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笔记 arxiv|PoKE: A Prompt-based Knowledge Eliciting Approach for Event Argument Extraction

编程知识 更新时间:2023-05-02 21:11:22

文章目录

    • 1 简介
      • 1.1 动机
      • 1.2 创新
    • 2 方法
      • 2.1 Prompt Strategies
        • 2.1.1 Single Argument Prompt
        • 2.1.2 Joint Argument Prompt
      • 2.2 Question-Aware Sequence Tagging
    • 3 实验

1 简介

论文题目:PoKE: A Prompt-based Knowledge Eliciting Approach for Event Argument Extraction
论文来源:arxiv
组织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链接:https://arxiv/pdf/2109.05190.pdf

1.1 动机

  • 目前利用prompt完成事件论元抽取存在两个问题:1)不同论元之间的交互没有很好的被研究。2)大部分现有的基于prompt的方法依赖encoder-decoder结构,不能很好的应用到一个论元角色多个提及的情况中。

1.2 创新

  • 提出了两种prompt策略,捕捉事件内部和事件之间的依赖。
  • 探索基于prompt与序列标记相结合的有效性。

2 方法


整体框架如上图,输入为文本和prompt的拼接(下式),然后基于mask的token使用question-aware序列标注获得对于的论元span。

2.1 Prompt Strategies

提出两种prompt:Single和Joint,分别包含bridge, template, suffix三部分。bridge使序列更新通畅,template为论元的解释,suffix提供触发词和事件类型信息。

2.1.1 Single Argument Prompt

bridge如上图,是一系列固定的单词,template为事件中每个论元角色的解释(ACE annotation guidelines),在训练中,随机取样一个未出现在上下文中的论元作为负例,添加到template中,suffix提供触发词和事件类型信息,触发词使用⟨t⟩⟨/t⟩分隔,拼接到一起,公式如下:

2.1.2 Joint Argument Prompt

除了使用⟨t⟩⟨/t⟩分隔触发词,将全部的论元mask。template添加其他的论元解释作为负例,论元解释的顺序进行打乱,拼接到一起,公式如下:

2.2 Question-Aware Sequence Tagging

使用Question-Aware Sequence Tagging定位全部的论元span,首先使用BERT进行编码(公式1),然后使用mask的token计算论元开始和结束位置的概率分布(公式2),loss为公式3:

在推理时,仅使用single的prompt,因为论元是未知的,不能对全部的论元进行mask。

3 实验

实验使用的数据集为ACE 2005,实验结果和消融实验如下图:

低资源情况下的实验效果:

迁移学习下的实验效果(zero-shot:训练集和验证集选择top n个常见的实验类型,测试集为其他未见过的事件类型):

更多推荐

论文笔记 arxiv|PoKE: A Prompt-based Knowledge Eliciting Approach for Event Argument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16: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elefans.com/category/jswz/2d95c1ec168420228b33cfcad7f67c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标签:笔记   论文   PoKE   Prompt   based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
草根站长

>www.elefans.com

编程频道|电子爱好者 - 技术资讯及电子产品介绍!

  • 109158文章数
  • 27712阅读数
  • 0评论数