候,大脑随后出现的厌倦,就是你可以行动的动力。而第一件能做的事情就是,提高你的技术。我们是否能记得,高中的知识,去解初中的题,会非常容易,并且快速准确。原因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解题思路有了变化。

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天陷在界面布局,配色里面,对于回调嵌套,理解的云里雾里,对于 C 里面的宏控扩展,也是整得彻夜难眠。虽然说我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发现还是琐碎,每一个问题过来,我都感觉是从零开始,没有一套完整的分析思路。眼瞧着没有提升, 虽然看着解决的问题数在增加,但我知道这样子不对。我需要摆脱这个局面,需要一种方法,让我可以把这些琐碎的事情,进行高效处理。

于是,我开始进行总结,归类,并且借助技术文档,来学习系统框架。通过升维出去,来破掉这个琐碎的困局。于是第二年,工作就开始出现转机,开始游刃有余,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因为能够轻松的完成任务,大脑也会因为优越性,从而兴奋起来。这就是你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借此机会继续拉开差距。

这里再举个例子,就是当时人力那边,跟我聊天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怎么处理考勤异常呢?每个月公司几百人,要处理这么多人的数据导出,分析,是个大力气活。他给我的结果是,每月导出来,然后一个个来看,然后有异常的统计下来,随后给每个人发邮件。我问他这个花费多久,他说一般需要一天时间。然后我确认了一个问题,就是他导出的格式是什么,他说就是表格。

基于这两个因素,我开始琢磨,怎么提升这个效率。我给出的方法是使用 perl 脚本解析表格,然后让他把规则给我讲明,用 perl 自动解析,分析出来出现异常的人员,以及具体信息。在初步使用的时候,是随时输出信息,确保正确后,然后使用写好的 vb 脚本进行自动解析输出信息,给对应的人发送邮件。这样操作下来,他的时间完全腾了出来。使用工具帮他解决琐碎,重复性的事务。

② 横向拓展

在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就是自己开始横向拓展的机会。我们需要辅助工具,开发一些工具类,来协助我们摆脱琐碎的任务。

比如,在安卓开发多国语言的过程中,有个不能避免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导出所有的翻译字串,然后交由翻译公司翻译,翻译完后,再导入到项目中。这个工种明显不能用蛮力来解,因为量太大,于是寻求工具就是最好的办法。那个时候就是用 perl 导出成表格,记录下来详细信息,等翻译那边处理完成,再用导入工具导到项目中即可。而 perl 脚本就是我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进行的横向拓展。

那个时候,工作中一直要开发新的应用,在开发了多个之后,发现一个应用的开发过程,配置这些信息,都是按照一个文档执行,并且是确定性的。当一件事重复做了几次之后,你就要思考怎么优化它。于是,我开始寻求解决方案。并且这个时候刚好学习了 lua 脚本,就想着用这个来做个工具吧。

我将一个应用要做的那些事情,详细列出来,然后需要我们填写的,比如启动入口名字,应用宏定义,以及应用名称这些,用类似 ini 的简单格式去定义。完成了这个定义,同步在代码中,需要去生成插入逻辑的地方,进行标记,方便脚本执行的时候,进行锚点。技术人解决问题,可以用技术的方式解决。

③ 升级思维

琐碎的问题,当你看见的时候,就是你可以借助的资源。通过高效率的解决,那么自然而然你的时间就会比别人多出很多,而这个就是你可以更快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当你越来越擅长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有了突围出来的本事。领导会交给你更多的活,你就有了可以商量,以及可以调度的资源。那么你的管理能力,任务拆解能力,沟通能力都会有飞速的提升。

因为你面对的资源,环境,场已经改变。你不需要困在代码编写的维度,不能思考更多,只有领导才关切的公司话题。你有了机会参与进去,出谋划策了。记得之前有个新闻说一个国外的人,领导看着他一天很忙,却不知道这个人做了一个工具,帮他自动完成工作。

这个例子在说一件事,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来改变琐碎的任务,把这些有规律的事务,用工具实现,从而解放自己,腾出时间去升维,提升自己的能力,综合能力。

