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0005

编程入门 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24-10-19 11:59:20

太上<a href=https://www.elefans.com/category/jswz/34/1759733.html style=感应篇0005"/>

太上感应篇0005

    诸位同学,大家好!

感应的道理很深,感应的事蹟很广。古人对我们的勉励很多,爱护备至。古书里面教导我们,世出世间法,尤其是善法,信心是成就第一个因素,无论是希求在一生当中,得到幸福美满的果报,或者是学佛,希望这一生当中能够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也都在信心。尤其应当警觉到,佛在经上常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人的寿命非常短促,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所以我们有一念信心,就是一念善根,念念信心,就是念念善根成长,应当及时努力,决定不能够等待,如果你以为还有明天,还有明年,这个样子悠悠忽忽,一生往往就空过了,到临命终时后悔莫及,所以要建立信心,要精勤努力。

佛法无论是哪个宗派,显教,密教,祖师大德都教导我们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心是根本,所以在世法里头,管子说过,喜气迎人,亲如兄弟,这话说得有道理。怒气迎人,残于兵戈,所以佛家教导我们,笑面迎人,你看看佛家的道场,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天王殿当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造像,是布袋和尚的造像,这就是教给我们,要养心,要修心,心要大,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宽恕,要懂得以欢喜,对待一切众生,对待一切人,这在佛法教学是头一条,一个人的成就是在德行。德行就是真实学问,真实智慧的落实。孔子是个平民,普通的平民,没有地位,没有财富,他何以有这样殊胜的成就?释加牟尼佛,虽然出生于王族,可是他舍掉了,地位财富全都舍尽,也过一个最普通平民的生活。他的成就是什么?说实在话,就是一个清静平等的爱心,爱护一切众生。

我们在这四十多年,将近五十年,修学的过程当中,总结佛菩萨的教诲,拈出一个纲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够不违背这个纲领,依教奉行,自然就有成就。我一生的修学,没有一丝毫的隐瞒,都奉献给大家,修心头一个要修真诚心,不要害怕,人家用虚伪对待我们,我们要以真诚心待人,要了解他以虚假的心对待我是应当的,为什么?他对于事实真相没了解。他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同一个缘起,他不晓得虚空法界是一念自性所变现的。所以用不诚实的心待人接物,那是当然的,佛菩萨明白了,我们接受佛法,将近五十年的熏陶,我们也明白了,明白之后,还要用虚伪的心对人,那是罪过,不明白没有关系,明白就不可以了,养自己的真诚心,清静心。清静心就是舍弃一切执着,放下是非人我,这些东西不再放在心上,你的心就得清静,养自己的平等心,离开一切妄想分别,离开一切是非高下,心就平等。清静平等的心,就是真诚心,就是觉悟的心,以这种心来看一切众生,来看一切万物,爱心就自然流露出来。所以《无量寿经》的经题,为我们举出修行的纲领,五个字“清、净、平、等、绝”浄宗的法门,就在清静平等上下功夫,清静平等就觉了。觉就是真诚,觉就是慈悲,这是养心。

时时刻刻念念关怀一切众生,尤其是关怀苦难的众生,苦难的范围很深很广。今天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他也在苦难,这是世间一般人疏忽的,他苦难在哪里呢?死了以后就堕三途,他怎么不苦?他怎么不遭难呢?这些人,迷在五欲六尘之中,不能自觉,他学佛,实在讲,他那种学佛,是消遣佛法,玩弄佛法,对于佛法一无所知。听经、研教,他没有缘分,他的缘分,在世间欢乐场中,世间人看这个人生活好幸福,多少人羡慕,全都错了。他那种欢乐的日子,能过几天?过完之后,沦落到三途恶道,这一桩事情,佛菩萨看得清楚。这是苦难众生,所以苦难众生,不见得是我们现前,衣食缺乏,那是苦难,那是很明显你看到的。大富大贵,不知道学佛,不懂得修心,转眼之间堕三途,这种苦难,你没有见到,是我们大家所忽略掉的,往往现在贫穷下贱,他一天到晚知道念佛,我们眼光睁开来看看,他再过几年,他就往生极乐世界,作佛,作菩萨了,他没有苦难。可是世间人颠倒,他只看眼前,他没有往深处看,我们要不学佛,没有这些年的修养,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哪里会想到这些事情?所以世出世间圣贤,诸佛菩萨,就是一颗慈悲心。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这个心,再以善巧方便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那就是教化众生,落实在生活是自行,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是化他,自行化他就本着这个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心,他成就圣贤的事业,超凡入圣。所以事亲他能够敬孝,接物他能够存仁,仁民爱物,遇到善,他生欢喜心,成人之美,遇到恶,他能够忍受。所以你仔细去观察,那些人,一念真诚,一团和气,所以他的福德不可称量,诸位从世尊,从孔子,你就能够看得出来。夫子一生处世待人,温、良、恭、俭、让。我们读书、修行,这两位大德是我们的楷模。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师道,换句话说,孔子、释迦,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是我们最好的模范。这两个人用现代的话说,都是社会教育的工作者,世间人尊称他们社会教育家,我们为圣贤的弟子,应当向他们学习,应当效法,印光大师特别介绍这本书,让我们有一个下手之处,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善巧方便,最初方便。

我们现在看本文,第一句,“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开头有四句,接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四句是《感应篇》的总纲,全文实在上说,就是这四句话的注解,这四句话详细的说明,四句前面两句是主,后面两句是陪衬,这两句话,诸位要参透了,你就能够趋吉避凶,你就能够成圣成贤,你就能够作佛作祖。祸福从哪里来?自作自受,自己造的,这是感应的根本原理。佛法所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就是这两句话吗?迷悟是能召,苦乐是所召,智跟乐是福,迷苦是祸。这是一篇主要的宗旨,总说圣贤人的存心。我们要想祈福避祸,能做得到吗?求佛菩萨,神明保祐,求佛菩萨、神明赦免我们的罪过,这都是迷信,这不合感应的原理,诸位如果把这两句参透了,你不会再去祈求神明保祐,知道那是迷信,“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自己造的,自己修善,自己回头,就得福,自己造恶,不能回头,那就得祸,与别人不相干,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这是真理,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讲,佛不度众生,佛说的老实话,众生怎么得度?众生是自己觉悟,自己得度的,你自悟、自修、自度,佛陀说的真话,自悟、自修、自度,岂不是惟人自召吗?你堕落到三途,堕落到地狱,也不是别人干涉你的,是你自己造作恶业招来的恶报,怎么能怪人?所以佛菩萨对我们,佛菩萨虽然非常慈悲,不能给我们添一点福,也不能代我们受一些罪,免除我们一点罪,那是办不到的,佛菩萨要这样说法,我们就不相信他了。佛菩萨教导我们,你今天享福,福从哪里来的?你今天受罪,罪从哪里来的?他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明白,道理给我们讲清楚,让我们觉悟了,我们不再造恶业了,祸就远离了,我们努力行善,福就现前,这是佛菩萨真实教诲,我们听了,我们看了,合情、合理、合法,欣然接受,自求多福,个人如此,家庭也如此,社会、国家、世界无不如是,希望我们大家自己珍重。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更多推荐

太上感应篇0005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19:3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elefans.com/category/jswz/34/1703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标签:感应   太上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
草根站长

>www.elefans.com

编程频道|电子爱好者 - 技术资讯及电子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