琐碎的事情才能看到你的创造力,只有这种状态下,你才会开拓视野,进行优化。记得刚开始工作,也是负责的这类活,而分配这些活的原因无外乎这几个:有能力问题,有锻炼考量,实际一切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秀出本事。而琐碎的事情,就是最好的炼金石。你能在这里面折腾出来,任劳任怨有了,如果没有你也学会了工具解决繁琐问题,总归就是,你都有了提升。

一个人看前途,看两条线,一条是匹配公司的线,一条是自己独立的线,从这两个方向去考虑,解决掉眼前的琐碎的任务,变成你的优势。当你能够定下心来,将琐碎的事变成自己能力提升的跳板,这就是在自我适应,没有被琐碎打败,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这个在职场上会有大作为。遇事不逃避,选择切入点去解决问题,这才能够锻炼自己,给自己长本事。

琐碎任务要想到解决的方法,让它变成你成长的台阶,而不是选择逃避。不要怕琐碎的事情缠身,你要怕的是琐碎的任务是否有解,如果你就是一直搬砖,那么搬砖作为琐碎的任务,你该怎么解决呢?要避免搬的快,继续再多搬一点。这个时候要想的是怎么跳出这个琐碎任务,如果你没意识到这点,你就会一直在搬砖的这条道路上。

解决琐碎任务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升维,把事务性的任务用工具解决,从而把时间腾出来,去思考创造性的任务,比如项目管理,功能设计。

最后说下,琐碎任务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要用自己所学知识,技能,把这些任务归类,编写自动化脚本来处理。琐碎任务还有可能是自己不知道怎么规划手头任务,导致自己一直忙碌。

关于怎么安排任务,后面会讲到,这一节就说到这里。如果有疑问,欢迎留言。

12.如何处理任务,这节说一下方法

遇见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是常态,因为没有谁是万能的。于是才有团队协作的概念,这个就是大家长板配合,完成目标。问题的解决,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操作的,这一节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说这个。

之前写过一个任务的三段处理方法,这个也可以归为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个任务,我总结的三步为:

① 分析,实现(早上)② 障碍,拆除(中午)③ 完善,结果(晚上)

这里早上,中午,晚上,代表时间分段。对于一个任务,我会分成三部分来处理,刚开始自己研究,调研,然后把会的和不会的分开,会的暂时不管,把不会的找人咨询,弄懂这些该怎么实现。最后就是自己把这两部分实现,进行拼接,完成这个任务。

遇见问题,解决方法也是一致的。第一个环节分析,实现,目的是激活你的自主性,不能上来就找人求助,失去了自己成长的机会。然后把会的,不会的梳理出来,这里面没思路的,障碍类别的,找前辈,或者是朋友咨询,主要是找到解决思路,有方案更好。最后就是把清理的障碍和之前自己解决的合并,流程跑通,进行汇报。

职场是结果导向的,你主动性越强,但是对于工作没意义,那么你这个就属于主动性陷阱,也就是越强,公司越会赶你出局,因为你对它没有贡献。你需要多跟领导沟通,需要知道公司对于部门的定位,以及领导对你的定位,这点非常重要。

不要出力不讨好,有时候你做得多,只是会突出你强势,越界,竞争是职场必然产生的,但是隐藏锋芒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注意的是,你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折腾,如果你跃跃欲试,不要直接去抢别人的饭碗,而应该是把他变成朋友,给他建议,助他一臂之力。不要抢功,虽然抢攻能够有效的上位(因为信息差存在,领导之外的只能看到出现在他视线的那些人)。

世界的道理是朴素的,并且是相通的,每个学科用了不同的描述,将本来简单的道理讲的复杂了,也就是很多的定义。我们要做的就是触类旁通,把知识边界打破,对于多个学科的知识,能够做到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觉。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然后进行验证,懂得统一与辨证的去看待任何事物。

新来一个任务,第一步就是列出这个问题需要哪些能力,技术支撑。不要上来就搭环境,开始写代码。我们在做一个任务的时候,首要解决的是思路。如果思路不通,到最后很有可能白白浪费时间,还得推倒重来。于是分析就是第一位的,要分析任务的可行性,是否需求合理,需要哪些技术支撑,任务难度,时间问题。当大家讨论结果是可以执行,逻辑上是通的,那么你下一步才是落地。

任务交到手里,条理清晰的写出来实现要素,比如当时要做一个三方 APP,我会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具体为:

① 用什么工具开发,什么语言② PC 环境要求③ 是否有官方文档,或者参考代码④ 需要哪些技术,比如网络连接,布局配置⑤ 编译代码,调试,手机测试⑥ 混淆代码配置

把这些按照三类划分:

① 自己已经掌握的② 需要网络学习③ 需要找公司前辈协助

这里第二条可以是公司的现有文档,为什么要多这一条呢?我们看到这个其实找公司前辈就能解决,但尽量少麻烦前辈,一个是公司前辈也有本身任务要完成,一直去找人家也没那么多时间辅导你。再者这样子的话,你的思考空间就没有了,也就是任务本来可以锻炼你的分析解决能力,但是你却放弃了这个过程。

这个就像是很多人解决问题,总是求助你帮他解决了一个问题,下一个他还是不会,究其原因就是,他没有形成思考的习惯,没有方式方法来进行分析,定位。也就是俗称的束手无策,一脸茫然。解决一个问题不是本事,解决一类问题才是。我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就是提升你的拆解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的。

任务分解下来后,就很清晰,不再是庞然大物一团乱麻,而是一个个小的任务,小任务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逐个击破之后,任务就自然解决了。很多人在处理的时候,会忽略这一点,就是分解任务,把一个笼统的任务,没有去分析,拆分成小的可实现的任务,从而导致自己没有信心,也不知道该如何找人,咨询什么,最后弄得一团糟糕。

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来一个新的任务,最好把这个梳理出来,怎么做就是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法实施,这也是做需求时候的第一要诀。很多人工作了多年,解决了无数个问题,最后还是半桶子水,面试还是一问三不知,主要就在于,没有进行总结,而这个总结是什么,刻意训练,目的是把过往的经验,进行深度刻印,形成肌肉惯性,再往后的场景中能够快速提取,高效运作。

不要浪费遇见的每个问题,因为每次的沉淀,总结才是你成长的路径。网络的搜索技巧,是需要你本身的修炼程度决定的。为什么有些人很快能判定搜索结果是否正确?本质还是这个人本身有一套基础判定,对于网络的答案有快速筛选的能力。我一直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能够有自己的价值判定,因为这样才有自我人格的存在,这世界才更有趣,而你也不迷失。

当你能够把任务清晰的拆分出来,下一步就是给它们排计划,让任务变得有序,这样子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大脑会放松,因为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有信心可以做好。看起来在开发之前做了很多事情,觉得会耽误时间,可是你真正实践多了就知道,这个会给你节省超多的时间,并且让你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有条理性。

上一节的如何摆脱琐碎任务,这一节将任务安排井井有条,那么你的时间就会更加聚焦。当你游刃有余的学会了拆解任务,列出任务清单,并且能够把握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有没有发现有个岗位就会跟你匹配?这其实就是升维能力,当你慢慢意识到你多做的每一步,都是有实际意义。并且它的意义不再受限于当前的环境,而是可以变成能力,通用的才能,这时候你的发展前景就会宽广很多。

任务安排的需求,统筹规划,做什么事情不需要呢?谁能做得好,谁能在本职工作之外,有其他技能优势,谁就会优先跳出当前阶层环境,进行升级思想,然后再回过头去看,发现自己能够掌控的局面大了起来,领导讲的话也能理解的透彻,不是简单的理解了加班,项目多了这么简单,而是看清了背后的逻辑,从而可以选择靠近核心能力圈。

公司的信息也不是全部公开的,很多话语是讲给执行层,很多利益是讲给管理层,当你没有靠近核心圈的时候,你的利益本身就是被分割的,同时你接收的消息,都是已经被决策了的。执行层不需要思考,这点尤为重要。而真正的智慧,必然是需要思考的。让你执行一件事情哪有什么乐趣,都是别人思考之后的结论。当你在技术领域深耕的时候,不要忘了还要升级圈子,靠近利益阶层。

任务分解完成后,一个个攻克,不会的网上找资料,或者求助他人。有时候时间紧迫,就可以直接求助,方便任务按期完成。我讲的学习过程,网络自学这个过程,是在时间充分下,也就是任务不是紧急的状况下,如果领导给你一个任务,两小时后就要。等到他问你的时候,你还在学习,这个就不是正确的解法。网络学习和求助他人,在时间紧急的状态下,网络学习的过程可以忽略,直接求助解决问题。

当你求助他人处理完问题后,要回过头来去想,自己的哪些知识欠缺,把这些记录下来,找到自己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想说,"不做复盘的职场失去意义"。

我们每个人的职场,都应该分成两个部分,就是职业化和生活化。同时要知道,职场只是你人生的一段,它不是全部,而你从职场学到的那些,才是决定你脱离职场后的生活质量。

13.前辈都很忙,如何高效求助还不会被拒绝?

正常情况下,我们刚入职公司,主要围绕着这几件事:

① 公司的制度② 公司的部门组成③ 本职工作范畴

公司的制度,主要是考核制度,晋升制度,以及培训制度。进入职场,第一件事情就是确认自己的边界,比如公司的考勤制度,熟悉上下班时间,加班,请假流程,不让自己在这些事情上出错,这个是职场的边界,知道了这些,你就可以做到心里有谱,这样子执行事情时候,就不会触碰红线。

说完边界,下一步就是确认晋升制度,培训制度,目的是为自己找一条可以上升的路线,是否有管理岗位,或者是技术总监,然后看看有什么要求,自己该怎么准备,公司的培训都有哪些课程,哪些可以对自己晋升有帮助,哪些对自己的技术有帮助 。

也就是不要盲目瞎干,在入职时候做到条理清晰,而不是一抹黑。在工作的时候,执行前需要多确认几下,防止自己理解偏差,领导对于新人也是有耐心的,比起做到最后出错,不如开始就确认清楚,不要怕领导说。

公司的部门组成,会帮助你从全局性了解自己属于哪个部门,需要和哪些部门有沟通,交流,以及大致的原因,这样子在遇见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可以找人来问,而不是所有事来都一头雾水,闲来时候,抽烟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或者下班路上一同坐车,可以聊下对方的工作内容,然后自己再说下自己在做的事,如此一来,建立关系。

刚入职,脸皮就要放厚,不要畏首畏尾,怕这怕那,不敢跟人交流。一般公司在招进来新人的时候,都会分配一个老员工作为前辈,帮他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环境搭建,提交代码规范,如何看需求,解决 Bug。

但是前辈一般也是有自己的活的,所以你怎么请教问题,就是一个技术活。这里简单把请教分成几个部分:

① 时机

要会察言观色,不能在前辈忙的时候去打扰,比如他正在解决棘手的问题,你过去一问他说忙着呢,你可以看看是否帮他打杯水,或者是闲聊几句,比如哦,那看我能帮你做哪些呢?

要主动表达好意,不管他领情与否,但是也不要太过暧昧,这个自然一些就好。做技术的很容易把这个做砸,没办法,自然一些,这个最好是多吃饭,先从工作氛围,公司的状态,前景,以及前辈的经历聊起,地域话题很容易打开局面。

记住先和前辈达成简单共识,从饮食或者爱好,或者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这类,如果没有,朋友恰巧在那个地方或者学校,这就是话头,借此发挥,产生共同话题,建立基础的关系。公司组织的社团,团建活动,要多参与,这个是生活化的团队活动,大家都是放松状态,一块吃饭,拍照,或者帮着搬东西,欣赏风景,评论景点,都是建立共同记忆的机会。

这个就是你们回忆时候可以说的,那时怎么怎么,这类内容,自然就把没有参与进来的人分离开来了。所以团队活动最好参加,这是你最好的社交活动,能了解很多生活信息,家庭组成。

像我们之前出去,两人睡一间屋,你就知道他还磨牙,说梦话,喝高了搂着你等等,这叫什么,两人的独一无二的记忆,在关系链上就很容易亲近,加上出去玩,睡觉就会说一些有的没的,敞开心扉,能知道很多只有闺蜜才知道的事情,像儿时故事,恋爱故事等。

② 准备

当有了生活节点,那么基础关系就形成了。这个是破圈的关键要素,领导指派了一个前辈帮你辅导,那么你要做的不是直接按照安排,心安理得的去找他,而是要给一些空隙,先形成生活上的关联,吃饭,一起玩游戏这些。

当你这个建立起来了,工作自然就可以开开展了。因为你们关系不是以工作缘由建立的。然后在找前辈问问题的时候,要准备一些东西。

① 什么问题② 尝试了什么方法③ 有什么疑惑④ 等待答案

要有主动思考的过程,让前辈看到你有努力,你越惨实际他越想教你,因为好为人师是一个人性弱点,大家都习惯表达,所以你要把你的过程,给他描述清晰,让他知道你是卡在什么点上了,然后让他指导。

不要直接上去要答案,那样子他没成就,而且会以为你没有思考,觉得你老是不想就问他,耽搁他时间。这里准备工作要做好,让对方看到你其实一直在思考,但是不得窍。示弱很重要,这里技术必然不用示弱,本来就弱。这里示弱的是态度,谦卑,走心。

③ 想法

给出选择,排除法,也就是多说说你尝试的路径,你想是不是哪里出错了还是怎么的?这个过程是什么,是给对方梳理你的逻辑是否有误,而且你能给他描述清晰,到底是个什么背景,为什么这么做,遇到了什么瓶颈,需要解决。是算法错误,还是触摸点击失效,自己调整过什么,怎么坏了,之前是否还有好的时候,为的是给对方信息,你要给足信息,他才好判断。

不要前辈一说,你说你做过了,不对,然后他又说一个,你又说不对,试过了。这些东西是可以提前准备好的,你把试错的 1234 列出来,他一看就知道,啊,这些你测试过,是否有遗漏?他能快速的找到其他原因,而不是一问一答,低效率的沟通。

④ 肯定

前辈给出一个新的想法,要学会肯定,而不是直观的否定。你要知道一点,新的想法是你遗漏的,所以需要验证,而不是去猜测。把前辈给的,你忽略掉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后续去验证,最终完成工作目标。

记住的一点是,要学会肯定前辈的付出,比如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哦,原来是这样,哈哈,我还是要多学习,这跟学校差别好大,有没有什么建议,想法给到我呢?

要肯定前辈的话,不要急着否定,让他说完,你回去好好思考后,再从 1 开始,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⑤ 反馈

当前辈给你一个建议的时候,或者指出问题,你回去调试之后,失败了必然会找他再来咨询,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很多人发现前辈说错了,自己调整出来了,却没有找前辈去反馈,没有给前辈说那个思路没问题,就是细节上有点差别。

你的反馈,会给他补充知识库,这个才是他的需求,利他是在这里。你反馈的越多,他的知识体系越庞大并且越牢靠,他就发觉自己的思考竟然有了一套逻辑,并且能够有效。这对于他来说,是有推动热情的作用,也就是帮助你会越来劲。不反馈的人,没有前辈教你的,因为没有收获成就,你不懂的反馈错过了表达感激的契机。我们最后就说下,感激。

⑥ 感激

走到感激才是完整的回路,很多人不知道感激,反馈了结果不动心,感激才是。你想一个事,你付出不图回报,有可能只是想看起来高尚,可实际上却会惦记,这没办法。领导在大会表扬你,必然会让你开心。

所以感激要做的自然,并且能够在工作汇报中表达更好。比如在领导夸你项目做得好,你要会说,这多亏前辈的指点,当然要有理有据,就是前辈到底帮了什么,言之有物。

这样子几个来回,前辈不帮你?不可能的,因为你给足了他面子,荣誉,这样子领导面前有面,涨薪也有了一定的砝码。如果能共同做出贡献,水到渠成了。

这就是相互成就,这就是所谓的积善必然会受到福报的。不会表达的人,哪有那么多好运,多表达善意,感激才是正确的方式。

愿职场上的你,都能被前辈环绕,乐意帮你成长。以上就是我给出的方法,希望你有收获,留言说说你的技巧。

14.职场能玩转,飞速成长的关键指标

一件事决定是否去做,取决于几个方面,自己认为值不值得,以及是否能够够到。

如果不值,就可以放弃。如果够不到,可以放弃。没有谁能够一次就看准,抓准机会,所以该放弃就放弃,也是智者的行为。

关于这点,放弃不是结果,而是更新你的认知,需要去看放弃的东西,是否自己未来会用到。如果会用到,那么这个就是短期放弃,但是长期会把它作为一个目标。职场中第一个指标,就是长线思维

短期利益很诱惑人,就像在学校兼职,发传单一天 30 块钱,当时很兴奋,觉得这也不错。一天 30,一月 900,也可以满足日常开销,觉得就可以了。但是当毕业时候就业,发现自己学业,以及见识,跟同学差了很多。自己有的只是重复的经验,按部就班的发着传单,除此之外一无所获。

当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也已经毕业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让你投入学习当中,进行刻意训练。于是,找工作就显得捉襟见肘,没有什么能力体现,学业也一团糟,导致只能找一般的公司,做个体力型的工作。

体力型的工作,是没有溢价能力。也就是这类工种,竞争激烈并且价格很低,属于买方市场。面对压价只能选择接受,因为这类工作可替代性太强,于是没有核心优势,陷入被动局面。

主动掌握谈判权力,核心在于你有一定的技术屏障,有稀缺性,比如市场分析,比如人群定位,或者调研报告,这类不在程式化的工种。收银员,售货员,以及收费站,这些当前都被计算机科技替代,比如削面机器人,比如快件筛捡机器人,以及金融贷款风险分析师,不同程度的工种都被 AI 替代。

人脸识别,自动鉴别图像,电子眼行为分析,将人物轨迹自动运算出来,辅助办案,都在不同程度的将一部分人的工作替代。AI 会是辅助,这个在计算机,算盘的时候就是如此。人类有的是创造力,这是作为人不可被替代的能力。

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写出歌词,以及谱曲,但是人们还是需要介入进行调整。有思考,判定,筛检,这些非程序化可以解决的领域,还是会体现出人的价值,也就是不可替代性。于是,职场第一点就是,需要长线思维,找到竞争优势。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轻易获取的利益诱惑,陷入到目光短浅的困局。

职场第二个指标,复利思维

赚钱公式里一直在讲时间复利,以及资本复利,其实职场也一样遵循这个复利思维。什么是积累式的工作,也就是随着工作经验丰富,薪资待遇能够水涨船高。这里的涨薪不是因为市场物价通胀引起,而是远超通胀系数。

按照当前通胀率,每一年的涨薪不大于 8%,你的收入都是处在缩水状态,也就是看似钱多了,但是购买力在下降。而购买力才是衡量你收入多少的指标。职场中最怕的是,这工作做起来轻松,不费劲。

因为在这个状态,说明你处在稳定区。稳定区图一个安逸,但也同时意味着你没能成长。没有积累,你的薪资只是因为行业的溢价而增长,并非是你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当行业进入平稳期,那些没有能力的人,会在这个时候被淘汰,大浪淘沙,历史更迭只会将真正有实力的人留下来。

职场中会遇见各种事情,而每件事情其实都是给你的机会,你能够在其中找到复利的东西,你的职场才会飞速成长。处理了一个紧急会议,处理了一个线上问题,处理了一个流程优化,这些基础的经验,如何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这里最为重要的就是,进行复盘,总结。

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等于白活,没有经过思考的经验没有生命。懂得在处理一件事后,进行总结,将这次的经验归档,让短期的记忆变成强记忆,从而在后续遇见类似的情境下,能够快速找到,做出快速准确的判定。

我们上班,大多数都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一个规则就是利用复利赚钱。职场的复利,就是经验的积累,沉淀,比如编程经验,比如框架设计,比如问题分析能力,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当我们不断深耕技术,不陷入那些重复无意义的工作当中,在工作中找到复利的机会,抓住这种时机,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能力,为自己建立稳固并且自成一派的体系。神经元的反应,激活,是由我们思考深度产生。也就是多用脑,多思考,下次再遇见此类问题,大脑会做快速响应,调动来帮你解决问题。

于是,刻意练习的意义就在于此。让大脑活跃起来,循序渐进的提升灵敏度。只有大脑处在活跃状态,神经元的碰撞,传递才有活力,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个人有智慧。

这就是职场需要掌握的第二个指标,复利思维。时间的复利,在职场中就是工作经验的复利,只有把工作经验沉淀,积累,避免重复停滞成长,才能在职场中混出成绩。

职场中第三个指标,就是归零思维

谦虚一直是美德,在职场也是如此。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技术时候,保持谦虚学习状态,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我们总是会轻易的否定他人的成绩,却很少去夸赞一个人。原因在于我们用我们多年的积累去看待一个新人,因此看到的都是瑕疵,显得傲慢无礼。

新人需要的鼓励和肯定,我们吝啬的不去给予。像是严苛的老师,却没有想鼓励他成长的意愿。新人最怕的就是被打击自信心,想着改动个东西,却被说来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导致畏畏缩缩,没了创造力和主动性。

给别人提意见,有标准的一些做法,肯定当前成绩,提出建议,给一个愿景。想想是不是如此,公司给你的和你自身想要的,都是在这几个做法里面。

就连你谈恋爱追妹子,也是这个套路。先拿出自己之前的成绩炫耀一番,然后给妹子一些指导建议,然后畅想未来。妹子会在喜欢你当前的成绩之外,对未来充满期待,于是乎会决定嫁给你。公司的愿景,不也是这样的模式吗?

我们面对别人侃侃而谈,越有本事的人越会选择倾听。也就是少说话,才足以显示智慧。我遇见过这种事情,你一说个东西,对方直接说这个我知道,巴拉巴拉,再说个东西,对方又巴拉巴拉,那么你还有热情继续去说吗?没有了。

你处在对方的位置,就知道倾听的魅力。心理医生最大的本事是倾听,随后才是引导。而很多人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倾诉对象,并不需要你给他什么实际建议。我们习惯于秀我会我会,但你发现班级里面学习好的,其实不怎么去举手的。因为他们知道,人外有人,时刻都保持着归零思维。

在工作前几年,锋芒毕露也遭遇了一些坎坷,随后也慢慢开始收敛,技术才开始突飞猛进。不去争论这个技术谁弄不出来,肯定是抄的怎样。你要关注的是这个技术本身,不要过多寻找借口,让自己安于现状。要肯定他人的成绩,在网络上看到文章,技术文,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总结,或者排版,有好的就进行学习,不好的进行讨论,要学会夸赞他人。

开放心态的第一要点就是归零,只有归零之后,就如同水势一般,处在低洼处。如果你将自己放在低洼之处,那么别人的才识,见解才会像水之就低一样,不断地将你灌溉。

而此时的你,才会吸收,成长起来。人们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有的,而选择不张扬很难。就如同你掌握了一套拳法,你总想着一展拳脚。但真正能成长起来的人,都是时刻保持归零思维,藏器不用,才为大智慧。

在职场中不懂得归零思维,你的成长会受限,你没法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打开自己的认知困局。人的成长由外部环境和内部修为两部分组成,内部保持归零,外部保持开放,两者融合起来,职场与人生都会飞驰起来。

以上,就是今天我要讲的,你学到了吗?

阅读全文: http://gitbook/gitchat/activity/5ef1723aa0d86f6090f93d3b

您还可以下载 CSDN 旗下精品原创内容社区 GitChat App ,阅读更多 GitChat 专享技术内容哦。

更多推荐

8w 字,给程序员的职场第一课(上篇)

本文发布于:2023-04-05 14:4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elefans.com/category/jswz/3ed79c2ddbcb2cbc599f08c6dd78d5a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标签:职场   程序员   一课   上篇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
草根站长

>www.elefans.com

编程频道|电子爱好者 - 技术资讯及电子产品介绍!

  • 46574文章数
  • 14阅读数
  • 0评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